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10:59am 11/09/2023

企业

投资周刊

跟风热潮

企业

投资周刊

跟风热潮

风起云涌(三之一)│企业一窝蜂 剩者为王?

不管是新兴的“电动车风潮”或是已逝去的“手套风潮”,都并非我国仅有的,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投资致富》特别企划“风起云涌”系列,深入探讨国内企业界“跟风”操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期先来回顾那些年曾经的跟风热潮。

●前言

ADVERTISEMENT

近期,全球掀起“电动车风潮”,大马企业亦不甘落后,纷纷动身准备搭上电动车热潮,其中国内手套业者佳护集团(CAREPLS,0163,主板医疗保健组)不久前宣布与GoAuto合作开拓电动车业务,CSH联合(CSH,7165,主板工业产品服务组)也决定放弃“失宠”的手套业务,转为进军电动车领域

“电动车风潮”的兴起引来许多企业一窝蜂的跟进,不禁让人想起早前伴随疫情逝去而退散的“手套风潮”。

风起了,散户投资者跟风追高,企业乘势一窝蜂涌进军手套业……

风停了,散户投资者铩羽而逃,企业进军手套业计划无声无息……

不管是新兴的“电动车风潮”或是已逝去的“手套风潮”,都并非我国企业仅有的跟风热潮,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投资致富》特别企划“风起云涌”系列,深入探讨国内企业界“跟风”操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期先来回顾那些年曾经的跟风热潮。

●手套风潮

疫起风发 疫后挣扎

2019年冠病疫情爆发令全球措手不及,手套需求殷切,供不应求,大大拉抬了手套价格,手套股顿时成为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大马“手套风潮”更是风风火火,不少商家赶搭疫情列车,宣布进军手套领域。

疫情爆发让全球手套需求激增,根据大马橡胶手套厂商协会(MARGMA)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手套需求从2800亿只增加至3400亿只,2020年则升至4600亿只,2021年更飙至4920亿只,逼近5000亿只大关。

全球需求激增   手套价格飙升

手套需求激增,伴随而来则是手套价格的飙升。2020年8月,丁晴手套价格一度冲上每1000只50美元,橡胶手套则冲至每1000只30至40美元,与疫情前21美元和17美元的价格相比,高出超出一倍。

全球需求高涨与手套价格飙升,手套商更是火力全开,积极扩展手套产量,手套股水涨船高,股价在投资者热烈追捧下屡创新高,并在2020年8月初达至顶峰。

全球手套龙头的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医疗保健组)、贺特佳(HARTA,5168,主板医疗保健组)和速柏玛(SUPERMX,7106,主板医疗保健组)市值水涨船高,3大手套股更在2020年底进入综指股名单,橡胶手套领域权重占综指股11.76%。

散户投资者疯狂举措,企业同样对手套业务表现狂热,多家企业宣布进军手套业。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宣布将业务多元化至手套领域的上市公司至少有20家,其中产业发展商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组)在2020年底宣布把业务多元化至手套与相关医疗保健产品制造与贸易,这一消息带动股价连日劲涨,甚至涨停板。

疫期增20手套业者

根据MIDF研究报告,分析员透过管道查询,向大马橡胶手套厂商协会登记的手套业者会员已从疫情前的少过60个,增至疫情后的90个(包括子公司),等同疫情期间我国新增约20个手套业者。

然而,这股手套风并没有延续太久,冠病疫苗的问世、手套商积极扩大生产,新手套商入局,加剧了手套领域的竞争,手套风潮戛然而止,从原本的“一套难求”到供应过剩,手套价格暴跌至每1000只17美元左右。

手套股一个月内直线插水

短短一个月内,手套股股价从顶峰直线插水,不少散户投资者因此“烧到手”。股价回落导致市值萎缩,速柏玛、顶级手套与贺特佳更陆续被踢出综指股名单,橡胶手套领域在综指的权重占比归零。

主要手套商的扩展计划纷纷搁置,当初高呼进军手套领域的新兴手套商,亦随着手套风潮的逝去而消声灭迹,手套业务从原本有望成为生金蛋的母鸡,变成了导致亏损的烫手山芋,结局让人不胜唏嘘。

