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发布: 9:00pm 18/09/2023

社论

低收入群体

土著

固打制

拉菲兹

升学比率

社论

低收入群体

土著

固打制

拉菲兹

升学比率

社論.鼓勵高等教育,全民擺脫貧窮

國內低收入群體形成的原因無關種族宗教,而是低學歷與欠缺專業技能所造成,政府應該從改善這兩個方向著手,以協助低收入者擺脫貧窮,同時促使國家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轉型時,也有可用之人。

ADVERTISEMENT

經濟部長拉菲茲日前表示,未讀大學(低學歷)及從事非專業領域的工作,是部分國人薪資待遇偏低的主要因素。今天,真正的貧窮現象遍佈華、巫、印3大族群,不僅存在於馬來社會;真相可能是“‘低學歷+非專業’與低薪資”在統計學上呈現“完全相關”,貧窮不一定是族群關係,因為任何族群都有窮人,所以只取族群之間的平均所得差距做比較,會扭曲“某一族群所得偏低”的真相。

今年7月底,拉菲茲根據統計局提供的數據宣佈,2022年我國華裔平均家庭收入以每月1萬656令吉居首,其次是印裔8950令吉,則以月入7599令吉排名第三;華裔與土著的收入比為“1:0.71”。這一數據顯示華巫族群兩者存在貧富差距,但華裔的收入一定比較高?不盡然。所以,統計局今後的調查必須多一項“所得、學歷、專業相關選項”,這樣分析的數據才能驗證低收入是否與“低學歷+非專業”相關?

如果部長拉菲茲的解釋正確,那麼我們必須承認高學歷與具備專業技能的人士,在就業市場上與企業主進行“薪資談判”時會有相對優勢。

部長表示,國內只有30%的土著進入大學,另外70%在高中畢業後選擇就業。試問這些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能有多少的人生閱歷與專業技能?沒有。所以就不會有太多的就業選擇;擺在眼前的只能當送餐員、在私人企業從最基層幹起、或者當個辛苦的學徒……,在大馬的就業市場上不愁沒工作,但沒專業就不會有好工作與高所得。即使有,也是少數“網紅個案”或家有恆產。

相反的,華裔學生的升學比率則高出許多。以獨中為例,有近80%的畢業生選擇繼續升造。多了4年的大學修習,當然得以養成專業技能,進而領取更高的薪資水平;雖說不一定就此逆襲貧窮,反轉人生,但在就業市場上會有更多出路。

所以拉菲茲表示,政府打算設立一個系統,讓完成學業的學生繼續在技職教育與培訓領域受訓。我們認同這項政策,因為經過後續培訓可以解決大學畢業生缺乏專業能力的問題。

團結政府目前積極招攬外資,但國內卻存在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怎麼解決?我們有下列數項建議。

其一,大學或技職教育必須與產業現階段人力需求及國家未來發展接軌,儘量調整大學的科系、課程與課綱,培養符合產業與國家發展的人才。“產、學、官”三者一旦脫勾,人才資源永遠跟不上產業與國家發展。以中國規劃的“985”(1998年計劃)、“211”(1995年計劃)重點大學為例,他們是因應國家經濟、產業、工程發展所需,在人才教育工作上提前佈局、規劃與推動,有百餘所大學參與。我們呢?到了今天還在“固打製”上角力,國家如何進步?

科學及工藝部長鄭立慷強調,他日前提出的建立火箭發射站的項目,將促進我國工業轉型,增加資本和科技密集行業;而科技企業與人員能夠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獲得投資方的技術轉移……,想法很好,“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但準備功夫還是要做好,否則只會淪於“白象計劃”。中國有14億人口,還在努力推動“985”、“211”重點大學的發展計劃,我們應該傚法,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

其二,取消大學“固打製”,大馬人口3400萬,人力資源本就有限,所以不應該再設下“固打製”,21世紀的今天,不能再以種族膚色設下大學錄取新生的門檻,最終人才資源不足,等同限制了國家發展。

