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1日讯)本地着名专栏作家游枝与癌病抗战多年,今晨与世长辞,享年83岁。
游枝也是着名日文翻译家叶蕙的夫婿,生前两人鹣鲽情深,经常在文学、艺文的活动结伴出席。游枝另一个名字是游汉炳,1940年在森州马口出生,赴台念台大社会系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大学及筑波大学念人类学。
ADVERTISEMENT
他在2020年患咽喉癌,过后一直在展开抗癌工作。
叶蕙今天接受本报询问时说,其夫婿昨天10时24分在史里肯邦岸住家逝世。目前正在等两名女儿从海外回来,包括在新加坡的长女游若琳及在日本的次女游雨情,家人目前在讨论灵堂安置的地方,可能会择定八打灵归源。

游枝性情浪漫,喜欢写作、旅游、沉思、喝咖啡,更喜欢流连在咖啡馆,感受很特殊的氛围。在年轻时,甚至骑脚踏车到处找好友,包括从马口踏脚车到江沙找黄木良(刚在7月杪过世)。
生前,他主要为中国报和南洋商报撰写专栏,最后一篇是今天在中国报撰写的专栏〈留台的那些年(48)〉,另一篇则是9月13日刊在副刊《文字欲》的〈归去留下〉,成为了他的遗作。
游枝生前有“老顽童”之誉,经常和年轻人一起,融入时代的步伐和思想,获得许多青年人喜爱。他曾担任过童工、杂役、泥水匠、记者、日报主笔、大学讲师,而且3度留学国外,专攻比较文化学,同时曾在南洋商报的《商馀》与张弓合写专栏《最佳拍档》。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老了也可以培养阅读、园艺、绘画、音乐、书法等兴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到了人生黄昏期,轻舟已过万重山。除了家人,若有三两知己结伴同行,一同优雅地老去,足矣……
和不是闺蜜胜似闺蜜的挚友相约谷中城MUJI Café茶叙。70年代末,我们曾在同一间出版社上班,她是集团旗下某杂志主编,文学少女,文采斐然。80年代初,我们各自走入婚姻的围城。婚后我去了日本,她留在国内,见面机会少了,却仍维持书信往来。
聊起前尘往事,不胜唏嘘。这些年大家都经历了人生风雨,撞过南墙,换得内心的淡定从容。咱俩的交情如涓涓细流,淡而长远。婚后她彻底退出社交圈,一门心思相夫教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她把3个孩子教养得很好,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稳步发展。从小教他们用宏观的视野看世界,培养独立思辨能力。孩子们成家后,她坚持不同住,只有逢年过节才让他们回家“团聚”。我也认同她的亲子相处方式。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各自盖建自己的“房子”。住在一起,终究会因生活习惯的差异而引起矛盾。相见好同住难,亲子之间应该保持自主性,尊重彼此隐私,要紧的是不给子女添麻烦。
现在她最大的生活情趣就是莳花种草,浇水施肥除草亲力亲为,把单门独院打造成庭园风格,花团锦簇,绿叶成荫,甚至吸引布谷鸟飞来筑巢。她很享受这种做“农夫”的日子,晴耕雨读,自有一番风雅。诚然,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当跑的赛程。儿孙绕膝承欢当然很好,是一种家庭文化传承的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要求不同,取决于自我价值观。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境随心转,心态不好则万事休矣。前些时候在雪兰莪州Putra Heights发生的气爆事件告诉我们,世事无常,今日不知明日事,意外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还是那句老话:活在当下,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自然减少许多遗憾。
智慧老人杨绛说过一段通透的话:“不要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不要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觉得自己前途黯淡无光,不要碰到一点挫折,这就搞得自己一蹶不振。人这一辈子啊,你该走的弯路,该吃的苦,该撞的南墙,该掉的陷阱,一个都少不了,坚强挺住,熬过去,跨过去,好运自然来。”值得共勉。
老,不该是人生的终点。台湾国民作家黄春明90岁了,患癌后仍然创作不辍。“不做事就不算活着”是他的生活哲学,令人重新思考“老”的意涵。外面的人会衰残,里面的人却得更新。老了也可以培养阅读、园艺、绘画、音乐、书法等兴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到了人生黄昏期,轻舟已过万重山。除了家人,若有三两知己结伴同行,一同优雅地老去,足矣。
相关文章: 叶蕙/越境的马华作家们 胡须佬/好店名 张丽珠/吉他手 牛忠/马后炮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