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來看,情歌在市面上佔絕對多數,作者在歌曲內容展示愛情價值觀念,也對兩性關係多加著墨,其中往往蘊涵了女性在當代社會的角色雛形與定位。
ADVERTISEMENT
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煙花易冷〉
追溯歷史,古代從母系社會轉向父系社會,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識萌生,男性掌握了權柄,女性無論是在婚姻、家庭都處於頗為卑屈的地位,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地位懸殊愈發明顯。婚姻形式經歷了掠奪、買賣和媒妁3個階段,女性沒有戀愛自由,自幼被灌輸“從一而終”、“好女不侍二夫”、“三從四德”等思想,不敢自主提離婚,甚至被迫纏足,被禁錮在閨閣之中,活動範圍加以嚴格管控,她們惟有守在家中期盼良緣,或接受形單影隻、遙寄相思的命運,若家有年邁長者,照顧家人的重擔則落到一人肩上。以上的歌詞內容顯現了傳統女性內心情感和自身遭遇的如實反映,即使默默守候,也甘之如飴。
我是被你囚禁的鳥/已經忘了天有多高
如果離開你給我的小小城堡/不知還有誰能依靠──〈囚鳥〉
由此可見,即使新時代已經到來,社會結構開始轉型,但一些人無法摒棄舊社會的觀念,我們仍可從流行歌看出傳統女性形象的餘緒,比如皆以男性為自己的生活主體、持續被動地等待愛情、缺乏經濟獨立能力,因而須藉由獲得愛情來肯定自我和取得經濟來源,昔日流行曲中守在故鄉苦等情人的怨女怨婦形象無法突破,只是在遣詞造句上帶出時代氣息,貼合當代人的日常生活,深受庶民喜愛,馨香不散。
許多的電話在響/許多的事要備忘
許多的門與抽屜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如此的慌張
我來來往往/我匆匆忙忙/從一個方向到另一個方向──〈忙與盲〉
我係一個發育健全既女人/有乜傷心/自己識得做醫生
以前有事只系可以唸經文/而家仲有三個字:食、買、瞓──〈婦女新知〉
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女性教育程度及就業機會提高,白領女性愈來愈多,女性的自我意識更加明確,男女之間的關係也隨之改變,女性有更高的經濟自主權,也不再以家庭為唯一的生活範疇,而是更獨立,擁有更多實現自我的機會。袁瓊瓊筆下描述的正是職場女性,外表光鮮亮麗,行程滿檔,日子緊繃,突破舊時代所給予女性的限制,傳統形象已被時代洪流反覆重刷盪滌,逐漸淡出視野。
隨時開放的性慾/內衣不懷好意
偷了別人的情/流汗心知肚明/狂亂久治不愈
為你呻吟/不只是客套的激情
為你呻吟/只怕太安靜讓人心生恐懼
也不算什麼嚴重的病/讓我痛快為你呻吟──〈呻吟〉
10個男人/7個傻/8個呆/9個壞
還有一個人人愛/姐妹們跳出來
就算甜言蜜語/把他騙過來
好好愛/不再讓他離開──〈姐姐妹妹站起來〉
來到90年代,女性不再被動等待愛情,示愛方式則逐漸明確、大膽,主動把愛“說出口”,不但在先於性行為的愛情關係上採取主動,在性行為本身也採取主動,還可以靠自身能力創造符合自我期待的愛情情境,提升愛情能量,不輕易順從,並向外展示堅強與自衛的能力,“烈女”、“鏗鏘玫瑰”、“女漢子”等角色輪流登場,顯得陽剛,顯得自強。
不要以為/西裝革履就是戰袍
不要以為/浴帽圍裙就是渺小
信以為真/連續劇裡的那一套
皇上吉祥/簡直可笑──〈母系社會〉
情歌題材和寫法趨向多元,典型性別想像也出現轉變,丁曉雯寫“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開啟的門”,概括女性的傳統形象,後來林夕寫的〈悶〉則顛覆傳統,有反諷意味,王菲唱著“誰說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唯一結局就是無止境的等”,另一首由陳仨寫的〈母系社會〉就為典型女性形象重新定位,大男人主義者看了這首詞,不吐血才怪。
