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如此,他们还会关注你的朋友有些什么喜好,尤其是当你身边的朋友与你共享相同的WIFI后,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也会被默认地当作你也有可能有兴趣的事物(这也是为何我们会觉得手机在偷听)。
最近GX Bank获得国家银行的运营批准,成为5家获得数字银行执照的财团中首家投入运营的。GX Bank是由Grab以及郭氏兄弟共同运营。另外四家执照拥有者分别是:
ADVERTISEMENT
- 由Boost以及RHB银行共同运营;
- Sea Limited(也就是Shopee的母公司)和YTL数字资本共同运营;
- AEON和MoneyLion共同运营;
- 由KAF投行运营。
这五家执照拥有者当中,全都有银行或者金融服务的从业经验。
那么,数字银行到底是什么?
数字银行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数字银行无非就是把银行业务的“人”元素给去除掉,全都由科技、电脑以及AI来运营就可以了。
要这么想的话并没有错,只是如果数字银行就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么早在2009年,RHB银行就推出了类似的服务,也就是“Easy by RHB”,一个极少人就可以运作的贷款销售区。在这个概念销售区里,只要顾客满21岁并有1,500令吉的收入,文件齐全的话,个人贷款申请从审批到发放贷款是即场完成。换言之,你只要走进去,不一会儿就可以拿到一笔贷款。

由于这个概念非常新潮且简易,其分行从2009年的14间,隔年就扩张到110间(大多开在人潮旺盛的地点,例如轻快铁车站、邮政局、加油站、超市),并给RHB银行带来了12亿贷款总额的增长。在2010年,RHB银行的个人贷款总额可是增长了23.5%!
当然,这么简单的贷款审批自然就伴随着巨大违约风险,不过由于这些贷款的利率足够高,所以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在巅峰期,Easy销售区一度达到275间。当然,从2018年开始,RHB银行也鲜少提及这特别销售区,恐怕是已经到达饱和水平。许多分行要么转租,要么升级为其他用途。
说完往事,言归正传。为何数字银行不是银行业务数字化?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为何数字银行不是银行业务数字化?
因为业务数字化充其量也只是把所有的业务流程转换成电脑操作,例如把真人审批贷款过程改成电脑审批、申请表格改成线上表格,或者是把银行的手机应用程序改得比较完善而已。这些做法虽然不算是错,不过始终不是以科技为终极目标,和真正的数字银行还是有不少的距离。
他们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银行业务数字化或者电脑化”,他们的底色并不是科技。说得难听一点,就好像一台咖啡自动贩卖机里坐着一位服务员,他看到你投币后,在里面忙得气喘吁吁,以便及时给你弄好一杯热咖啡。
真正意义的数字银行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银行呢?我们不妨从现在的社交媒体广告来推测一下。
我们都知道传统广告是怎么运作,无非就是通过各种看板和资讯轰炸。这些做法是不错,不过无效的概率太高。然而,在社交媒体的时代里,你的各种点赞、留言、关注的专页、停留在某个帖子或某张照片的时间长短,都在给这些社交平台描述你的喜好。平台会根据他们内部的演算法,来给你推送内容,其中就包括广告内容。当然,如果发现之前的推送没怎么有效,他们也会换另一种方式,来找到最大的效益。
不止如此,他们还会关注你的朋友有些什么喜好,尤其是当你身边的朋友与你共享相同的WIFI后,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也会被默认地当作你也有可能有兴趣的事物(这也是为何我们会觉得手机在偷听)。

现在我们不妨假设一下,把社交媒体平台换成数字银行。现在,你想要去旅游,游览了一些旅游信息,或者查询了一些货币兑换率后,数字银行的手机应用程序给你推送更为划算的货币兑换率,让你把一笔外币存入卡里。与此同时,当有足够多的用户在游览某些货币的兑换率,举例来说是日元,那么如果他们刚好有商业客户打算把一笔日元换成是令吉,那么银行就能够马上给这两边的需求做匹配,而且兑换率足够好。
另一种情况则是我们的消费习惯。现在的传统银行要想了解顾客的消费能力和习惯,就一定得透过信用卡,因为一位银行客户也就可能有一笔房屋贷款,那么他的财务资料,尤其是消费能力的资料就只有一家银行拥有。可是,一般人会同时拥有好几家银行的信用卡。这么一来,银行就能够通过他的消费模式,例如消费次数、金额、时段、地点、类型、偿还模式等等来一窥究竟。
如果是数字银行,以上行为就能够做得更隐晦,甚至还可以反过来通过某些方式来影响你的消费行为,例如演算法发现你这个月去高级餐厅的次数过高,可能会建议一些融资产品给你,或者提醒你要记得使用超市购物的现金返还,以降低你外食的次数。
总而言之,数字银行是一个和传统银行截然不同的生物,一定不能用传统思维来运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很多大品牌的广告都有辨识度很高的短曲,这些短曲虽然只是短短几秒钟的旋律,却能像标语一样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及印象。
拉曼理工大学广告专业的最后一年学生早前为Lipidgroup有限公司旗下的护肤品牌Remdii创作广告短曲,亲身体验一段简单的旋律如何成为公司强大的品牌形象。
项目负责人、TAR UMT讲师傅慧月说:“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声音,但需要人类的直觉、对文化的理解和情感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与人产生共鸣的广告歌曲。”
对参与的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项作业,而是一个与真实客户合作,完成广告任务的机会。在Remdii的指导下,学生创作独特的广告歌曲,展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在创意和战略讯息传递之间找到了平衡。
比赛得奖者如下:
- 首奖:Bye Bye Monster——李欣怡(1000令吉)
- 二奖:Light of Hope——刘慧苑(500令吉)
- 三奖:Love Your Skin——徐康铭(200令吉)
- 安慰奖:Little Skin, Big Care——曹铭枫(200令吉)
回顾创作经历,首奖得主李欣怡说:“创作这首广告歌曲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我希望创作出既难忘又吸引人的作品,就像我们每天听到的那些著名广告歌曲一样,能够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想到这首歌可能会出现在真正的营销活动中,真是难以置信!”
二奖得主刘慧苑补充:“这个项目让我明白了音乐如何与品牌的消费者产生情感联系。它不仅仅是声音,它还叙述故事,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产学合作 双赢模式
颁奖典礼上,Remdii代表廖敏敏对学生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对这些学生展现出的创意和专业精神印象深刻。这些广告歌曲不仅仅是朗朗上口,它们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次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创意人才的力量,也进一步说明产学合作的重要。”
学生参与实际项目,不仅学到广告知识,还真正体验广告业的工作。虽然人工智迅速改变创意产业,但这个项目说明了广告业的未来仍然需要人情味。
“有一天,当你在电台或商店听到一首广告短曲时,请记住那段旋律背后有一个故事、一段创作过程,以及一个敢于梦想的学生,”傅慧月说。
更多【新教育】: 将艺术搬进社区, Lai Lai Art 工作室创办人陈厚玏 艺术不需要拿着酒杯欣赏 世纪大学与学院推出“元宇宙学习平台” 冀打造完善线上学习环境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