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面對核廢水會有多大影響,海洋專家並不擔心,認為核廢水流到大馬海域需要一段長時間,抵達時經海水稀釋,對馬來西亞海域的影響微小。
報道:包素菡、張丘豔、劉振儀
ADVERTISEMENT
大馬面對核廢水會有多大影響,海洋專家並不擔心,認為核廢水流到大馬海域需要一段長時間,抵達時經海水稀釋,對馬來西亞海域的影響微小。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核廢水排海的影響不會立竿見影,需要一段時間後採樣化驗,才能確定海產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質或受到影響。
祖菲卡雅辛:馬日距離遙遠勿擔憂
理科大學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CEMACS)名譽教授祖菲卡雅辛表示,當年地震後引發的核汙水對靠近福島的海洋帶來影響,如今的核汙水排海課題,汙水的氚含量達安全標準,加上日本與馬來西亞距離遙遠,不該感到擔憂。
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說,2011年發生大海嘯引發福島核電廠事故時,產生了受放射性元素汙染的水,日本稱之為核汙水(contaminated water)。當時的天災事故,導致未經處理的核汙水直接流入大海。
他說,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須泵入大量海水冷卻核電站反應堆,再把冷卻水收集起來,經處理後成為核廢水(waste water)。
他說,福島核電廠目前排放的是核廢水,即經過處理的廢水。問題在於處理核廢水的過程中,無法過濾氚(Tritium),氚屬於重水(Heavy water),即一種放射性物質。
他說,儘管核廢水含有氚,但氚的半衰期(half-life)非常短,即輻射量每過12.5年就會減半,最後隨著時間流逝。
他解釋,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南是,飲用水中氚含量的指標為每公升1萬貝克(Bq/L),日本定下排放廢水氚最高濃度為每公升1500貝克。
盛英傑:或抵菲時迴流日東北
登嘉樓大學漁業系主任盛英傑博士表示,若根據科學及地理合理分析,日本核廢水排海需時1200天才會覆蓋北太平洋或滲透到大馬,可能抵達菲律賓時因為日本暖流往日本東北向迴流,大馬海域受到的影響極微。
他在大學負責研究魚種類,核廢水影響海鮮的食安問題不是其專業,但他和海洋領域教授和講師會互相交流取得更全面的資訊。
“社交媒體充斥各種猜測和假新聞,例如海域出現魚群或死魚,甚至‘地震魚’等,並把核廢水排海事件扯在一起,認真看就知不合邏輯。”
他認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具公信力組織所公佈的數據顯示,核廢水排海的氚濃度遠低於運作水平,加上氚會排出體外等,這些說明比核廢水對海洋、海產和人體有害來得合理。
“我們(大學講師與教授)對日本在科研領域的實力,以及多年與日本專家的合作經驗,認為日本處理核廢水的能力還是值得相信的。”
莫文潔:本地魚獲暫安全可食用
登嘉樓大學海洋生物技術研究所(水產食品安全及重金屬評估)講師莫文潔博士認為,目前我國海域和水產遭受的影響不大,本地漁獲暫時還是安全可食用的。
“其實日本和國際組織不斷髮布核廢水排海的研究和報告,說明核廢水流到大馬海域已經過大量稀釋。”
至於核廢水未來對海產的影響,她坦承仍是未知數,他們會與漁業公會配合,包括對海產採樣化驗,確定本地海鮮是否受到核廢水排海的影響。
黃俐玲:放射物質可改變人體基因
登嘉樓大學水生物基因學副教授黃俐玲表示,根據水流,核廢水的確不會迅速抵達馬來西亞,擔擾的是長期積存是否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
她說,放射性物質可以改變人體基因,不是吃後馬上可見,而是會積存在體內,對基因尤其免疫相關基因帶來影響。
她以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為例說,小魚對某些化學物質沒法代謝而累積體內,食物鏈中越高端獵食者體內累積濃度就越高,人類則是食物鏈階層最高層。
至於多久才知對本地海產是否造成影響,胥視海產的種類,有些海產對放射性物質有很快反應,有的則需要時間。
梁櫻慧:建議設食品放射性限值
