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一般人比較熟悉的印度教節慶,依時間順序有3個:豐收節Pongal、大寶森節及屠妖節。實際上,在屠妖節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節慶,叫做“九夜節”(Navarathri)。這個節慶是獻給女神難近母(Durga),因此也稱“難近母節”。
在印度教女神之中,難近母被視為雪山女神(Parvati)的兇相化身,屬於印度教性力派的主神,兼具溫柔與彪悍的特質,敢於跟阿修羅妖魔奮戰,其“經典代表作”就是殺死牛魔摩醯舍(Mahisa),因此難近母又被稱為“牛魔的征服者”(Mahisasuramardini)。
ADVERTISEMENT
根據印度神話的記載,牛魔摩醯舍經過苦修,從梵天大神取得高強法力,一般天神都不是他的對手。牛魔摩醯捨得意忘形,把天神都趕出天宮,淪落凡間,自立為王,坐上天王寶座,不安於本分,搞得天上地下都不得安寧。
眾神於是向梵天、溼婆及毗溼奴投訴及求救,3位大神得知狀況極為憤慨,同時噴出特殊火焰照亮宇宙,火焰之中蹦出一位豔麗無比的女神,即難近母。眾神都將武器和法寶交給難近母,讓她去挑戰摩醯舍;雙方激戰10天,過程中摩醯舍曾變成大水牛、獅子、大象,最終還是敵不過難近母,結果身體被撕裂而死。
在我國印度廟通常看到的難近母造型,一則服裝豔麗,神情淡定,把牛魔摩醯舍殺死,將牛頭踩在腳下;或者一身華麗服裝,騎在獅子或老虎身上。另一種則是兇悍造型,全身武器。
九夜節(Navarathri,也稱作Navatam、Naurathri、Nauratam等),實際上是由兩個字根組成,即Nav(九的意思)和Ratri(夜的意思),紀念難近母剷除阿修羅,象徵正義戰勝邪惡。印度教徒慶祝的九夜節,實際上全年有4個,印度各邦選擇的日期和慶祝方式各有不同,其中Sharad Navarathri最為盛大,落在在印度歷的六月,秋天,大約是陽曆的9月至10月之間。今年的九夜節是在10月15日至24日。
九個夜晚,供奉3位女神
九夜節慶典為期十天九夜,是印度全國普天同慶的節日,也是耆那教和錫克教的節日。九夜節期間必須齋戒吃素,日常主食以蔬菜水果為主,沒有肉類或刺激性食物、禁止飲酒。九個晚上都安排難近母的其中一個分身,各有代表顏色及其象徵意義。九個夜晚之中又以三天一組的編排,供奉3位女神,簡單列表如下:
“九夜節”結束,進入“十勝節”
在九夜節的最後一天,印度的教徒通常會將難近母的神像浸在恆河中,表示週而復始。九夜節結束後,在北印度和西印度馬上進入“十勝節”(Dussehra,也稱作Vijayadasami、Dasara、Dashain),有關節日的來源,普遍的說法除了難近母大戰牛魔摩醯舍,並將它制服;之後,難近母賦予羅摩(Rama)神力,讓羅摩打敗綁架其妻的十頭魔王羅波那(Ravana)。所以“十勝節”是“九夜節”的延續,兩者都跟難近母有關。十勝節慶典以燃燒羅波那的巨型布偶作為結束。
在印度,十勝節還發展出著名的歌舞劇《Ramlila》,此項歌舞劇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為非物質類世界文化遺產。
我國的印裔同胞也慶祝九夜節,尤其是檳城,慶祝儀式可謂盛大隆重,除了法會,還包括遊神。檳城皇后街(Queen Street)的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的祭祀及遊神活動最為熱鬧。
延伸閱讀: 陳亞才/認識印度教經典 陳亞才/雙性同體的大神 陳亞才/阿耶帕廟的朝聖苦行 陳亞才/印度教神祇與天上人間 陳亞才/馬口印度廟奉獻大典 陳亞才/印度神話與天地創造 陳亞才/柔美、剛烈、法力──印度教中的女神 陳亞才/《羅摩衍那》穿透古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