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火锅,早已成为现代年轻人社交的语言。一桌火锅,即是江湖——肉片、毛肚、鲜鱼、豆腐,每人点两样自己爱吃的,所有爱恨情仇都倒进沸腾的汤里翻滚。
ADVERTISEMENT
全世界人民都爱火锅,它体现的是一种饮食文化。从古至今,很多国家都有以汤煮食的烹饪方法,各民族也发展出独特的汤底和酱料,炊具的演变亦诞生了截然不同的火锅文化。
今年,全马约有800至1000家中国品牌火锅店,几乎走进商场就有一家在你左右。中式火锅“一碟一味”的庞涛,为了学麻辣飞到重庆拜师,他说汤是中式火锅的灵魂。麻辣味型多变,吃起来奔放但都是时间熬煮的味道;本地火锅则40年如一日,来自吉胆岛的蔡佩君总说“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一味简单清甜的汤头,大大保留了食材发挥鲜味的空间。
火锅,对一些人来说就是图方便,似乎更谈不上什么厨艺与技术。但对妥妥的火锅迷来说,它可以细致到怎样的程度?
【炊器演变】
1. 裴李岗文化/乳钉纹红陶鼎
◆新石器时期,距今7600~5900年,最早陶鼎,以泥质红陶数量居多。
◆乳钉的用途目前还不明确,推测可能有:增加美感的装饰、便于把持、加固器身和增大受热面积等作用。器身下有3个长方形足,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也便于平地起灶时在鼎下添加薪火。
2. 夏家店下层文化/陶鬲
◆青铜器时代,距今4000~3500年,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
◆夏家店下层文化人群进入中原后,建立商朝,他们在商代青铜器上也刻画了同样的花纹,右图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所绘的“云雷纹”。
3. 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温鼎
◆青铜鼎是贵族专属,他们希望在祭祀后吃到热的食物,于是便加强普通鼎的食物保温作用,温鼎便应运而生。
4. 西周/伯矩鬲
◆“伯矩”是燕国贵族,鬲盖内及颈部内壁铸有相同的铭文,记述了燕侯在戊辰这一天赏赐伯矩贝币,伯矩做器纪念父亲的史实。鬲的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共有七牛。
◆鬲流行于商代至东周时期,是用来煮粥或煮肉的锅。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有3个鼓鼓的袋足,不仅能加快受热速度,也是区分鬲与鼎最重要的标志。
5. 西周/带盘夔足鼎
◆圆形浅腹,呈两层,中部有隔层似盘,可置放炭火。
6. 西周/井姬独柱带盘鼎
◆圆鼎一般都是三足,但此鼎中间只有一足却能稳固地支撑,底下连接用以置放炭火的青铜盘。
7. 西汉/中山内府铜釜
◆实测容量18.57公升,重量为11.2公斤。
8. 清代/蓝釉瓷火锅
9. 清代/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10. 清代/银寿字火锅
为了喝上一口热汤,炊器层出不穷
石器时代因炊器的局限,人类的饮食方法其实很单一。然而,对味蕾刺激的向往,从古至今都是人的天性;因而当火带动了文明,烧烤让食材由生转熟,更重要的是从生存果腹到追求美味,食物之于人类的意义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早期人们野居蛮地,冷天想喝上一口热汤的念头如此简单却炽烈。但没有锅,汤要怎么煮?在历经了一段漫长的烧烤岁月,有人无意发现火堆旁的泥土,在高温炽烤后竟变得如石头般坚硬,反复烧烤非但不会损坏,亦不被水融化。于是他们用泥捏制,再以高温烘烤,便有了最早但简陋的陶锅——往内倒入水,加几块捕猎回来的肉,往底下架起火堆煮沸,就有了寒天中一碗温暖的肉羹汤。
要谈火锅,怎能不从“火”与“锅”开始谈起?
有了陶锅以后,便开始有鬲、釜、鼎不同的炊器样式。在外行军打仗,煮食多有不便,因此兵卒把手边食材往鬲里丢,加水一锅熟,不就似今日红遍大街小巷的火锅?
单身火锅的秘密,藏在西周?
那时的炊器,仅仅是火锅的雏形。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往锅加热煮食就能称之为火锅,它其中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是能“边煮边吃”。因此,要能像今天围在火炉,边涮肉边送进嘴里,首先锅一定不能太大,且要有安置炭火的设计。
1989年,江西商代大墓里就出土了一个商代晚期的兽面纹青铜温鼎,腹部有一个能上下启合的小口,内部一个夹层。这样的设计就如炉灶般,往里头放置炭火,鼎内食物便能保持常温不冷。
有了这样的温鼎,人们开始能简单地吃上火锅。然而,吃火锅非得成群结队吗?时间来到现代,网络流传的国际孤独等级排行榜里,“一个人吃火锅”位列第五;如果你也曾经独自踏进火锅店,是不是要为自己的勇气欢呼两声?
