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导航

|
发布: 8:00am 26/09/2023

教育导航

插画

插画师

三可马凯丽

彩铅

美术系

教育导航

插画

插画师

三可马凯丽

彩铅

美术系

插画师三可马凯丽 用线条记录在地情感,以画交换故事

报道: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黄玲玲
旅途中,一盒彩铅一定在三可马凯丽的行囊当中;走到喜欢的景观面前便会驻足画下,偶尔也寄给彼此作纪念。

走进的工作室,画桌隔壁摆着一个只有旋钮可以调频道的老式收音机。她们说:“画画时不能太安静,想要有点声音啊。”然而,那轻微流泻而出的声音并不是浪漫轻音乐或咖啡厅的爵士蓝调,而是本地广播电台。时而听到熟悉的新闻播报,时而是DJ谈话,“我们工作就是长时间留在这个空间,所有资讯都是来自彼此的口,一定需要听点外面世界正在发生的事。”

画画,并不是一味低头,只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事。她们用点线面连结在地情感,通过画一个地方的建筑,交换当地人珍贵的记忆。

ADVERTISEMENT

报道: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黄玲玲、受访者提供

采访一早,特意给三可马(郑栎慧)发了简讯,叮嘱不需特意收拾工作室,就让它保持平日原貌即可。见面那刻她笑说:“刚才和凯丽(邓逸苹)有偷偷讨论要不要把工作室弄乱,因为平时都很整齐了,怎么办好呢?”

从事艺术工作的二人,日常生活却是极其规律,只见都摆在应当的位置,工桌没有多余的杂物。简约而雅致的住家式工作室里头,左边是三可马的工桌,右边则属于凯丽。

“我们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即使家就在附近,凯丽仍每天早上穿好工作服准时抵达,“就是要有点上班的样子嘛,”她笑说。

三可马(左)与凯丽相识15年,彼此默契十足,在工作上也能互补——一人向外发掘,一人在内把关,三可马凯丽这个团队便从2019年创立至今。

插画中的阿卡贝拉,线稿上色各司其职

纪律是她们创作生涯的关键词。三可马凯丽的打闹声在采访过程中不绝于耳,两人相识15年,彼此默契十足,在工作上也能互补──一人向外发掘,一人在内把关,三可马凯丽这个团队便从2019年创立至今。她们以插画为生,教课、也接商业案子,理想与现实、正业与副业,把她们的时间与思考方式都切割成了一半。

就在刚过去的一周,她们于城邦阅读花园举办的“手绘大马:建筑、美食与想象世界”特展完美落幕。贯彻她们的风格,每一条绝不含糊的线条,搭上灵活的彩铅配色,再一次唤起老建筑的灵魂。

行管令期间,许多店家的生意都低迷,于是三可马凯丽买了一本50页的画册,希望能通过画餐厅与咖啡厅的方式互相鼓励。后来有读者建议保留起线稿,让他们能够参与上色的部分。

她们就像插画中的阿卡贝拉。歌唱组合比比皆是,中音高音段落各司其职,但画画如何构成一个组合?尤其写字、说话,必然人人有自己的熟悉的模式;相识的这15年当中,她们早已互相融入彼此,无论在生活、画风或是个性上都是完美伙伴──插画中她们是三可马凯丽,放工后仿佛又回归自己。

线条连结在地情感,以画交换故事

借由笔下细腻的线条,她们换取了一箩筐的故事;而她们熟悉的建筑题材,则多少记录了她们的足迹。随之,三可马从身边的书堆中抽出一本画册,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老式新村板屋的插图。2019年8月18日,她们画的第一个小镇就在雪州新古毛,“也是我们出道的日子,”三可马笑说。当时她们参与“小feel文创市集6.0”,很快就被当地独立式的老旧建筑所吸引。

后来陆续去了几次市集,来到森美兰州的Bukit Pelandok。“很像我以前在万津的外婆家,各式各样的单层木板屋,很多颜色的搭配都很特别,也只有在乡镇才会看到。”三可马说。

在森美兰州的武吉不兰律,三可马凯丽看到一间间像极外婆家的老式板屋,便忍不住用画笔记录下来。

她们走进一个地方,用点线面连结起在地情感;当她们着手把景物勾勒在画纸上,便会有人愿意与她们交换当地的历史或传说。“有一个村子,村民都喜欢在自家门前种一棵大树,她们相信这棵树就是守护神。”她们翻动画册指认着每一间画过的老屋,仿佛所有记忆都是新的。

听过历史,也认识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后来,她们更想通过停留的方式,让自己短暂从旅客变成当地人。今年6月份,她们就到槟城小住一段日子,画乔治市地图、发掘当地老店铺,计划累积150间出版成册。一本画册,即安坐着一座城市的灵魂。