●互联网风潮

互联网泡沫破裂
新创科技黯淡收场

“手套风潮”当然绝非大马企业第一次跟风热潮,对许多“久经股场”的散户投资者而言,相信对引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互联网.com风潮”绝对不会陌生。

丰隆投资银行零售研究主管吴俊声在接受《投资致富》专访时分享道,2000年互联网.Com风潮最初从美国开始,随着美国在1990年代下调利率,市场流动资金剧增,许多资金纷纷涌入科技领域,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节节攀高,从1995年的800点一路冲高,2000年3月更是冲破了5100点。

在市场前景一遍唱好下,股市掀起一股首发股浪潮,许多新创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恰巧爆发千年虫问题,新创公司只要是以互联网相关,打着可解决千年虫问题的旗号,股价都会被推高,估值在追捧中飙涨。

吴俊声指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外国资金纷纷从亚洲市场撤离,回流美国市场,也为这股互联网浪潮推波助澜。

2000年,亚洲刚从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大马亦跟随这股互联网风潮,许多科技公司大量涌现,或是现有公司一窝蜂将业务多元化至科技领域,许多在当时打着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对企业(B2B)等为“噱头”的公司,股价都被炒得很高。

除了马太平洋(MPI,3867,主板科技组)、友力森(UNISEM,5005,主板科技组)等著名科技股股价高涨,许多新兴科技公司亦受追捧,股价频频走高。

联储局从1999年中多次升息,从4.75%上调至2001年初的6.5%,高利率环境,加上科技公司估值过高,为互联网泡沫的爆发埋下伏笔。

他指出,其实许多新创公司一直都是在亏钱的,无法交出很好的业绩,高利率环境亦使得公司的借贷成本增加,股东纷纷开始撤资,进而引发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纳指更在2002年10月跌破1150点,市值蒸发了近80%。

“大马并没有像美国科技公司般百花齐放,比较多是制造业公司,不少公司当时都打着多元化业务的名号,将业务扩展至互联网业务,原本不是在这一行业的公司都纷纷涌入,其中还包括房产公司。”

乘风上市 亏损退场

然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许多新创科技公司,或进军互联网领域的公司都从顶峰跌至谷底,尽管一些多元化业务的建议可能会成功,但因没有好好经营,甚至还影响到了核心业务。

他指出,当时或许有很多公司是看到商机并有心想要做好的,但可能时机不对,所提出的建议和计划并不被市场所接受,最后无法成功。

一些公司管理层可能看到风潮,便顺势提出建议,目的只为了推高股价,但并没有推出实际的计划。又或者某些从事相关业务的公司,虽然管理层没有宣布要扩展业务,但投资者揣测这些公司有机会进军互联网领域,于是趁机将股价炒高,进而推动互联网风潮。

“当时只要开设一个网站都算是科技股,被市场炒得很高,本益比可以达到百倍,与收益不成正比。”

然而,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总会有被戳爆的那一刻,互联网风潮退却使得许多“科技相关股”股价暴跌,后来许多乘风上市的公司,甚至因连年亏损最终退市收场。

●SPAC风潮

油价大崩盘  SPAC命运坎坷

2000年“互联网风潮”的逝去,另一股因国际原油价格飙涨而引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风潮”则悄然而至。

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开始节节攀高,并在隔年冲上每桶100美元以上水平,其中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一度报每桶107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更是冲上每桶114美元,创下近3年新高。

大红花石油为SPAC风潮掀开序幕

在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之际,马股首家特别并购公司大红花石油(HIBISCS,5199,主板能源组)在2011年7月登场,为“SPAC风潮”掀开序幕。

随后的两年,国际油价走势可谓跌宕起伏,从原本最高每桶100美元以上水平回落至75美元左右水平,随后在重新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水平后又迅速回跌,但普遍都维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水平。

在这段国际油价起起落落期间,同样以收购油气资产为目的的CLIQ能源于2013年4月上市马股,同年的7月迎来Sona石油,Reach能源(REACH,5256,主板能源组)则在2014年8月挂牌马股。

