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最初出现的纸盒装饮料是三角形的,像金字塔的形状,尖角向上竖起,非常特出。“金字塔”里面装的,不是古埃及法老王的木乃伊尸体,而是奶白色的豆奶。不过金字塔式盒装水短短几年后就销声匿迹,改成如今惯见的正经八百的竖立长方形纸盒包装……
![³Ì¦ªº¥]¸Ë¶¼®Æì¨Óªø³oӼˤl¡C](https://cdn.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3/09/fkxx20230919tlk11-1.jpg)
谈过瓶装和罐装汽水,这回且说说纸盒包装的无汽饮料。俗语说“纸包不住火”,其实也一样包不住水,盒装水所用的当然不是普通的纸,这硬纸板盒里面附有一层PVC塑料薄膜,具有防水功能,使饮料不会像“赖嘢”般渗漏出来。
ADVERTISEMENT
我很清楚记得,几十年前最初出现的纸盒装饮料是三角形的,正确来说是像金字塔的形状,尖角向上竖起,非常特出。这“金字塔”里面所装的,不是古埃及法老王已被制成木乃伊的尸体,而是奶白色的豆奶。“金字塔”不装木乃伊的“木”,而装豆浆水的“水”,似乎应合了《千字文》那句“金生丽水”!金字塔形包装水排列叠放时,就把上面那层倒转来放,尖角向下,正好与下面那层互相楔入嵌合在一起,接合得天衣无缝,有利于节省空间。
不过金字塔式盒装水短短几年后就销声匿迹,而改成如今惯见的这种正经八百的竖立长方形纸盒包装。我最近上网搜寻旧式金字塔形盒装水的图片,可是竟完全无迹可寻,就如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因无图片可作证明,只怕新一代小朋友以为我生安白造乱车无烟大炮,甚至会取笑问一句:“那么以前又有没有圆球形状的盒装水呢?”幸好《星洲日报》资料室神通广大,终于帮我找到一张珍贵的金字塔形盒装豆奶的图片,这早已“绝种”的罕见“出土文物”,可以让小朋友开开眼界了。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现在盛行的长方形盒装饮料,容量一般都是250cc,不多不少刚刚够喝,不会喝剩浪费。华人在新年办年货期间,通常会购买一箱装共24包的盒装水,用来招待前来拜年的亲友。我多数是买杨协成(Yeo’s)或顶好(Drinho)的品牌,最普遍的是豆奶和菊花茶,这两种似乎最多人喝;其他种类还有清凉茶、冬瓜茶、甘蔗水以及没有荔枝味的荔枝水等。


90年代初张艺谋为巩俐拍过一部电影《菊豆》,菊花茶的“菊”、豆奶的“豆”。其实那时电影公司和盒装饮料厂商就该把握机会合作,以最畅销的菊花茶和豆奶配合宣传同名的《菊豆》,让电影和饮料一起促销,达致双赢成果。当年他们竟没有想到这招,白白“走宝”了!
早前我在这专栏发表了谈汽水的文章后,收到文友廖文烈传来他以前写的“店小二手记”之〈从饮料看华人的禁忌〉,文中说他工作的杂货店老板因看透顾客的pantang,新年会避免订购4种饮料来卖。第一种是蔗水,因粤语谐音像“借水”,即借钱;第二种是菊花茶,只为“菊”与粤语“谷气”的“谷”同音;第三种是冬瓜茶,“瓜”字像“瓜老衬”死翘翘;第四种是百事可乐,“百事”跟做“白事”同音也!
