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通常發生在群體,你不信就會被孤立。如果你經常瀏覽這類信息,你的社交賬號也會為你推送諸如此類的信息。
ADVERTISEMENT
日本核汙水的排放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專家學者紛紛發表意見,網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言論。有的短片放出了龍蝦變成哥斯拉的圖片,有的放上20年後世界末日的照片。還有很多民眾開始囤積海鮮、鹽和碘。各種五花八門的解說、分享,信息填滿了媒體。
我無意討論日本這個舉動的前因後果和健康風險。我想聊聊的是每每在發生重要事件後,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是否正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獲取信息不再是一件難事。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經過和結果,你可以問書(臉書),問人(親朋戚友),問天(雲端資料庫),問神(穀神)?但是什麼是噪音?什麼是信息?如何分辨這兩者成為一個必要的技能。
什麼是噪音?噪音是指虛假或誤導性的信息。這是一個噪音比信息增長更快的年代。我們看待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你知道的不一定是全貌。如果錯把噪音當成信息,它就會汙染我們的信息途徑讓我們的辨識能力下降,越來越看不清整頭大象。噪音永遠不會被清除,因為人性永遠被主觀和不理性左右。噪音的傳播方式通常暗合人的心理本能:恐懼、貪婪、愛、恨。這就是為什麼陰謀論永遠有市場。
其次,噪音不斷重複,讓你陷入不得不信的心理機制。《戰國策》裡的有一個曾子殺人的故事。曾子是孔子有名的學生曾參,是一位品格高尚和學識很高的人。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在曾子的家鄉殺了人。就有人對曾子的母親說“你兒子殺了人”,曾母不信。但沒多久, 又有人對她說“你兒子殺人了”,曾母還是不信。又過了一會兒,第三個人來曾子家說“你兒子殺人了”, 這下,曾母驚慌起來逃走了。
噪音通常發生在群體,你不信就會被孤立。如果你經常瀏覽這類信息,你的社交賬號也會為你推送諸如此類的信息。
如何在這信息氾濫的時代分辨噪音和事實需要。以下有幾點想和大家分享。第一,只相信有權威性的報紙報道和文章。在辨別真偽時,你還要看報道所引用信息和觀點來源。信息源的質量,決定了信息的質量。
第二,多方求證:要有偵探思維,不要僅僅相信單一消息源,尤其是涉及重大事件的信息。通過多個獨立的消息源來確認事實,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比如這次的核汙水事件,你得找到多個獨立的消息源,瞭解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意見,聽聽核能專家的看法,還可以看看各國發布的官方信息。綜合各方信息,就能像解開推理小說中的懸疑案件一樣,找到更接近真相的線索。
第三,事實與情感的平衡:注意信息中的情感色彩。虛假信息通常會誇大情感成分,以引起共鳴或憤怒。真實信息通常更加客觀,包含具體的事實和數據。
第四,謹慎對待標題黨:一些信息在標題上可能誇大事實或者具有誤導性。閱讀全文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而不僅僅是標題。
第五, 遠離散播謠言的群體:如果你發現你的社交群主里老是有人散播謠言噪音,果斷把他拉黑。
總結來說,如果你要節省時間和能量,對於官方發佈報道和一流媒體報道默認為靠譜,直到被證據證偽。對其他來源內容,默認為不靠譜直到證據證明。關鍵是後半句,不管什麼來源,最終靠證據說話。就如谷歌前執行總裁埃裡克·施密特所說:“In god we trust, all others have to bring data.”除了上帝,其他人請把證據帶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