國家毒物中心高級講師梁櫻慧博士就認為,有關部門應對海產品及食用鹽的放射性加強監測,並建議設定相關食品放射性的限值。
她說,食品生產廠家可配合管控,在生產食品上標註放射物質檢出量及確保安全食用。
從事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研究的梁櫻慧針對外國有人囤鹽及搶購碘化鉀片的現象提醒說,這不是正確的防輻射方法,碘的過度攝取不利甲狀腺,應遵循政府發佈的建議和指南。
“政府和國際機構需要公開透明的資訊及數據,幫助民眾更好地理解風險,以減輕民眾的焦慮恐慌和誤解。”
陳泓縑:海域設監測站 抽檢食品
日水產 3部門強化把關
報道:馬曉娟
日本福島排核汙水是否導致水產受輻射感染,大馬3個部門在把關,即科藝部、衛生部和農糧部。
進口到我國的水產分活魚和非活魚。活魚是由大馬漁業局監管,需要來源地的衛生證明書;非活魚是冷藏魚,由衛生部所監管,需要衛生部的證明書,以確保食品的安全。
農業與糧食安全部副部長陳泓縑指出,科藝部已在大馬海域裝置偵測器,在沙巴有一個伽瑪射線頻譜水中監測站(GSWMS),接下來還會在浮羅交怡島、柔佛、彭亨和沙巴山打根安裝4個監測站,確保我國的海域安全。到目前為止,原子能局指我國的輻射水平沒有增加。
衛部啟動第四級監管
他表示,此外,衛生部也啟動第四級監管,對日本進口的高風險食品抽樣檢查,分析放射性物質含量。
“其實2011年福島地震導致核電站爆炸後,由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衛生部通過食品安全與質量組對日本進口食品進行監督和把關。”
無需太大反應抵制日食品
他說,不過我國從日本進口的活魚並非食用魚,只限觀賞魚,即鯉魚;本地日本料理食材,也非採用活魚,食材未必來自日本,人民也非常吃日本食品,希望不必太擔心。
他聲言,儘管一些國家抵制日本水產進口,但我國並沒有改變政策,會“強化把關”,若有事情,衛生部會通知我們檢測結果。
“目前人民無需有太大反應而抵制日本進口的食品。無論如何,大馬是言論自由的國家,各團體若要簽署表態,是他們的權利,”
衛部食安品質管理組
9月起抽樣查日產品
報道:郭秋香
大馬人愛吃日本料理,衛生部食品安全及品質管理組指出,根據大馬食品安全資料系統(FoSIM),2022年至2023年6月期間,我國從日本青森縣、巖手縣和宮城縣地區進口的魚類和魚製品食品進口量創新高,總值2億677萬10令吉。
我們從日本進口的海產種類繁多,包括扇貝、魚子、鯖魚、沙丁魚、蛤、金槍魚、三文魚和各種魚片。
大馬衛生部食品安全及品質管理組強調,政府在日本核汙水排海後,自8月24日起對日本高風險食品啟動4級(監視)檢查,並從9月開始在入境處對食品的輻射性進行抽樣檢查。
日冷藏品進行輻射檢測
該組回應專案小組提出,政府如何監管日本進口食品與海鮮的安全時表示,該組也與大馬原子能局合作,對日本的冷藏和冷凍魚類產品進行銫-134(Caesium-134)和銫-137(Caesium-137)的輻射分析。
該組說,該組與日本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會持續合作,確保日本採取適當行動,確保出口到大馬的冷藏和冷凍魚類是安全的。
JETRO:去年日海產進口馬逾1億
駐吉隆坡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指出,根據日本財政部的貿易統計,2022年從日本出口到馬來西亞的海鮮和加工海鮮產品(不包括觀賞魚)的出口額為35億日圓(約1億1100萬令吉)。
JETRO回覆本報指出,2022年日本對馬來西亞的農林水產及食品出口額為234億日圓(約7億4100萬令吉)。2023年首半年(1月至6月)的出口額是88億日圓(約2億8000萬令吉)。
有關計算是依據8月29日國家銀行的兌換率,他們沒有特別針對縣的官方貿易數據。
該機構指出,根據有關的數據,2022年日本對馬來西亞的出口額前五名是酒精飲料15億日圓(約4900萬令吉)、奶粉14億日圓(約4600萬令吉)、牛肉13億日圓(約4300萬令吉)、小麥麵粉為12億日圓(約3800萬令吉),菜籽和芥末油為9億日圓(約2900萬令吉)。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暫不影響本地海產業
魚獲需求量沒變化
報道:陳世傳
引起全球爭議的日本排核汙水課題,暫不影響到本地的捕漁業及海產業,不論漁獲或需求量都沒有變化。
一些漁商漁民感到憂心,主要擔心海域受汙染,消費者失去信心和拒買,生計大受影響。
也有業者都認為,即使日本排出的核汙水真的流到大馬海域,並且對海產帶來影響,業者也不能做什麼,只能聽天由命!