如此说来,我觉得清凉茶也不妥当,象征“冷冷清清,人走茶凉”;荔枝水的“荔枝”,华语念歪一点变“离职”,恐被老板炒鱿鱼而得躝尸趷路;冬瓜茶与豆浆水合在一起,像是意味着会有乜“冬瓜豆腐”,即遭遇不测,真系大吉利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马来西亚说起天地通,大家都知道它是电讯公司Celcom的中文名字,但是在更早的时候则直接翻译为西尔康。十多年前,Celcom为了打通市场,决定为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天地通。只不过,名字出来之后,我笑了。皆因小二我还在神料店服务时,纸扎电话的电讯公司就是叫做天地通……Celcom取名天地通的用意是它的网络很强,上天下地皆能够接通。而纸扎电话取名天地通的用意是,他们的讯号能够通天下地。
当年由于中五的考试给考砸了,中学毕业后前路茫茫,刚好看到神料店在招聘员工,于是进去面试并且获得录用。神料店,也有人称之为纸扎店。刚巧我上班的地方就有一位常驻纸扎师傅,因此我也学会了纸扎的基本功。
初入行时接近清明节,所以上班第二天老板就教我怎样弄纸箱,这种纸箱,广东人称之为“笼”。纸箱分为纸扎和纸皮两种,纸扎的售价比较高,因为是人工打造。纸箱主要的成分是金元宝、往生钱、七色纸、纸衣、鞋子和冥钞。如果是男性的则添加拐杖和帽子,女性的则放雨伞和首饰。当然,如果预算足够还可以添加很多东西。同时,透过纸箱的销量还大约得知我国华裔人口男女之间的比例,因为男性的纸箱卖出八十,女性的只卖出六十。可能男性比较短命女性比较长命?还是当初老一辈重男轻女的下场?
每逢清明时节,最令人好奇的是今年又有什么新款的纸扎品?以前小二我还在神料店上班时,就曾经遇过这样的事情。外劳途经神料店,停下脚步来看纸扎衣服和鞋子,问我们什么价钱?我们跟他们解释说,这是烧给先人的,他们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摸摸头走开。临走的时候还笑着说:“做得还真像……”
纸扎品,对于我们来说,是烧给先人的物品,是大吉利是的东西。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却是手工艺品。曾经看报纸介绍过,有老外收藏冥钞,他们把印刷精美的冥钞当艺术品收藏。
从香港飞来怡保买纸扎品
同事曾对我提起,以前有位在香港任职经理的老外,每年都会自己驾飞机从香港飞来怡保,来怡保干嘛?购买纸扎品是也。都买些什么?纸扎套装、衣服外套、纸鞋,以及最新款的纸扎品,买回去干嘛?收藏用。
是的,这就是文化差异。在他眼中,这些只不过是一种手工艺品;在华人眼中,这是大吉利是的东西。记得有一次送货去新村,下车问路,屋主看到我们满车纸扎品,我还没开口就被屋主关门驱赶……
其实如果你问我怎样看待纸扎品?我是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过公公去世时,大姑有询问过法师,法师直言其实我们人世间所烧的纸扎,下面世界是收不到的,你们只是在烧个心安理得而已。但纸扎在东汉时期已经存在,能够流传千多年肯定是有其道理。
关于纸扎,倒是有一个迷思。每年清明时节,时常看到扫墓的人儿烧汽车飞机。如果下面真的收得到,岂不整个下面都变成大型停车场?祖先面对每年一辆汽车,我看也很欲哭无泪吧?到底要把车子停在哪?而且只烧汽车不烧加油站,那么半途抛锚时怎么办?(但前几年倒是有看到纸扎加油站了。)
清明和中元节,许多人都会烧纸钱给祖先,而且基本上都是烧大额钞票。那么祖先收到之后,该怎样购物?可以虚拟一下场景——
祖先:“老板,请问面包多少钱一个?”
老板:“500万一个。”
祖先:“怎么这么贵?我在人世间时才几块钱一个而已!”
老板:“你有零钱吗?”
祖先:“……”
呵呵,下面世界的经济以及通货膨胀可说是被人世间的子孙给搞砸的。人们只想让祖先有多多钱花,但完全没想到会把下面世界的经济搞砸。因为只有通货膨胀的国家才会有如此大面额的钞票。所幸这十多年开始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推出小额钞票。(但下面世界的“经济”想要复苏,也不容易。)
总而言之,世界上所有的灾难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无论是人世间还是下面世界),所以,关于纸扎,或者心诚则灵吧?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