“醫生,我孩子從昨天開始就一直髮高燒,吃了退燒藥也壓不下來。今天一直鬧情緒,奶也不喝,手腳開始出現點點紅斑,到底怎麼了!?”
聽到這段心急如焚的開場白,心中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果不其然,手電筒一照,孩子口腔軟顎處充斥著潰瘍,就是“名副其實”的手足口症(Hand Foot Mouth Disease)啊!經過一番仔細講解後,父母也對疾病有所瞭解,終於放下心頭大石拿藥回家隔離觀察了。
ADVERTISEMENT
我也記不清這是最近碰到的第幾宗手足口症案例了。根據衛生部至5月中旬的統計,全國共有9822宗手足口症,雖然不比去年此刻大暴發時來得高,但也不能掉以輕心。5歲以下的孩童尤為高風險群,兒童聚集地例如幼兒園、託兒所等等是手足口症主要傳播的地方。這疾病通常是由腸病毒(Human Enterovirus)引起,潛伏期約為4到6天。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高溫、喉嚨痛、食慾不振、疲倦等症狀。發燒1-2天后,口腔內會產生水泡逐漸形成潰瘍,手腳也會出現紅斑或水泡。
由腸病毒引起
“腸病毒(Human Enterovirus)是由六七十種不同類型但性質相似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idae)所組成的一個大家庭。其中,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A16,A5,A9,A10,B2,B5以及腸病毒71(Enterovirus 71)是主要導致手足口症的元兇。由於能夠引發手足口症的病毒種類繁多,曾患上手足口症的孩童是有可能再次患上手足口症的!”
患上手足口症怎麼辦?
手足口症是種自限性(Self-limiting)疾病,簡單來說,患者自身會產生抗體對抗病毒,然後慢慢自愈。話雖如此,發病的首幾天通常是父母心力交瘁的煎熬期。反覆的高燒,加上口腔潰瘍造成的疼痛及缺乏食慾,真是雪上加霜、火上加油!這時候,正確地使用退燒藥、物理降溫、利用喉嚨噴霧降低疼痛感、確保足夠的水分攝取量,是各位父母的首要任務。極少數的不幸案例會發生併發症,倘若症狀愈發嚴重,及時求醫才是上上之策!
患有手足口症的兒童何時應該去看醫生?
01 無法有足夠的水分/奶攝取量
02 精神萎靡不振、極度疲倦,甚至抽搐
03 持續高燒(>38°C)超過48小時
04 患病兒童伴有其他疾病例如免疫系統衰弱、心血管疾病
05 年齡少於6個月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既然我們曉得手足口症是通過接觸水泡內的液體、唾液、甚至糞便得以傳播,那麼保持環境乾淨衛生是至關重要的。勤用肥皂或洗手液且遵循正確的洗手步驟,戴好口罩,不共用餐具,清洗消毒常用物品例如玩具、桌椅等,都能大幅度地減輕傳染力度。已患上手足口症的兒童也必須隔離至少10天才能返回學校,以避免傳染下一位小朋友或甚至引發感染群。
這年頭,細菌病毒千奇百怪、層出不窮!願天下父母在這條育兒路上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大家共勉之!
更多相關文章: 正視孩子負面情緒問題 親子對話網絡安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