林藝強:“海路”需求量正常
來自邦咯島的漁船東主林藝強受訪時說,本地捕漁業者都非常關注這課題,但並沒有感到擔憂,核汙水會不會流到大馬海域還不知道,當真的流到大馬海域時,已被海水稀釋的核汙水,還會不會對海產或食用海鮮帶來傷害呢?
他說,目前為止一切運作正常,海上的“海路”(捕獲量)正常,市場的需求量也正常,都沒有受到日本的排核汙水課題影響。
不過,他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有責任做好檢測與提早防範,如檢測核汙水流向,還有需確定核汙水流到大馬海域時,會不會對海產的安全性有影響等。
“漁民的專業是在捕魚,漁業業者能做的,也就是根據政府的指示行事。”
王益源:沒聽說停吃海產
來自班臺的漁船東主王益源也表示,日本排核汙水課題,沒有對本地漁業帶來影響,也沒有聽說消費者停止食海產等。
“我們(業者)有關注這課題,但沒有帶來影響,我們照常捕魚,照常供應市場,一切都如常。”
他表示,若真的有一天,政府宣佈本地海域受到日本排核汙水汙染,以致海產不能食用的話,也等於是宣判捕漁業的“末日”了。
鄭立慷:目前數據顯示
大馬海域輻射水平安全
報道:郭秋香
科學、工藝與革新部長鄭立慷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原子能局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海域的輻射水平沒有任何異常,促請民眾不要擔心。
對於人民在觀察政府採取了什麼防範和監督行動時,鄭立慷回覆本報時表示,科藝部已經在沙巴大學碼頭安裝了1臺伽瑪射線頻譜水中監測站(GSWMS),全天候監測馬來西亞海域的輻射水平。我國是繼越南和新加坡後,第三個安裝該裝置的東盟國家。
若有異常即採取行動
他說,原子能局一旦發現異常數據,將立刻採取對應行動。
他表示,原子能局除了監測我國海域的輻射水平外,也與其他東盟國家分享數據。一旦東盟任何國家的海域發現輻射超標,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知道。
他說,科藝部未來也會在我國海域安裝另外4臺伽瑪射線頻譜水中監測站,擴大海水輻射水平的監測範圍。
很多人民擔心輻射影響日本海鮮,鄭立慷指出,針對民眾的疑慮,衛生部已開始對日本進口的高風險食品進行四級監測,分析食品的放射性含量。一旦發現異常會立即禁止相關食品的進口。
日大使:IAEA挑選核汙水入海樣本
馬機構可參與分析
報道:郭秋香
攝影:林毅鉦
日本駐馬大使高橋克彥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也挑選了一些第三國家的機構對福島排核汙水後的海洋樣本進行分析,如果馬來西亞的機構有能力,也可以參與。
他表示,例如法國、韓國、瑞士都有對樣本進行分析,大馬的機構也可以參與,不過挑選分析樣本由國際原子能機構決定。
他接受專訪時,針對福島將已處理的核汙水排進大海所引起的擔憂,詳細作出解釋。
或可派專家赴福島檢測
他說,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福島核電站長期派駐人員監測,向國際提供數據,通過他們的頻道讓人們瞭解發生了什麼。但除了公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綜合報告,日本是會否允許國際專家,包括馬來西亞的專家到福島親自檢測,以平息公眾的擔憂?
