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中二開始持咒,學會了“光明真言”後只懂得背起來。直到17歲遇上親人往生,才算真的好好用上。自此之後,遇到死亡疾病,心裡感到無助、恐懼時,至少能靠唸咒集中心念,將情緒轉向善意祝福。把無能為力轉為心有餘力,兌換心安。慢慢的,咒語就變成了自己定心劑。你說是我注入了力量於它,還是它加持我?我想也許已經二合為一。連發惡夢也念“光明真言”,應該就是到達潛意識了。唸咒也許就是除父母薰陶以外,在我成長曆程中自己結下的佛緣。
聽過了很多但一知半解,找師傅“講經說法”的內容也要找到跟自己的吸收節奏、生活語言比較並行的才行。比較傾向佛言佛語的,緩慢說解的,聽到好像不怎麼過癮,有些又很難點到、牽連到既有的活著觀念。只能說我是頑強眾生,難以調伏。直到遇到KK手傳香港了一法師講解地藏王本願經的CD,我才發現原來“佛法”可以挺好聽挺過癮,像一個DJ在我耳邊講經說法。記得當時我跟Jack葉朝明還興致勃勃一起助印“了一法師”的講經CD,非常熱切。只能說廣東話總是比較傳神和“盞鬼”。至今,聽了一法師最讓我覺得感恩的是她調教了我看待因果的方式,以及提供了我看佛經的基本邏輯、概念,給了我更多連結點。
ADVERTISEMENT
理解了一些有趣的,就當然跟“吹水梁”喝茶聊天了。這位長輩就會以他所知道的點出更多的脈絡、概念補給我。近日我對於“悲智雙修”很多疑惑。悲是慈悲,給予愛是慈,為人拔苦是悲,慈悲就是要同理並實踐幫助。但“悲智雙修”說智慧也要同時修,智慧是整個講“抽離”、“斷舍離”的部門。基本上要濟世又要隔離。一個人去短期出家也就是修離世間,回到本位又不失入世間。各門各派佛教著重點不同,就看哪個配套比較吸引,比較能治癒、補充現代人的價值觀。又是一個矛盾或相對,乍看下佛法總是提出很多相對點,例如色與空、大乘小乘、悲與智、吸與呼、因與果、真與幻、我執與本真。
回到“悲智雙修”4個字,到底怎麼同時做到同理和抽離?到底怎麼又愛又不愛?那天早上醒來迷糊中,眼睛閉上竟然還在消化這個。其實我們一生中就是整個舞臺,我們前後不斷的修愛與不愛。快速回溯一下自己的過去至今,愛不得留不住很多,然後我們要走出來就是要修“智慧”要抽離。對一些人來說慈悲容易抽離難。即便被傷害過也不否定付出的價值,那就是慈悲。當遇到緣分不足的事就明白地離開那就是智慧。我發現我們其實都在鋪滿“悲智雙修”的機會里跌撞成長。回到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要治癒自己也要能同理自己的過去,慈悲自己的遭遇,認清楚因果和緣起緣滅,然後能放下過去回到當下才是最關鍵!把自己從過去抽離出來,就是智慧。不失去能通情達理的能力,能夠把真相人性看進去並接受它的存在,同時又能簡單地回到當下一呼一吸與心同在。“悲智雙修”聽起來很大離我們很遠。但其實我們在人生路上都已經不斷排練著……有了這個連結點,佛法其實不在忉利天也不在西方極樂,都在我們雙腳實踏的人生平臺上。
相關文章: May子/吹水佛偈(上) 阿薊/kulfi,印度冰糕 李系德/記得金字塔形盒裝飲料嗎? 張麗珠/公園青青小河潺潺咖啡一杯 牛忠/看蔡瀾書法展 鬍鬚佬/姜蔥魚片 彭健偉/旅行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May子/歡迎龜家來 May子/那些對噩耗的消化 May子/嫉妒與羨慕 May子/現在只能自爽的父親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