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國內

|

全國綜合

發佈: 4:05pm 11/09/2023

馬華

楊燕美

副總會長

馬華

楊燕美

副總會長

楊燕美攻副總會長 盼推動捍衛東西馬華裔權益

楊燕美宣佈競選馬華副總會長職
楊燕美宣佈代表沙巴馬華,競選馬華副總會長職。(圖:楊燕美供)

(亞庇11日訊)副總秘書宣佈,她將在來臨的馬華黨選中競選一職。

沙巴馬華州聯會主席盧遠東指出,經過詳細討論後,該州決定推薦楊燕美競選中央選舉中的副總會長一職,希望推動沙巴華裔和半島華裔同胞,一起為東西馬兩地捍衛族群權益。

ADVERTISEMENT

推動3項變革

楊燕美今日發文告說,這項決定是獲得馬華沙巴聯委會以及全國婦女組的認可與支持,並承諾若獲選為4名副總會長之一,她將推動3項變革,即重建與國陣成員黨的關係;

將沙巴砂拉越多元和諧文化重新注入到大馬半島,以及重新將馬華定位為革新、進步政策的倡議者。

“讓我有機會為黨帶來多元和嶄新的思維以及改革,確保馬華公會在面對國陣定位不明朗的局面之際,成為一個可信賴、強大、以民為本的政黨。身為馬華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INSAP)副主席,我對於調研及學術工作並不陌生。多重的身分背景,是我決定奉獻自己的信心來源,在政治領導的事業上尋求更上一層樓。”

她指出,近期6州選舉成績顯示,馬來人大幅右傾,非馬來人則偏向左翼,導致國家多元社會的分裂,損害引以為傲的多元精神。一些不負責任的政黨為了政治利益,一再利用3R課題來炒作種族情緒,令國家面臨倒退危機,公民自由也岌岌可危。

她說,馬華有責任挺身而出,傳承先輩東姑阿都拉曼、敦陳禎祿和敦善班丹的中庸精神,守護這股薪火永不熄滅。

楊燕美是華裔與杜順裔的混血沙巴子民,育有4名孩子,也是一名專業牙醫。她也是馬華沙巴州婦女組主任,以及沙巴華人婦女總會長。

她在新加坡念小學,在亞庇聖茜女中接受中學教育,然後在國外接受高等教育,考獲牙科碩士學位,她諳中文、英文、國語和沙巴土著語言。

盧遠東 魏德良 將競選中委

另外,沙巴馬華州聯會主席盧遠東指出,除了楊燕美,他與另一位鬥湖區會主席魏德良也會競選中委職。

“我們是基於3項理由,支持楊燕美競選副總會長高職。第一,沙巴州素以融洽的種族和宗教關係聞名全馬,身為沙巴子民,馬華領袖應該挺身而出,貢獻東馬種族和諧及特有的相處之道。

“第二,身為沙巴馬華的黨員,對黨的感覺有遙遠的距離,沒有融入為一個整體的角色,黨員非常期待全國區會代表能透過選舉,給予本州的一個實際上的肯定。”

他說,第三是沙巴馬華希望通過此次選舉,能把當地年輕領袖推到黨的權力中心,推動沙巴華裔和半島華裔同胞凝聚政治力量,一起為東西馬兩地捍衛族群權益,促進和鞏固兩地人的情誼。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0pm 26/03/2025
张庆禄.投奔土团:马华党员为何出走?

若依照赢者上阵的规则,马华来届大选恐只能竞选区区数席;对一个拥有百万党员的老牌政党来说,其凄凉程度已非“僧多粥少”所能形容。

马华领袖与党员陆续出走,最新一例是马华前总会长廖中莱的前政治秘书梁捷顺加入土团党,并受委为非巫裔臂膀彭亨州主席。

从马华过档土团,梁捷顺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问题是,为何他们弃马华,投土团?

土团是马来政党,梁捷顺等人只是加入非巫裔臂膀组织,严格来说,还不等同于普通党员,权限和影响力都受到限制。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马华党员跳槽之心。何解?

马华多年来附庸于巫统,靠马来选票过关。在往昔的光辉岁月,巫统一党独大,不介意分一些糖果予马华,以装饰国阵的多元化门面。然而,2018年大选溃败之后,巫统自顾不暇,既无心思也没能力照顾小弟。

如今,马华虽与巫统同在团结政府内,但在内阁却无一席之地。2023年的六州选举,由于按照赢者上阵规则,希盟和巫统瓜分上阵议席,马华苦坐冷板凳,只能在场外为巫统摇旗呐喊。

行动党和马华上阵的选区高度重叠,近几届大选,双方多次短兵相接,前者屡获压倒性胜利,后者则兵败如山倒。虽然两方如今同在团结政府的屋檐下,可是敌意却未消减。

若依照赢者上阵的规则,马华来届大选恐只能竞选区区数席;对一个拥有百万党员的老牌政党来说,其凄凉程度已非“僧多粥少”所能形容。

来届大选,马华最理想的局势是

国阵摆脱希盟,单独竞选,如此马华才有机会在多个选区披甲上阵。但,以目前形势看来,国阵与希盟携手出击的可能性不低,马华恐会受尽委屈。

政党的存在意义,在于赢得议席,掌握权力,推动政治议程,若连上阵的机会都寥寥无几,那么距离泡沫化也就不远了。

如前所言,马华在国阵-希盟的合作方程式下,只能分配到数个选区,这意味着,除了少数高层领袖和幸运儿,其他人的YB梦尚未萌芽便已夭折。

而马华无法提供的机会,土团或许能奉上。

土团意识到,国盟的马来支持率已近饱和,难有突破;再者,在多元种族社会,仅靠单一种族的支持,无法上台执政。国盟需要得到更多非巫裔的支持。因此,土团设立非巫裔臂膀,试图开拓不同社群的票源。

加入土团非巫裔臂膀的马华党员和领袖,将成为土团多元化的象征,并有机会在大选上阵。

这正是部分马华党员弃船而逃的主因。对马华来说,来届大选非常关键,若在团结政府合作的框架下,马华只能分配到聊胜于无的数个选区,必然会动摇领袖和党员的信心,加剧出走潮。

马华从未料到,与自己争夺党员的,竟会是一个马来政党……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