大使表示,該綜合報告是由包含11個國家的國際專家小組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參與下撰寫,小組成員包括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越南、馬紹爾群島。
他說,專家的組成有一些變化,比如已不是由日本完成報告,而是由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長來進行,不排除最終可能選擇其他國家包括大馬的專家成為工作組成員。
他表示,如果馬來西亞繼續擔心,他們準備依據科學數據向政府做出解釋。
6年綜合考慮5方案
排海是最佳做法
日本為了排核汙水討論了5種解決方案,除了排海,還有蒸汽排放、注入地層、電解排放和地下掩埋,他說,日本專家6年來綜合和考慮以上5種解決方案後,認為排海是最佳做法。
“我們的討論相當全面,社會觀點、術語、靈活性,對他人的影響,還列出了需要花費多長時間,並討論了處理社會方面的最佳方式、謠言的影響和被政治化等。”
可更精確監控
他表示,日本根據2022年2月ALPS小組委員會的報告得出結論,就當前的技術和系統而言,蒸汽排放或海洋排放是可能的實現選項,因此把選擇縮小到兩個選項。報告又得出結論海洋排放是更可靠的實行方式,因為這些方法已在世界各地的核工廠普遍使用,擁有正面的安全記錄,並可更精確地做出監控。
“有人問為什麼不採用蒸汽排放,一旦真正排放,就無法監測。對於水,我們已經有了處理和監測的跟蹤記錄,可以顯示如何降低輻射的安全水平。”
雖然日本一直強調核汙水排海是安全的,但沒有人可以100巴仙肯定不會出現失控情況,就比如日本過去也認為核電站是安全的,但還是發生的福島核災。
模擬排放結果影響有限
這個事件也一樣,畢竟大海是流動的,如何避免自然災害,日本又該如何負責?針對這點高橋克彥坦言,在核電站事件他們真的失敗了,地震之後的海嘯摧毀了核電站,發生不幸的事後,他們也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要求。
他說,這一次,他們已進行了模擬處理水的排放,他們的理解是:影響是非常有限的,氚的濃度只在發電站3公里以內比較高。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綜合報告也表示,東京電力使用的海洋擴散模擬結果是可以採用的,國際水域的活性濃度,不會受到日本處理水排入海的影響,因此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他希望在排海後,這個模擬的結果會成為真實的,日本會密切關注發生的情況。
國際組織認可模擬結果
有不少網民質疑,如果日本認為處理過的核汙水是安全的,為何不乾脆規定每位日本人民喝幾公升將核汙水喝掉,就不必排進大海飽受輿論壓力。當然這種揶揄比較不帶理性,但反映出人民對此事的憤怒,針對這點大使耐心地解釋,日本做出的決定是根據科學證據和模擬開始了6年討論的結果,並得到了負責此類規定的國際組織的認可。對人體的輻射影響等於一次牙科X光輻射劑量的千分之一。
他說,這種影響對於福島方圓10公里的居民也是如此,他們吃的都是當地的海產。
“我想強調的是,即使在福島核災難發生之前,日本也努力使這個輻射水平降至每年低於22太貝殼。”
比他國核電站氚排放量低
他說,雖然其他國家有各自法律與規則將氚排入海內,但ALPS處理水中的氚,比許多國家核電站排放的氚量還低。
他坦言,“或許有人會質問,日本排放的核汙水的氚和中國與韓國排放的氚是否一樣,是否可以相提並論?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大家的水裡都有氚。
他認為,想要爭論這一點需出示證據,不同國家排出含有氚的水,跟日本排出含有氚的水有什麼不同。
“這是人們靠感覺說話,認為一定是不同的,我不會怪他們。無論如何這是國際的標準,如果認為受到汙染,水源是危險的,必須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做出公正的判斷。”
他表示,日本將繼續通過科學證據,以透明的方式向大家解釋,這是獲取別人信任的最佳方式。
對外公開數據
每天可查看監測結果
高橋克彥說,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將向國內外公開監測結果,民眾可以查看該地區每天的數據。
他指出,到目前為止只在非常靠近排放範圍檢測到氚,但低於檢測的水平。
他說,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飲用水的氚含量不得超過每公升1萬貝克,排放的水被檢測到的氚是每公升10貝克,也是WHO規定安全飲用水的1000水平。
漁民憂損聲譽非輻射水平
另外,他強調 ,福島漁民擔心的是聲譽受損,而不是輻射水平。
他說,當年日本東部地震後,很多國家暫停從日本這些地區進口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監測和檢查數據,才逐步重新進口。現在漁民擔心核汙水的排放,可能再次令聲譽受到影響。
“我可以向您保證日本食品的安全,並期待與馬來西亞朋友一起享受日本食品,我們將繼續努力。”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