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发布: 8:10am 12/09/2023

社论

安华

城乡发展

槟城轻快铁计划

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

社论

安华

城乡发展

槟城轻快铁计划

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

社论.经济、基建、民生,第12大马计划的重点!

我们乐见前后两朝政府的计划能够经过“精进后而延续”,不会因为换了政府就推翻前朝计划,这才是民主政治与国家永续经营的精神。

ADVERTISEMENT

周一,首相在国会下议院提呈中宣布,在原计划的预算中再加码150亿令吉,总拨款额因此提高至4150亿令吉。

首相表示,增加拨款的目的在于调整津贴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管理,同时将向以“人民为优先的领域提供资金”。他说,政府必须从消除赤贫、解决生活基本设施及改善人民生活需求开始著手改善,其中包括教育、医疗、水供(清洁用水)与公共道路交通等硬体工程的提升。

提升经济,改善民生

首相表示,“第12大马计划将与昌明经济愿景整合,以期望直到2030年的10年间,各项计划能贯彻推动,以振兴国家经济与改善民生。”首相提到,中期检讨报告将全面检讨各项政策、策略和目标。他说,政府承诺在2023年至2025年间,每年至少开销900亿令吉,这些开销将用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差异、人民贫富差距、不断膨胀的债务、有限的财政收入来源、缓慢的经济结构转型。

首相表示,第12大马计划4000亿令吉的拨款,是用来承担5年内国家的基建和新发展项目。首两年,政府已经动用4000亿令吉的34%,分别是2021年643亿令吉及2022年716亿令吉的发展开销。

安华表示,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推动大马回归国家发展的正轨。亦即落实:1. 提振和推动济成长;2.加速经济结构改革;3.强化战略领域和工业的竞争力;4.提升区域经济的潜力。此四端实乃改变国家经济发展命运的关键。

在良好的私人界和贸易活动支持下,大马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4.2%;与此同时,2021至2022年期间的劳动生产力年增3.7%、失业率在今年下半年将降至3.5%、今年7月通胀率也降至2.0%,这是两年来的最低记录。

在2022年人均国民所得达到5万2968令吉,较前一年的4万2838令吉。衡量人民经济和社会福祉的“国民幸福指数”年增率1.3%。

以上数据都高于(或提前达成)2021年前首相提出的8大关键目标(截至2025年)。计划原指标包括:GDP年增率4.5至5.5%、劳动生产力年增率3.6%、年人均GDP5万7882令吉、国民幸福指数1.2%……!

确保国家基建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相安华表示,政府迄今已推介11项交通与物流的新计划,确保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韧性与可持续性。相关计划包括沙巴泛婆大道1B工程配套、、槟城国际机场扩建计划、梳邦苏丹阿都阿兹沙机场重建计划、霹雳宜力至吉兰丹日里东西大道升级工程。

其他工程项目还包括巴生河流域和柔佛新山进一步推动快捷巴士系统(BRT)和市内巴士服务、提升士乃─迪沙鲁大道;分阶段扩建南北大道(永平至士乃北部路段);兴建第2阶段砂拉越沙巴联通道路(SSLR);提升金马仑高原丹那拉打(Tanah Rata)至美兰村(Kea Farm)路段……。其中以扩建南北大道(永平至士乃北部路段)为例,这是解决南北大道南部严重堵塞的重要工程,这是柔佛苏丹与柔州子民的共同心声。

无庸置疑的,政府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维修工作,以延长道路、铁道资产和空中导航系统的使用寿命;基础建设则加强公共交通网络以提供全民更完善、更高效、可靠安全、可负担的公共交通服务,这些都是全民期待的。

我们也期待安华认真考虑重启“隆新高铁计划”,除了打造“隆新一日生活圈”的便民与重商服务外,也可带动周边数个城市(芙蓉、马六甲、峇株、新山)的发展。

打造“永续、幸福及高收入”的社会

中期检讨报告主题为“永续、幸福及高收入”的理想社会。内容包涵“巩固可持续发展、幸福社会发展、迈向高收入国”3大焦点,及17项首要转型。

报告洋洋洒洒,目标宏伟,但是和其他政府的计划和蓝图一样,最重要的还是执行力。如果无法全面落实,最终经济也是无法转型,也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素质,因此政府成立监督特别委员会,确保第12大马计划达标是正确之举。