其三,鼓勵巫裔的家長更重視教育,督導孩子升上大學(或職業學校),或者在一些專業領域上學得一技之長,讓國家能有可用之人,家庭也可擺脫貧窮的困境。

國內低收入群體形成的原因無關種族宗教,而是低學歷與欠缺專業技能所造成,政府應該從改善這兩個方向著手,以協助低收入者擺脫貧窮,同時促使國家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轉型時,也有可用之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02/04/2025
社论.特朗普“联俄抗中”算盘打不响

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来特朗普从未读过《孙子兵法》;反观,基辛格读了还融会贯通,他评价《孙子兵法》不是谈论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包括内政、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这些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气势”变化。

特朗普上台,先请马斯克大裁员而伤了联邦政府的士气;对外急着亮底牌,举凡“吞并格陵兰”、“修理乌克兰”、“对付亲密盟友”……,最近更诏告天下,将向全球国家征收20%税收,无一豁免。

这一底牌导致:“吾不知彼,但彼知己”。美国的强势作风,全球200个国家都惊觉有难临头,但不可能任由宰割,联手抗美是唯一活路。这一场贸易战,美国如同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合作的同盟国,结果可想而知。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但仍需各个击破其他六国;如果秦王当时嚷嚷要灭六国,结局肯定是六国灭秦;今天的特朗普正在与秦王反向操作。

联俄抗中的如意算盘?

美俄有关俄乌停火谈判并未按照特朗普的剧本发展,他的“联俄抗中”战略面临挑战。评论员都很明白,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中俄合作的局势,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因为中国被特朗普视为首要“敌人”。然而,俄罗斯早已熟悉特朗普的交易手法,不会轻易改变其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特朗普最近提出全球关税壁垒政策,亦即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0%关税,无一豁免。这将加剧美国与盟国的摩擦,美国势必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泥淖。策略暴露得太快,使得对手有足够时间反制。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过早亮牌的他,胜算恐怕不到一半。真的打烂了一手好牌。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战略出自一个核心假设:只要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利益,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占领的乌东地区合法性,俄罗斯就会改变外交取向,转向与美国合作,与中国保持距离。然而,这一策略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其一,普汀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有所防备: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以“交易”为核心,即透过利益交换改变对手的立场。但上一次执政时,这招已经用过了,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好处。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在赫尔辛基峰会上对普汀表现友好,但他的政府依然对俄罗斯加强经济制裁,并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对俄军事施压。至此,俄罗斯质疑特朗普的任何承诺,不会轻易相信美俄关系能够改善。

其二,俄中关系已深度绑定,唇亡齿寒:近年,中俄关系加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当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能源出口、科技合作、金融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全球关税壁垒:美国与世界为敌

除了“联俄抗中”,特朗普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的经济政策——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且不给任何国家豁免。这意味着美国必将与全球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必然引起盟友不满,而陷入孤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影响所及,包括欧盟、日、韩、加、墨、英等传统盟友。这些国家原本是美国在全球经贸和外交上的支柱,如果美国将他们视为贸易战的对象,势必造成盟友关系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制裁,如今如果再度发起更广泛的关税战,这些国家只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例如强化与中国、东协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到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到时欧盟必定提高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的入口关税,日本与韩国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设置限制,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出口产业。此外,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件等,20%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国内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特朗普的误判:底牌亮得太快

特朗普过于急躁,过早亮出底牌,使得对手能够提前准备反制计划。

在外交层面,俄罗斯早已识破特朗普的手法,不会轻易倒向美国,而中国也可能加速推动去美元化,减少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全球关税战将削弱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孤立而自食恶果。

其实,特朗普原本可以透过更细腻的外交策略,逐步诱导俄罗斯向美国倾斜,并在关税问题上保留一定的谈判空间,但如今他选择了一种过于强硬的方式,把全球都得罪光了,也让对手的团结师出有名。

特朗普曾以“谈判高手”自居,但这次的策略恐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而特朗普却过早亮牌,他的胜算,恐怕真的只剩下一半了。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