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火鍋,早已成為現代年輕人社交的語言。一桌火鍋,即是江湖——肉片、毛肚、鮮魚、豆腐,每人點兩樣自己愛吃的,所有愛恨情仇都倒進沸騰的湯裡翻滾。
ADVERTISEMENT
全世界人民都愛火鍋,它體現的是一種飲食文化。從古至今,很多國家都有以湯煮食的烹飪方法,各民族也發展出獨特的湯底和醬料,炊具的演變亦誕生了截然不同的火鍋文化。
今年,全馬約有800至1000家中國品牌火鍋店,幾乎走進商場就有一家在你左右。中式火鍋“一碟一味”的龐濤,為了學麻辣飛到重慶拜師,他說湯是中式火鍋的靈魂。麻辣味型多變,吃起來奔放但都是時間熬煮的味道;本地火鍋則40年如一日,來自吉膽島的蔡佩君總說“真的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但一味簡單清甜的湯頭,大大保留了食材發揮鮮味的空間。
火鍋,對一些人來說就是圖方便,似乎更談不上什麼廚藝與技術。但對妥妥的火鍋迷來說,它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炊器演變】
1. 裴李崗文化/乳釘紋紅陶鼎
◆新石器時期,距今7600~5900年,最早陶鼎,以泥質紅陶數量居多。
◆乳釘的用途目前還不明確,推測可能有:增加美感的裝飾、便於把持、加固器身和增大受熱面積等作用。器身下有3個長方形足,構成穩定的三角支撐,也便於平地起灶時在鼎下添加薪火。
2. 夏家店下層文化/陶鬲
◆青銅器時代,距今4000~3500年,最初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夏家店遺址下層而得名。
◆夏家店下層文化人群進入中原後,建立商朝,他們在商代青銅器上也刻畫了同樣的花紋,右圖為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所繪的“雲雷紋”。
3. 商代晚期/獸面紋青銅溫鼎
◆青銅鼎是貴族專屬,他們希望在祭祀後吃到熱的食物,於是便加強普通鼎的食物保溫作用,溫鼎便應運而生。
4. 西周/伯矩鬲
◆“伯矩”是燕國貴族,鬲蓋內及頸部內壁鑄有相同的銘文,記述了燕侯在戊辰這一天賞賜伯矩貝幣,伯矩做器紀念父親的史實。鬲的各部均以牛頭紋裝飾,共有七牛。
◆鬲流行於商代至東周時期,是用來煮粥或煮肉的鍋。它最明顯的特徵是有3個鼓鼓的袋足,不僅能加快受熱速度,也是區分鬲與鼎最重要的標誌。
5. 西周/帶盤夔足鼎
◆圓形淺腹,呈兩層,中部有隔層似盤,可置放炭火。
6. 西周/井姬獨柱帶盤鼎
◆圓鼎一般都是三足,但此鼎中間只有一足卻能穩固地支撐,底下連接用以置放炭火的青銅盤。
7. 西漢/中山內府銅釜
◆實測容量18.57公升,重量為11.2公斤。
8. 清代/藍釉瓷火鍋
9. 清代/絲琺琅團花紋菱花式火鍋
10. 清代/銀壽字火鍋
為了喝上一口熱湯,炊器層出不窮
石器時代因炊器的侷限,人類的飲食方法其實很單一。然而,對味蕾刺激的嚮往,從古至今都是人的天性;因而當火帶動了文明,燒烤讓食材由生轉熟,更重要的是從生存果腹到追求美味,食物之於人類的意義產生了顛覆性的轉變。
早期人們野居蠻地,冷天想喝上一口熱湯的念頭如此簡單卻熾烈。但沒有鍋,湯要怎麼煮?在歷經了一段漫長的燒烤歲月,有人無意發現火堆旁的泥土,在高溫熾烤後竟變得如石頭般堅硬,反覆燒烤非但不會損壞,亦不被水融化。於是他們用泥捏製,再以高溫烘烤,便有了最早但簡陋的陶鍋——往內倒入水,加幾塊捕獵回來的肉,往底下架起火堆煮沸,就有了寒天中一碗溫暖的肉羹湯。
要談火鍋,怎能不從“火”與“鍋”開始談起?
有了陶鍋以後,便開始有鬲、釜、鼎不同的炊器樣式。在外行軍打仗,煮食多有不便,因此兵卒把手邊食材往鬲裡丟,加水一鍋熟,不就似今日紅遍大街小巷的火鍋?
單身火鍋的秘密,藏在西周?
那時的炊器,僅僅是火鍋的雛形。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往鍋加熱煮食就能稱之為火鍋,它其中一個更重要的特點是能“邊煮邊吃”。因此,要能像今天圍在火爐,邊涮肉邊送進嘴裡,首先鍋一定不能太大,且要有安置炭火的設計。
1989年,江西商代大墓裡就出土了一個商代晚期的獸面紋青銅溫鼎,腹部有一個能上下啟合的小口,內部一個夾層。這樣的設計就如爐灶般,往裡頭放置炭火,鼎內食物便能保持常溫不冷。
有了這樣的溫鼎,人們開始能簡單地吃上火鍋。然而,吃火鍋非得成群結隊嗎?時間來到現代,網絡流傳的國際孤獨等級排行榜裡,“一個人吃火鍋”位列第五;如果你也曾經獨自踏進火鍋店,是不是要為自己的勇氣歡呼兩聲?