团结政府提出的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的12焦点,是前首相依斯迈沙比利2021年的计划延伸,我们乐见前后两朝政府的计划能够经过“精进后而延续”,不会因为换了政府就推翻前朝计划,这才是民主政治与国家永续经营的精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01/04/2025
天然气管爆炸,城市风险的警钟

这起爆炸事件突显了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漏洞。这不仅是一场工业事故,更是一场关乎公共安全的警钟。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首邦市布特拉高原的国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泄漏并引发严重爆炸,造成500公尺范围的区域陷入火海,失控的火势影响至附近民宅。

雪州消拯局主任旺莫哈末拉扎里的文告指出,火灾源于国油一条500公尺的天然气输送管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大火与住宅区只有咫尺之遥,消拯人员紧急疏散附近居民;国油子公司国油贸易有限公司(PDB)基于安全考量,暂时关闭布特拉高原附近的加油站。

有民众指出,早在三个月前就曾向地方政府投诉,亦即新建店屋的位置过于靠近天然气输送管道,存在安全隐患。而目前发生火灾的位置,正是之前投诉的方向。

这场震惊社会的国油天然气管线爆炸,不仅关乎财产损失,更涉及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企业责任、新建住宅批准、天然气管道品质与安全维护与政府监管等多重问题。

天然气属于高易燃、高压输送的能源。如果管线发生破裂、密封系统失效,或输气压力异常升高,都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因此,无论是技术层面的检修维护、政府监管政策、管道与新建住宅区的距离都务必高度重视,才能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雪隆地区,天然气普遍使用,管线直通住家厨房,虽然便宜方便,但谁知道埋在地底的天然气输送管线是否安全?

历史经验:台湾高雄气爆的警示

2014年7月31日深夜,高雄苓雅与前镇区一条输送丙烯的管线气体外泄,导致严重连环气爆,埋在地底下的管道炸开一道长度约六公里的大坑,造成32人罹难、三百多人轻重伤、300余栋房屋受损。

台湾当局事后调查,这次事故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线年久失修,未能及时发现泄漏点;地下管线规划凌乱,工业用丙烯管线穿越人口稠密区;政府监管不足,相关单位发现异常时,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该事件显示,当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管线与人口密集区交错时,管理不善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为大马提供了重要警示:目前许多城市天然气管线分布广泛,若建设品质不佳、监管不力、维护不足,极有可能上演类似悲剧。

天然气管缐维护与居住安全共存

在这次事件中,国油的天然气管线是否按照标准进行定期检修是关键问题。参考台湾经验,天然气管道的检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压力测试:用以检查管线是否存在异常压力变化,以防止爆炸风险;腐蚀检测,因为长期运输天然气会导致管道内壁腐蚀,需要透过超音波或内视镜检查管壁的完整;泄漏监测,利用感测器技术及AI侦测泄漏点,以便及时维修;施工质量检验,确保施工时没有偷工减料或存在设计缺陷。

这些检测若无法严格执行,必定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大马部分地区的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间较久,老旧设备更需频繁维护。如果这次爆炸与管道老化或检修不当有关,则说明国内天然气管线维护机制有待加强。

再者就是都市规划中,新住宅是否应避开天然气主管道?住宅区与天然气管道保持安全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根据国际标准,天然气输送管线应与住宅区、商业区保持适当距离,以降低事故风险。然而,我国许多地区的都市规划“可能”未严格考量这一因素,导致天然气管道与人口密集区交错分布而存在风险。

从这次事件中说明,政府应考虑制定(修正)更严格的法规,参考国外标准,包括新建住宅与天然气主管道保持至少100公尺以上的距离,以防止不可收拾的灾难;制定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制度,确保新开发区域不存在潜在风险;在高风险地区建立天然气安全预警系统,让居民能及时在危险发生前迅速应对。

这起爆炸事件突显了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漏洞。这不仅是一场工业事故,更是一场关乎公共安全的警钟。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现有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政府应该从这次事故中汲取教训,全面检讨天然气管道的维护与监管标准,并强化施工品质要求。同时,都市规划政策也应纳入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以确保居住安全。

正如台湾高雄气爆事件显示,任何基础设施的不当管理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若要避免类似悲剧,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加强监管与防范措施,确保所有人都能生活在更安全的环境中。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