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們要培育的孩子,必須是敢問、敢想、敢嘗試新方法、敢面對挫折的孩子。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大多數的父母,就只要求我們讀好書,做好人。只要成績不難看,德行不糟糕,那就是父母的安慰。他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因為當時的世道不好,上學是奢侈的事,能讀書就是福氣,也能找到體面的工作。
ADVERTISEMENT
現在輪到我們來培育我們的孩子。我們經歷了上一代的育子之道。或多或少,我們也把這概念沿用在下一代身上。孩子要博學多聞,要知書識禮,這要求滿足了我們這一代在職場上的要求,但不足以讓下一代應對各種未來工作上的能力需求。為了教出能夠適應未來職場需求的孩子,我們還需要什麼?
什麼叫做未來職場需求?不就是上班,未來跟現在會有差別麼?
喂,你看看科技的進步有多快。這年頭,基本上是一代人,一代科技。上一代年輕時,家裡有臺彩色電視機就很威水了。我們這一代在年輕時,手上有個摩托羅拉的翻蓋手機或是諾基亞30萬像素的7650,就很不得了。
來到下一代的青春期,手錶都有GPS,還能打電話。蘋果去年推出的頭戴設備,把虛擬技術普遍化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後一代的青春是什麼樣子,沒幾個人能預測。
這只是民用科技的例子。在工業裡,越來越多工作,特別是低技術需求的工作,正被更先進的科技所取代。以前的貨倉,人頭洶湧,呼聲起落的好不熱鬧。現在的貨倉,叉車把人力需求降到最低,綁在叉車上的平板電腦也把貨物存取所需要的時間減到最低。未來的貨倉,我們已從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的無人倉庫裡窺了個概念。那是個全機械運作,毫無勞工卻只有程序員與工程師。
第74屆科幻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博士在2021菁北京國際學校博覽會上,在《面向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的》的演講中說到:“很多家長想不到未來孩子將來可能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行業、會去做什麼,就好比家長們自己如今所從事的職業、所在的行業、所做的事情也是20年前他們的父母根本想不到的一樣。”
那是個很神奇的事。若有人從30年前穿越來到現代,他不會相信,現代竟然會有網紅的職業,人們看自媒體多過正規的新聞網,還會用手機刷直播下單。
若我們今天有機會穿越到30年後,那會是什麼景象?然後,我們以現代生存條件來栽培的孩子們,在30年後,他們有在未來適用的競爭優勢嗎?
世界經濟論壇在近期公開,名為《在未來,孩子們將需要這5種技能》的視頻裡,列出了未來幾年最關鍵的職場技能。第一,是能用新方法來解決有意義的問題,並能發揮想象力,跨學科思考問題。第二,能夠掌握新形勢的數字技術,特別是算法技術與數據處理。第三是能與他人合作以完成複雜任務,並根據其他人的需求來調整自己的行動。第四是全球公民意識,接受人的多樣性以及很高的包容力。最後是環境管理意識,也就是環保意識。
世界經濟論壇的視頻,結尾與郝景芳博士的想法一致,目前只有少數年輕人,正在學習未來所需要的技能。我們為人父母的,還在糾結著孩子的考試分數不理想,然後考慮放棄他們的興趣班嗎?
我坦白說吧,不管小學、中學,還是大學,上學就是為了學習,而不是考試的分數。分數影響的是,孩子們的升學管道。只會考試的孩子,先不提是否還記得所學過的內容,能否適應未來的職場需求,將是很大的麻煩。
當下,我們要培育的孩子,必須是敢問、敢想、敢嘗試新方法、敢面對挫折的孩子。我們對孩子的功課要求,不是科科都要高分,而是關於他們有興趣或擅長的科目,必須做到最好,其他的就看著辦。
對孩子的社交要求,是鼓勵他們放下手機,去參與更多的活動,結識更多元化的朋友,學習配合團隊然後戒掉自我中心的態度。
你覺得這太誇張嗎?我說最後一個例子。30年前聽從長輩的話,輟學去當苦力來幫補家用的某某,30年後要承擔當初做錯決定的後果。以此為鑑,現在的我們,必須去了解未來職場需求,為了避免因為看不透趨勢而為孩子們鋪錯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