随着单身经济的崛起,台湾、日本,中国等地已流行起专为孤独重症患者特设的一人火锅,拉起帘子,便能躲在自己的小宇宙享受涮肉的快感。
疲惫的下班天突然想吃热腾腾的火锅,不用再为了揪不到人而苦恼,也不用为了交际而身心俱疲。一人火锅,彻彻底底的内向者福利,竟早在西周就出现了?那时,这种鼎口仅14cm宽的“井姬独柱带盘鼎”,上层用来煮食,下层则置放炭火。
当然,周朝的一人火锅自不是为了照顾谁的孤独,而是遵从周礼文化中的饮食礼俗。今日家中长辈常念叨着:“吃饭就要一家人在一起”,这样的围桌共食实际上并非华人最早的传统。在当时的礼制底下,人们使用的食器必须依据自身社会阶级而定,因此周朝“分餐制”是为基本的饮食礼仪。
一人一案,一人一锅,一人一食——大排筵席,人人分而食之。
乾隆慈禧,火锅重度爱好者
火锅的文化意义,似乎与权力、地位脱不了关系,皆因商周时期青铜器为贵族专属。一直到宋朝,随着陶瓷、冶铁技术发展开来,包罗万象的火锅精神才逐渐流入民间。人们有了可负担的锅具,火锅的内容更可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要华丽,要简朴,全看当天手边有何食材。
南宋流传下来的食谱《山家清供》中,就提到宋人料理火锅食材的方法。相传中国南方的雪天里,林洪在武夷六曲抓了只兔子,山里渺无人烟没有厨师可料理,于是便打了主意将风炉置放座上,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与香料腌制,水滚后夹起兔肉片涮着吃。北方更有人把用羊奶饲养长大的貔狸,也就是黄鼠肉加入鼎中,慢火炖得酥烂。
清朝,许多皇家成员都是有名的火锅重度爱好者,一年不吃上3个月不罢休,乾隆还在千叟宴摆上了八百宴席的锡暖锅,且一日三餐都可见火锅。不仅如此,慈禧太后自创“菊花火锅”,往汤内放入一种花瓣短而密,宜食用的白菊花。
火锅——最该消失的饮食文化?
一锅沸腾的汤头仿佛无边无际,全凭自己的喜好与创意加入食材,然而这般“一锅熟”的烹调方法虽然便利,却招惹了一些人的唾弃。
美食家蔡澜在一档节目中被问道:世界上哪种食物最让你厌恶?他果断地答:“火锅。”
“火锅没有任何文化,不需要花什么心思,只要将菜洗干净就行了,最后还要客人扔进锅里煮,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即使有些食材不新鲜,只要裹上一层酱料,味道依旧鲜美,一般人根本吃不出来,所以火锅最让人看不起。”
此番言论一出,自是遭到了众多火锅爱好者的挞伐。汤做不好,食材不新鲜,单靠酱料下功夫就能称之为美味——他真正想说的,实际上是火锅酱料带来的假味。不止蔡澜一人,清代美食家袁枚还苦口婆心劝诫世人戒火锅,一是因为火锅的喧腾实在烦人,二则因为各种菜各有适合的火候,一锅煮熟哪能吃到美味?
然而,火锅实际上不如想像中随性。从锅具、汤底风味、下锅涮煮的时间到食材的选择,对火锅老手来说是信手拈来,亦是积累的饮食智慧。就像“一碟一味”的庞涛谈起吃火锅秘诀——千万,不能全部食材同时倒进锅。吉胆岛的蔡佩君亦说:第一轮下鱼,吃完了再煮虾,这样不就能很好地控制时间了吗?
吃起来粗豪,但懂多一些又能看见细致的地方。三国时,曹丕曾赐给锺繇一个“五熟釜”,那是一种分隔锅,可同时煮5种味道的汤头,不就像我们今日吃的鸳鸯锅?然而要细致,麻辣“九宫格锅”更有自己的道理,每格作用不一,中间一格处于锅心温度最高,不宜久煮,却适合涮烫,所以毛肚、黄喉,涮了即起。两边的十宇格,温度次之,可以把郡花、肉片、鱼,搁那里多烫会儿;四角的格子温度最低,就适合把脑花、肥肠之类慢炖……
火锅粗豪背后的细致,仿佛从锅具的设计就可见一斑。然而,炊器仅仅是火锅的开始。
相关报道: 【食谈火锅/02】一锅热汤,沸腾怎样的大千世界? 【食谈火锅/03】麻辣火锅──吃的岂止是麻与辣,而是食材的真味! 延伸阅读: 【食谈肉骨茶/01】巴生肉骨茶──起源之谜 【食谈肉骨茶/02】创新肉骨茶,刷新味蕾的体验 【食谈肉骨茶/03】不管是不是国民美食,肉骨茶始终是我的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