隨著單身經濟的崛起,臺灣、日本,中國等地已流行起專為孤獨重症患者特設的一人火鍋,拉起簾子,便能躲在自己的小宇宙享受涮肉的快感。
疲憊的下班天突然想吃熱騰騰的火鍋,不用再為了揪不到人而苦惱,也不用為了交際而身心俱疲。一人火鍋,徹徹底底的內向者福利,竟早在西周就出現了?那時,這種鼎口僅14cm寬的“井姬獨柱帶盤鼎”,上層用來煮食,下層則置放炭火。
當然,周朝的一人火鍋自不是為了照顧誰的孤獨,而是遵從周禮文化中的飲食禮俗。今日家中長輩常唸叨著:“吃飯就要一家人在一起”,這樣的圍桌共食實際上並非華人最早的傳統。在當時的禮制底下,人們使用的食器必須依據自身社會階級而定,因此周朝“分餐制”是為基本的飲食禮儀。
一人一案,一人一鍋,一人一食——大排筵席,人人分而食之。
乾隆慈禧,火鍋重度愛好者
火鍋的文化意義,似乎與權力、地位脫不了關係,皆因商周時期青銅器為貴族專屬。一直到宋朝,隨著陶瓷、冶鐵技術發展開來,包羅萬象的火鍋精神才逐漸流入民間。人們有了可負擔的鍋具,火鍋的內容更可自由發揮、隨心所欲,要華麗,要簡樸,全看當天手邊有何食材。
南宋流傳下來的食譜《山家清供》中,就提到宋人料理火鍋食材的方法。相傳中國南方的雪天裡,林洪在武夷六曲抓了只兔子,山裡渺無人煙沒有廚師可料理,於是便打了主意將風爐置放座上,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與香料醃製,水滾後夾起兔肉片涮著吃。北方更有人把用羊奶飼養長大的貔狸,也就是黃鼠肉加入鼎中,慢火燉得酥爛。
清朝,許多皇家成員都是有名的火鍋重度愛好者,一年不吃上3個月不罷休,乾隆還在千叟宴擺上了八百宴席的錫暖鍋,且一日三餐都可見火鍋。不僅如此,慈禧太后自創“菊花火鍋”,往湯內放入一種花瓣短而密,宜食用的白菊花。
火鍋——最該消失的飲食文化?
一鍋沸騰的湯頭彷彿無邊無際,全憑自己的喜好與創意加入食材,然而這般“一鍋熟”的烹調方法雖然便利,卻招惹了一些人的唾棄。
美食家蔡瀾在一檔節目中被問道:世界上哪種食物最讓你厭惡?他果斷地答:“火鍋。”
“火鍋沒有任何文化,不需要花什麼心思,只要將菜洗乾淨就行了,最後還要客人扔進鍋裡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即使有些食材不新鮮,只要裹上一層醬料,味道依舊鮮美,一般人根本吃不出來,所以火鍋最讓人看不起。”
此番言論一出,自是遭到了眾多火鍋愛好者的撻伐。湯做不好,食材不新鮮,單靠醬料下功夫就能稱之為美味——他真正想說的,實際上是火鍋醬料帶來的假味。不止蔡瀾一人,清代美食家袁枚還苦口婆心勸誡世人戒火鍋,一是因為火鍋的喧騰實在煩人,二則因為各種菜各有適合的火候,一鍋煮熟哪能吃到美味?
然而,火鍋實際上不如想像中隨性。從鍋具、湯底風味、下鍋涮煮的時間到食材的選擇,對火鍋老手來說是信手拈來,亦是積累的飲食智慧。就像“一碟一味”的龐濤談起吃火鍋秘訣——千萬,不能全部食材同時倒進鍋。吉膽島的蔡佩君亦說:第一輪下魚,吃完了再煮蝦,這樣不就能很好地控制時間了嗎?
吃起來粗豪,但懂多一些又能看見細緻的地方。三國時,曹丕曾賜給鍾繇一個“五熟釜”,那是一種分隔鍋,可同時煮5種味道的湯頭,不就像我們今日吃的鴛鴦鍋?然而要細緻,麻辣“九宮格鍋”更有自己的道理,每格作用不一,中間一格處於鍋心溫度最高,不宜久煮,卻適合涮燙,所以毛肚、黃喉,涮了即起。兩邊的十宇格,溫度次之,可以把郡花、肉片、魚,擱那裡多燙會兒;四角的格子溫度最低,就適合把腦花、肥腸之類慢燉……
火鍋粗豪背後的細緻,彷彿從鍋具的設計就可見一斑。然而,炊器僅僅是火鍋的開始。
相關報道: 【食談火鍋/02】一鍋熱湯,沸騰怎樣的大千世界? 【食談火鍋/03】麻辣火鍋──吃的豈止是麻與辣,而是食材的真味! 延伸閱讀: 【食談肉骨茶/01】巴生肉骨茶──起源之謎 【食談肉骨茶/02】創新肉骨茶,刷新味蕾的體驗 【食談肉骨茶/03】不管是不是國民美食,肉骨茶始終是我的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