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微隐于学

|
发布: 7:20am 14/09/2023

宋明家

微隐于学

福岛核废水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

福岛地震

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

宋明家.科学看待日本核污水排放

宋明家

为了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利益,相关科学家更应该密切参与媒体的公共讨论,凭证据和科学说话,让媒体更有效地传播科学。

ADVERTISEMENT

于8月24日起,开始排放处理过的福岛核污水,引起全世界不安。

这股不安情绪,经过社媒种种不实资讯、民粹讯息、部分国家的官方抨击,演变成民众的怒火中烧。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偏激情绪,是源于对自身健康和海洋自然界祸害的忧患意识。

但我们同时也知道,人们一旦因为成见或其他因素,而接受、相信了不正确讯息,接下来的正确讯息,就很容易被情绪压制,难以再进入大脑理性思维;这也和“自我”有关 ,因为要接受其他正确资讯,等于承认自己错了,于面子和自尊都很难放下。

福岛核污水真的那么万恶不赦吗?我们可尝试以科学视角,抽丝剥茧的看这议题。

(1)核污水的处理

2011年和海啸摧毁核电站后,发电站发生了爆炸,大量海水和淡水被用来喷洒过热的反应堆;被放射性元素污染的污水,含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碳-14、碘-131、铯-137、锶-90、钴-60和氚-3,也称氚。

东电使用了来处理污水,使其中62种放射性核素浓度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监管水平。其中ALPS不能去除的氚,需要稀释至约每升1500 贝可(Bq,测量放射性的单位)以下,低于世卫组织饮用水中氚的“每公升10000 贝可”水平;而碳-14的2%也在安全水平限内,经稀释后进一步降低浓度。

(2)一定要排入海里吗?

储罐空间不足、其他处理方法(包括化为水蒸气排入大气、排入地底和固态化埋入地底)更昂贵,是日方决定采用此方案的其中主因;这些废水留在地上,也面临诸如地震、台风、海啸等未来可能风险,使储罐发生泄漏。处理和稀释后的污水进入海中,其放射性核素会在海中扩散和进一步的稀释。

(3)核污水排入海里有没有先例?

福岛核污水属于低放射性废物。自1946年起始至1996年,全世界包括法、加、英、美、中、韩等13 个国家,向大海排入经过处理的核废料,其中包括了15569 TBq(太贝克勒)的氚元素,也没对人类或环境造成伤害(参见于1999年公布的《Inventory of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s at sea》报告,页19(相比福岛此后每年22 TBq排放量)。

(4)安全风险有多高?

接触过核燃料熔化碎片意外产生的核污水,多了一些正常操作所没有的放射性元素;我们应该问的,不是“氚”的问题,而是ALPS能否把锶-90、碘-129等放射元素都处理至安全水平?

自2021年起,IAEA就成立了一个由两名IAEA权威和九名各国(包括中韩两国)代表专家组成的监察小组;经过近两年采样和分析后,于2022年11月发表了一份报告,论证日本排放方案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如果这排放举措真的罪大恶极、绝子绝孙,那为什么代表中国的专家Senlin Liu(见页44)并没有跟随政府的反对论调,或点出报告的谬误?为什么中国核能权威专家们,没有站出来表达强烈反对看法?相比国际间绝大多数的辐射学、核工程、辐射防护专家的理智看待排放方案,目前持有“带来长远祸害”担忧立场的,多是海洋研究相关科学家。这意味着,日本这一次的污水处理和排放方案,得到行内国际专家(包括中国)的监督和认可。

(5)媒体的情绪渲染

相比大马英文媒体采取以科学解说为什么“无需担忧”的做法,中文媒体比较偏向负面“担忧”报道,甚至跟从社媒情绪性民粹主义言论或不实讯息,加上中国诸多针对日本的官方宣传,只要有人火上加油,愤怒就会熊熊燃烧,让理性被情绪淹没。

目前我们应该顾虑的,是这种大规模、长达30年、目前看似无大碍的排放,未来会有什么人为疏忽导致不可预知的生态祸害。但我们可以先把情绪抛开一边,不管对此事心存疑虑与否,都不该被仇日情绪煽动和渲染,加剧心中恐惧和焦虑。话说回来,若不涉及国安考量,除了目前让IAEA取样监测和监督的做法,日本大可大方邀请反对的国家派遣专家,一起和进行监测,反对者也无需仇恨式应对。

和过去三年的“疫苗恐惧”一样,类似“福岛核污水”这种具争议的热门新闻报道,最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信息。

为了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利益,相关科学家更应该密切参与媒体的公共讨论,凭证据和科学说话,让媒体更有效地传播科学。

(其他资料来源:2023年6月《自然》期刊报道世界核协会(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官方资讯 、科学传媒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以及公开发表支持看法的相关领域科学家:英国Society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a Chartered Radiation Professional的Paul Leonard教授、纽西兰奥克兰大学物理高级讲师David Krofcheck博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材料学教授Tom Scott(兼任英国铀和反应金属专业中心的学术负责人)、澳洲阿德莱德大学Tony Hooker副教授(辐射研究、教育和创新中心的主任)、澳洲科廷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Nigel Marks(澳洲悉尼分会核工程小组主席)、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环境科学家Jim Smith教授。)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