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穆斯林领袖周二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针对近期一连串亵渎焚烧可兰经的事件痛斥西方,谴责以“言论自由”之名保障这类行径根本就是歧视。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西方国家出现了种族歧视这样的“瘟疫”,当中包括伊斯兰恐惧症。他说:“遗憾的是,许多国家的民粹政治人物持续玩火,助长这种危险的趋势。”
ADVERTISEMENT
“在欧洲,这种鼓励对神圣可兰经发动可怕攻击的心态,假藉言论自由名义来允许这类攻击,基本上是(欧洲)自己一手让未来蒙上阴影。”
伊朗总统莱希上台时则是拿起一本可兰经,并说:“不敬之火无法战胜神圣的真理。”他并指责西方寻求“利用言论自由这样的工具来转移焦点”。
他又指责美国令乌克兰战争加剧,但坚称德黑兰将会支持和平解决方案。
莱希称:“美国在乌克兰煽动暴力火焰,以削弱欧洲国家。不幸的是,这是一项长期计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伊斯兰恐惧症现象出现,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伊斯兰及穆斯林群体存在严重误解,甚至采取歧视性政策。这种偏见的形成,往往源于对伊斯兰文化的陌生和误解,而我国和睦相处的“成功经验”,正好可以为全球提供一个积极的示范。
配合“打击伊斯兰恐惧症国际日”,我国外交部特别发表声明,重申了我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消除伊斯兰恐惧症,以及所有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与仇恨行为的立场。其实作为伊斯兰是官方宗教的国家,我国的实际经验已经清楚表明,任何宗教都是可以和睦共处的,只要做到尊重人权、包容信仰多样性,那便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和平共存的关键;而我国也实质性地向世界展示了这一可行模式。
消除伊斯兰恐惧症不仅是我国作为多元宗教国家的责任担当,也是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促进多元文化、文明和宗教和谐共存的体现。事实上,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宗教共存的国家,我国在维持社会和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奉行温和的伊斯兰传统,同时尊重其他宗教信仰的权利,使各族群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存。
这种宗教宽容的氛围,不仅塑造了稳定的社会,也向世界展现了伊斯兰的平和与包容面貌。
马六甲古城区便是这一和谐共存的生动例证。在一条老街上,清真寺、印度庙和佛寺并存数百年,展现了不同宗教信仰在同一空间里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的现实。这一真实场景向世界证明,不同宗教信仰不仅可以共存,更可以彼此尊重、共同发展。而这种和平共处的模式,恰恰正是世界各国在应对宗教冲突和仇恨问题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伊斯兰恐惧症现象出现,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伊斯兰及穆斯林群体存在严重误解,甚至采取歧视性政策。这种偏见的形成,往往源于对伊斯兰文化的陌生和误解,而我国和睦相处的“成功经验”,正好可以为全球提供一个积极的示范。
我国呼吁联合国任命专门负责打击伊斯兰恐惧症的特使,便是旨在致力于消除多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穆斯林的偏见和误解。此举也能推动各国在文化和宗教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相互谅解,大马也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宗教和谐共存的真实案例,让让更多人了解伊斯兰的真正精神——和平、宽容与包容,减少不必要的相互误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