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去KL公司(KONGSIKL)一个仓库改装成的剧场看了骆素琴的当代舞《归城记》最后一场演出。《归城记》全名《过站不停:归城记》,由两支舞蹈:《归去来兮》(下称《归》)和《城市狂想曲》(下称《城》)组成。这两支舞首演于90年代槟城,当时我去看了。记忆中那时的演员多是她的学生,本次演出编导依然是她本人,演员却换了一批专业舞者,阵容扩大至11人,相信是为了匹配这个硕大的仓库“舞台”。
《归》是一支双人舞。从主人公的扮相(简朴套裤、男光膀子、辫子)依稀可辨为清朝下层百姓夫妇或伴侣;从音乐选取与动作编排来看,是一个聚散两依依的情境刻画。作品取名《归去来兮》,似乎要提示我们去联系陶渊明,但呈现出来的跟陶渊明归园田居那种纯朴真情或乐天知命的主题是没啥关系的。相反编导要表现的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牵扯与拉锯。尤其在表演形式的编排上加入两个声音演员(李奕翰、陈彩珍)朗诵从多首古诗中撷取的句子,如: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音画分离的目的是要更清晰地传达主题思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不同特长的演员各司其职以达效果最大化。这个硕大的仓库“舞台”对场面调度甚小的《归》是不利的。编导意识到这一点,便把声音演员安排在舞者的两侧明场表演,这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原来作为艺术辅助的声音效果与舞蹈员抢戏了──声音演员的表演越好就越影响观众对舞蹈的专注欣赏。偏偏《归》恰好是那种演员身体要处理很多细腻感情变化的表演。舞者蔡惠宇与王建咏的表演,固然十分出彩到位,但观众要跟上舞者的节奏、捕捉到这种变化,还是要专注地看,细细去感受与品味他们身体与情感的变化的。无奈李奕翰的声音与七情上面的表演,好几次把我的注意力从舞者身上给抢过去了。如果他的表演只作为声音的方式出现,这种干扰可以避免。
ADVERTISEMENT
《城》在此地重新编排与表演应该有如鱼得水之感吧?编导充分发挥了场地的优势,强化了这个舞蹈的风格特质:从压抑、迷乱、虚幻、孤独、虚无、彷徨,到粗犷、洒脱、嬉闹、放荡、解放──种种人逃不过环境的牵制,无力反抗下又无可奈何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而寻求解放是一种本能,虽然这可能只是一种潜意识。
浓浓死亡气息
《城》用了大量的激烈奔跑与强烈动作,是个舞台调度、场景变化极大的舞蹈。舞者时而分布各处顾影自怜,时而群聚一隅众声喧哗,时而狂乱流窜,时而销声匿迹……从结构上看舞蹈分为上下两段,这里不妨给它取个大致意思的名字,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下:虚拟世界放浪形骸。上半场白衬衫黑裤的舞者,从公事包抛出的,满天飘扬的A4白纸和过后在焚纸炉里烧纸,这里编导似乎想要带出对日复一日、一成不变、僵化无效无意义的工作的反抗与恨意。在灯光与音乐的渲染下,这种讽刺更强烈──并带来浓浓的死亡气息,因为场景像极了华人葬礼出殡时的抛银纸与烧银纸仪式。
《城》上半段许多场景的调度安排包括上述高潮场景,刻意地远离观众,基于演区30米的深度,让作品要营造的纵深效果如虎添翼。纵深安排带来一种梦幻感,这种梦幻感是凄美,同时也是疏离的。来到这里似乎很难猜透编导意图,但我觉得如果编导要传达的是:这些都是一种虚假、幻想,脑中风暴,不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的话,她的目的达到了。
《城》下半段的道具设计,以旧式英文打字机的键盘敲击,企图模拟网络世界的节奏与声音,刻画虚拟世界里人的放浪形骸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生活。这个设计在节奏与声音上固然带来很好的效果,但要观众联想旧式打字机就是电脑键盘是困难的。我本身是在剧评人陈伟光的评介里才知道编导想法的。也许很多人看到“键盘”、“网络”,这两个符号,就联想当中贬义,作品要嘲讽抨击什么?但我觉得并没有。从整个下半段明快与欢乐的设计,可以发现作品的安排是恰到好处的平衡。
充满想像与创造力
《城》固然也揶揄键盘侠的滑稽,但第二个道具的出现与使用──梯子舞,却展现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更难得的是,梯子上的舞蹈,是如此轻快自如。就像陈伟光说的:“这一幕展现了所有舞者的功底和默契……惊险之余却跳得行云流水。”我觉得这个片段充满想像与创造力,极富力与美。这里头有很多符号象征。例如搬来梯子的人,似某个开创者;爬上梯子的人与抬举梯子的众人,可以是领袖与群众,也可以是被拱出去的带头人和起哄者……但整体来说作品的结尾是乐观的,就像刀郎的那句歌词:“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褔更多。”在《城》里,这种“幸福”的定义可以是卸下生活桎梏的“江湖”人的真切感受。人们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新型社群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施展自己的才能,一洗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颓丧与不得志。文艺创作中网络世界的描绘大多负面阴暗,难得有一个艺术作品为之“平反”,并把这些奇思妙想非常形象化地呈现出来,这样的结尾挺好的。
关于区别当代舞和现代舞有人这么说:看得懂的是当代舞,看不懂的是现代舞。这虽然是在说笑,却隐含着受众的审美心理焦虑,也说明了当代舞的创作更接地气。但这并不能理解为讨好观众。这方面《归城记》是个典范:在空空的仓库里实验出了雅俗共赏的作品。
更多文章: 无国界舞台 奏出动人的乐章──水土方乐团首场音乐会《环球乐迹》 优秀歌唱精英汇聚一堂──献演“甲子辉煌百年绽”音乐会 吴伟才/“邻居”的肖像 谭宝婷/跨越时代变迁谱写情感交织──话剧《谢师会》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在鼓声中传承文化精神 吴伟才/日本的后现代虚无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