然而,美国页岩油蓬勃发展及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为中东原油生产国带来威胁,油价在2014年频频走跌,油盟(OPEC)为保住市场主导地位,产量不减反增,为原油价格进一步带来下行压力,双方为争夺原油市场展开的激烈竞争,导致原油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供应过剩,油价出现大崩盘。

美国页岩油革命的爆发,美国原油产量大幅提升,在2011年甩开俄罗斯,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油盟为了防止市占率丢失,进一步扩大产油量,原油价格大幅插水,维持了长达4年的低迷期,期间更是跌破每桶30美元,写下12年低点。

国际油价崩盘,国内的“SPAC风潮”亦随之消退,尽管仍有另一家特别并购公司红森在2015年12月上市马股,但主要涉及餐饮业务。

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对SPAC有制定严谨的条例,以管制和确保公司可发挥其功能,公司获得3年的期限,以努力取得符合资产收购资格,否则发行新股的90%收益,必须归还给投资者。

2016年,CLIQ能源因无法在限期内收购合格资产而遭停牌,而延长合格收购期限也遭证监会驳回,最终落入清盘命运,并在2019年正式遭交易所除名。2017年,Sona石油亦因未能在限期内购得合格资产,被高庭勒令清盘,并在2018年宣告败走马股。

Reach能源于2016年11月征得股东同意,在油价低迷时期,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得哈萨克油田Emir-Oil LLP的油田控制权,从SPAC跃升成为油气公司。尽管成功保留上市地位,但公司从2014财政年开始持续亏损,公司股东基金不及股本50%,因而陷入PN17行列。

●电动车风潮

电动车大战开打
鹿死谁手?

从“互联网风潮”到以油气领域为主的“SPAC风潮”,再到“手套风潮”。

一风消停,一风再起,“手套风潮”的消散并不意味着风潮的结束,而是新风潮的兴起。

汽车领域在智能化趋势催生了“电动车风潮”,各大汽车品牌积极进军电动车领域,以特斯拉(Tesla)、比亚迪为代表的新兴电动车品牌的崛起,更将电动车风潮进一步推向高峰,电动车领域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电动车风潮”的兴起,迎来国内不少企业积极进军电动车相关领域,全球知名电动车品牌特斯拉进驻大马,多家中国电动车也表示计划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军大马,进一步促进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

传统汽车品牌积极开发电动车,我国两大国产车品牌亦不落人后,国产车宝腾(Proton)放眼今年推出宝腾X90和SMART EV两款电动车,并在未来陆续推出6款电动车以争取电动车商机。第二国产车(Perodua)亦在2023年大马汽车展上展示了Perodua EM-O概念车小模型,明确了进军电动车市场的方向。

非汽车公司也“跨界”

除了传统汽车品牌之外,“电动车风潮”亦迎来不少非汽车公司“跨界”进军电动车领域,除了手套公司佳护集团及弃“手套”转“电动车”的CSH联合以外,艺丽控股(AHB,7315,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大稳控股(TAWIN,7097,主板工业产品服务组)和EP制造(EPMB,7773,主板工业产品服务组)等公司也宣布与国外电动车品牌合作,引进电动车在国内经销。

另外,一些企业则“另辟蹊径”,选择发展充电站设施、电动车电池等电动车周边领域,其中云升控股(YINSON,7293,主板能源组)在去年8月宣布,旗下子公司云升绿科技与GoCar移动合作为电动汽车GoCar用户提供充电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及服务;SLVEST控股(SLVEST,0215,主板工业产品服务组)则在去年底宣布进军电动车充电市场。

电动车领域风起云涌,必然会有越来越多企业跟风发展,但风总有消停的时刻,届时这些打算在电动车领域大展拳脚的公司,最终能成功大放异彩,还是会伴随着风潮的离去而黯然退场,则不得而知了。

●结语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

每次的风潮来临,总会引来许多企业一窝蜂进场;但风潮过了,这些企业往往都跟随风潮的退去而“跌落神坛”,正如股神巴菲特的名言: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然而,一股风潮的过去,是另一股风潮的兴起。每股风潮的来临,总会有人乘风而起,但能在风潮过去后依然屹立不倒的则是少之又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