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励创新与技术的发展蓝图下,市场却普遍依赖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态,这导致了我们面临一系列问题。
ADVERTISEMENT
殖民地有两个重要的经济功能,分别是为宗主国的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以及作为宗主国的工业产品的倾销地。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注重于第一产业,以便为宗主国提供原材料作为主要经济活动。同时,本土薄弱的工业生产能力也为宗主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一个销售地点。
因此,我们在独立后初期与许多刚刚独立的前殖民地一样,经济活动高度依赖于第一产业,包括了橡胶园和锡矿开采。相关经济活动的低附加值和提供有限的就业机会导致了我国在70年代以前面临相对高的贫困率。
为此,我国自70年代开始了工业化政策,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为经济提供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在提高国家和国民收入的同时,工业品比原材料更稳定的价格也减少了我国经济表现受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
在80年代,我国抓住了国际上由于《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所导致的生产链重新分配的机会,相对成熟的工业基础让我国经济在90年代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政府也在此时雄心勃勃地提出了《2020宏愿》。
千禧年后,为了获得新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将关注点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有着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被设定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方向。创新、高技能人力资源、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形态自此成为了我国发展蓝图的核心。
然而,在鼓励创新与技术的发展蓝图下,市场却普遍依赖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态,这导致了我们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政府将更多资源倾向于发展服务领域,这自然减少了可用于工业领域发展的资源。按计划,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应该取代工业领域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引擎。但当市场转型进度落后于发展计划时,我们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此前作为主要发展动能的工业领域在这一阶段获得的资源不足以支撑我们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获得主要资源的服务领域的发展进度却不足以取代工业领域成为经济的领头羊。
我国在服务领域尚未真正成长为可以带领经济发展的引擎之际,就过早采取了去工业化策略被认为是我国在过去20年中出现的经济结构的问题之一。
在国家层面,缺乏坚固的发展支撑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发展落后于计划。在市场层面,虽然发展蓝图鼓励培育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但市场创造的高技能工作机会却跟不上需求,导致高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从而使我国虽然面临较低的失业率,就业不足率却偏高的局面。在个人层面,由于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计划,以及缺乏足够的高附加值工作机会,我国的个人收入总体上只能获得有限的增长。
在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推动创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都被多次提出作为解决方案。最近出台的昌明经济计划、新工业大蓝图以及最新提交的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都明确指出,必须在这些方面做出必要的改进。这显示政府非常清楚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制定明确的战略性目标当然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但是,现在市场更多的是在观望,并关注政府是否能够贴合现实地为实现这些战略性目标制定适合的政策和计划,以及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执行能力。再宏伟的发展计划,缺乏相应的有效执行也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我们在这个月迎来了第60个马来西亚日。在第一个20年,我国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了不懈努力。在第二个20年,我们抓住了宝贵的机遇,经济迎来蓬勃发展。在第三个20年,我们面临了各种挑战,在崎岖的道路中前行。现在,在政府为我国经济制定的发展蓝图中,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第四个20年里焕发新生,再次迎来高速的发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