三可马凯丽在旅途中

她们的插画仿佛一直都在旅途中,而旅行更是她们相遇的起点。两个热爱旅行与画画的女生在机场移民局办护照时巧遇,三可马更形容凯丽侠女一般解救了当时被路人咨询的自己。

“你也画画吗?”“我也画画。”正是这么一句对白,开展了二人往后的连结。

乔治市义福街(Jalan Pintal Tali)有一间特别的祠堂,名为名英祠。三可马凯丽计划为乔治市留下150幅画,未来出版成册。(受访者提供)

两个毕业生,从事插画行业仿佛顺理成章,但间中她们也曾转换跑道──记者、翻译、销售、营销……爽朗的三可马玩笑说“能者多劳嘛。”凯丽则损她:“就是随波逐流。”两人关系极其要好,像水一般进可攻退可守,就像她们对艺术的追求。

“我喜欢的事情太多了!”一如她们问:“怎么可以没有热情呢?”于是,她们决定一起创业,先以路边摆摊卖三文治为序幕,再一步步踏入文创市集。最初她们带着“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的灵感去市集。“旅行时,大家不都想寄一张明信片给自己吗?我们两个就互寄,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收到。”她们的明信片,并非旅途中街边或旅舍印刷现成的卡片,而是两人坐在一个流动的风景前,用画笔贮存起来的当下。

三可马凯丽认为,美不是唯一的追求;画里不怕脏,不怕乱,该有的东西都会有,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痕迹,赋予了画灵动的生命力。

于是,一页页翻阅她们的写生画册,只见定格的各国风光景物、建筑,都是她们给彼此留下的记忆情书。后来,她们就带着一个信箱到市集,“如果只是明信片,有人会买吗?欣赏的人很多,但他们不会有冲动。”于是她们把信箱、邮票都带去,让途经的人们寄一封期待给未来的自己。

彩铅不需与时间较劲,全然享受过程

三可马凯丽的工作室,实际上也是她们家里小孩的画室。墙上贴着一些充满童真的作品,都是三可马教凯丽家里小孩的成果。“他们都不爱用彩铅,就喜欢用水彩或亚克力,他们喜欢学大人的模样。”

满满生活音乐节,三可马凯丽带着信箱去市集,让途经的人们能够给未来的自己寄一张明信片。(受访者提供)

然而当年岁渐长,三可马凯丽却选择重拾彩铅,那几乎不需要什么技巧便可为图画上色的工具。“官方点说,就是保持赤子之心啊”,她们玩笑说道。人们幼时第一次接触的颜料非彩铅莫属,但吊诡的是长大以后不自觉便把它弃之一旁。

然而每每旅行,一盒彩铅必在她们行囊之内,随时随地都能取出,坐在喜欢的景物面前开始作画。画彩铅的过程不需要和时间较劲,可以慢慢享受。“想停的时候就可以停,网课时很多上了年纪的学生都画得很享受。”

享受的另一个原因更是不需害怕犯错。不似水彩或亚克力只能一步步往前,或以颜料覆盖错误的颜料;彩铅永远可以重来,“如果颜色肮脏了,不用怕,拿橡皮擦一下又可以再来一遍。”

三可马凯丽并不局限于在网络平台或文创市集里发布彩铅作品,她们也举办过几场小绘展,其中也得到不错的反应和回响。(受访者提供)

以画复制现实,魔鬼藏在细节里

“有人问,干嘛把垃圾桶也画了进来?”她们却认为,美不是唯一的追求;画里不怕脏,不怕乱,该有的东西都会有,如生活中的垃圾桶,门上的锈迹……正是这些看似不堪的痕迹,赋予了画灵动的生命力。

看她们的线稿,笔触极细,她笑说:“上课时总会有学生问,老师这个小小的可以不画吗?这个可以少一点东西吗?”在细节上,她们对自己与学生都有严格要求,一个微不足道的门牌、树上一颗垂挂的果实、或是路旁停着一辆摩托上的篮子……魔鬼永远藏在细节里。

除了设立实体手绘课程,三可马凯丽受澳洲佛学会之邀,设立网课,远程指导学员们学习使用彩铅作画。(受访者提供)

因此看她们的作品,几乎就像把现实复制在画纸上。这15年的相处中,她们仿佛也复制了彼此的画风,“日子久了,性格也会稍微接近,这是真的。因为我们的理念一样啊。”

她们拿了四张出自两人手笔的作品,外行人看来几乎毫无二致。但她说再看仔细些,就会发现处理线条的方式、笔触、下笔的力度,甚至是签名上的字体,都能露出端倪。一人力道较沉厚,一人则较轻盈──若说线条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那这些无意识的下笔,是否也呈现出某种神态?

茑屋书店庆祝一周年活动,与三可马凯丽携手合作彩铅笔上色体验课程。(受访者提供)
相关稿件:
星野摄影师张梦旋:拍摄星空是记录星空历史
泥土墙壁会呼吸 邓文济深耕人类与土地连接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