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少见的证婚词,尴尬的婚礼场面,话出于梁启超。
ADVERTISEMENT
父亲徐申如坚持请梁启超,徐志摩从命。他了解老师梁启超,做好被训准备。婚礼之前另有插曲,张幼仪被安排回国,在征得张幼仪同意以前,徐家二老不让陆小曼入门。他们抱存希望,儿子和张幼仪可以破镜重圆。张幼仪却说既已离婚,没有反对权力。二老大失所望,最终同意儿子婚事,但不出婚费。
1920年张幼仪到欧洲与徐志摩团聚,不料遭丈夫遗弃。她带着身孕离开英国,先投靠在法国游学的二哥张君劢,后随七弟张景秋到柏林。次子彼得出生不久,徐志摩为离婚事到柏林,她同意,他手舞足蹈。临行时“爱慕地看着我们的儿子。始终没问我要怎样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她忍不住掉泪。
张幼仪口述自传《小脚与西服》由侄孙女张邦梅执笔,1996年出版。当年读此书,念念不忘男权至上社会无辜受害者。最近读刘培良《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张幼仪身影再度重现。
难为张幼仪了。实则她和鲁迅夫人朱安或胡适夫人江冬秀万般不同。未婚前读过书,是苏州女子师范学生。她在德国独自抚养儿子,同时在裴斯塔洛齐学院进修幼教课程,她“尝试自己站起来”,去德国以前,凡事都怕,饱经风霜后,一无所惧。离婚之事始终隐瞒双边父母,那年她22岁,四哥张嘉璈提醒她,为了张家颜面,5年内不能结交男友。“要不然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我离婚是因为我不守妇道。”她说。伤心事不只一桩,最让她难过的事是二儿子彼得3岁时因肠病夭折。
大儿子徐积锴留在中国,由徐志摩家人照顾。1926年回国后,儿子是最大寄托。她先在东吴大学教德文,一个学期后,被聘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又在云裳服装当总经理。
云裳服装是上海最时髦时装店,由张家老八张嘉铸和徐志摩创办,最大股东是徐申如。她对张邦梅说:“服装行里所有的人当中,只有我赚了钱,别人都没赚到。”她是经商能人,即便在战乱期间,也找到商机,在棉花和黄金的投资上大有斩获。
离婚后她成徐家养女。不管是培育儿子,操持家务,接管家业,都得心应手。徐家二老受不了抽吸鸦片,和翁瑞午有暧昧关系的陆小曼,离开徐志摩寓所,转住她家。她从股市获利,在自家空地另盖一房,二老房子后门对着她家后门。徐申如一看到徐志摩车子出现,立刻往后门走,留老太太一人在家,他不想见陆小曼。老太太1931年去世,张幼仪主持丧礼,徐申如只信任她。《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中记徐志摩大伯徐容初一句话:“在我们徐家大院里,她才是真正角色。”
离婚后二人话题更多
徐志摩去世时,张邦梅祖父张嘉铸大哭,张邦梅不能理解。她为张幼仪不值,聊天时批评徐志摩,祖父脸色一沉,说徐志摩带给张家极大光荣。张幼仪何尝不是如此看待前夫?离婚后二人话题更多,徐志摩常到云裳服装看她,陆小曼奢侈生活让徐志摩入不敷出,张幼仪暗中协助多次,并说“这是你爹的钱。”她说徐志摩没有恶习,不喝酒,不嫖,不赌,不抽鸦片,他个性随和,任何社交场合都受人喜爱。张邦梅问她有无恨意,她的回答是“文人就是这德行。”没有其他恶言。
尽责是她人生主题,“连离婚以后都还在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因为我认为这么做是我的责任,我为徐志摩、他家人、还有他儿子,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徐家二老是儿子的爷爷奶奶,“我怎能不好好对待他们。”1944年徐申如去世,她继续每个月寄300元给陆小曼当家用,“供养她是我儿子的责任。”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这是徐志摩〈云游〉中句子,飘逸超脱,让人喜欢。诗写于1931年7月,4个月后徐志摩遇空难。张幼仪安排火车,用一节车厢先把遗体从济南运到上海,再运回硖石。公祭那天,陆小曼想把寿衣换成西装,棺材改成西式,张幼仪认为遗体严重烧焦,不应再受折腾。她通知负责人:“你只要告诉陆小曼,我说不行就好了。”少有的霸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