近期#metoo事件遍地開花,令人悲傷切齒,似乎是父權體制長期種下的惡果。這場運動,可說是為各行各業的女性打開一扇通往自由平等的機會之門。從被動的守候到主動提出問題;從被評論到評論男性,從沉默到自主表達個人意見,不只是面對愛情,也希望有更多女性勇敢站出來發聲,傷痛之後,也可以選擇站起來,重新出發。
更多文章: 林佚/正常的人,才不會真的流淚──Jay Wang王子慧〈甜夢Sweet Dream〉EP 林佚/今天,你發財了嗎? Tom Phan/大馬下一個明星歌手? 林佚/Eiva林麗謙〈You will be fine〉每個人都有自我治癒的能力 Tom Phan/在這個時代,聽音樂最幸福 林佚/從流行歌窺探本地咖啡文化 林佚/《ARVAN阿爾梵 X mü-nest廠牌──音樂企劃:Part2》我的愛情通往沙漠 Tom Phan/屋頂上的演唱會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短短两个月,3P在备受好评的〈南北大道〉之后,再接再厉推出度身订造的开斋节歌曲〈Syawal Berseri〉,YouTube上的歌名副标题从“2025回乡必听新年歌”,来个大转弯变成了“Lagu Raya 2025”,口气显得谦逊,背后的野心却不小,阐明了做好把眼光投向友族同胞的准备。
截至目前为止,〈南北大道〉在YouTube点播次数已经累积超过7000万,这数字并不是3P的最佳纪录,却已经替他们争取到更多的乐迷,而〈Syawal Berseri〉和〈南北大道〉的关系就是一曲两词,同一个旋律,由菲道尔重新填上国语词,两个版本巧妙地运用了最能表达主题的韵字去押韵,但呈现了一首没有“一韵到底”的作品。
先看〈南北大道〉,光是verse就出现4个不同的韵脚,我猜菲道尔在构思〈Syawal Berseri〉时,决定依样画葫芦,尝试按照原版韵脚的安排填一下歌词,但改编版在结构和意境和原版皆不相似。这首歌的旋律虽然允许转韵,不只是在verse和pre-chorus之间转,也在verse之间转,但我觉得,国语版某些地方的转韵在听觉上会有点突兀。
〈南北大道〉第一段verse的韵脚从ah音,转去ian音,接着是en的韵脚;来到第二段verse时,从上一段的en音换成i音,再转去ah音,后来又换回i音,接着唱pre-chorus和chorus时,都保持i音的韵脚。反观〈Syawal Berseri〉,同样先从ah音开始,后来转去ie音;来到第二段verse,整个段落转成i音,接着唱pre-chorus时,转成an/ang的韵脚,副歌又填了i音的韵脚,从开头韵到闭口韵,加上结构上的调整,我指的“听觉上有点突兀”,是连贯性不够紧密,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毕竟是节庆歌曲,再说下去如同鸡蛋里挑骨头,难免扫兴,说点别的。
听得出编曲是下了一些功夫,原曲只有合成器洞箫交叠的前奏简直洗脑,改编后融入了马来传统乐器Gompang的音效,另一个较为明显的地方是尾奏,从古筝换成了Gamelan,而且在听原曲pre-chorus和chorus时,还隐隐约约听到其他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比如镲,改编后的版本去掉了中华元素,取而代之的是笛子,而吹奏方式跟原版的洞萧些许不同。细节满满,待听众去挖掘。
〈Syawal Berseri〉的点播次数仍持续上升,却跟〈南北大道〉相差甚远,但我认为这是好的开始。再过几年,开斋节和农历新年会落在同一个月,我期待3P还会玩出什么样新花样呢。
新歌推荐:
1.1119〈Raya Ria〉
2.Yung Kai〈Motion〉
3.Empty page〈Walau〉
更多文章: 林佚/带着感恩的心庆祝开斋节 Kinkiyen/音乐不朽,梦想不灭——悼念方大同 林佚/上一次看,才二十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