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天下事

|
发布: 7:32pm 18/09/2023

世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世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世遗 千年维护林茶共生

天下事 换图
在景迈大寨古茶林入口处矗立“景迈山古茶林”字样的标识(8月29日摄)。 (新华社照片)

(北京18日综合电)中国云南的“”项目星期日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

ADVERTISEMENT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如今成功列入,消息传到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身著民族服饰的人们唱起歌,跳起庆祝的舞蹈。

李群:展现中国茶文化杰出成就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

李群称,中国在强化规划管控、应对气候变化、引导村民参与、规范旅游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永续传承,并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力量。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处在由两条河流和陡峭山谷围合形成的独立地理单元中,包含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和分布其中的9个古村寨,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

中新社报道,“林-茶-村”,这3大要素组成了完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通过以古茶林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山地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杰出代表。

周天红:百年古茶树100多万株

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周天红说,这些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千余年历史,现有百年以上古茶树100多万株,是中国茶文化起源、发展与传播的鲜活见证。

天下事 换图
图为8月30日,景迈山糯干老寨,村民招待游客喝茶。 (中新社照片)
通过“村规民约”生物防治

景迈山保持着完好的生态多样性。当地通过“村规民约”,约束茶农养护茶树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靠林地中的天然养分供给茶树生长,并基于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比如在茶林里种樟树驱虫。

曾为专家讲解的翁洼村村民岩砍说,古茶林平均海拔1500公尺,下面是村落,周围种有防护林,耕地布局在更低海拔地区。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保证了千年来茶林不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

据云南省林草局调查,云南有古茶树91万亩、约5400万株,约占全国的97%。2022年茶叶总产量50多万吨,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省文旅厅副厅长杨德聪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去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申遗成功,将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有利于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

陈耀华:世居民族尽展生活智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表示,10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发现野生茶树,于是在景迈山定居。他们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探索出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在高大乔木下种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并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央视新闻报道,“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天下事 换图
图为9月15日,景迈山村民在茶园采茶。 (中新社照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