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界可能会觉得ESG: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要求步步进逼,这正好让全人类觉醒,推动“碳净零排放”、防止全球暖化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个人与企业不能再躺平不醒,因为地球的大限快到了!
ADVERTISEMENT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全国总会长陈芳心日前向星洲日报披露,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赛夫鲁预计会在10月初宣布推动企业落实ESG的政策与架构,以应对2026年生效的《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及美国《清洁竞争法案》(CCA)的减碳法案上路,国内企业推动ESG已经箭在弦上,不能再拖。
何谓ESG?亦即代表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大面向,有关机构是依据这些面向评鉴一家企业永续经营及风险管控的能力,其中的相关评估指标,就如同一间企业的健检报告。
落实这3项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很不容易,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规模较小,先是企业主对ESG一知半解,再者企业内部又缺乏足够的人才资源协助制度建立、推动、后续评估审查与持续改善;所以必须仰赖政府公布发展蓝图、认证的相关条文、评估指标、人力资源的培训与标准的制度范本,以协助企业在建立ESG时能事半功倍。
《金融时报辞典》将ESG定义成投资者用来评估企业是否具有永续经营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企业重视ESG,那么制度必然相对健全,长远的营运绩效会更为稳健,这是企业除“财务指标”外,另一项衡量企业体质的准绳。在政府公布ESG发展蓝图后,国内上市公司的关键人员都必须接受培训,这应该是年内的事,目的是鼓励更多企业将ESG纳入营运与风险管理的考量。
ESG的涉及范围广泛,但不是“无中生有”,他可以与现行的国际认证标准整合,举凡ISO 9000:2015 国际品质认证标准、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ISO 26000社会责任标准……,如果公司已经推动相关认证,那么在政府的ESG框架提出后,只要进行制度之间的整合(修正即有的制度以符合ESG的规范)即可落实。倘若企业对前述的认证标准缺乏观念,那么将会面对企业升级转型的重大压力,但危机也是转机,企业真能“一步一脚印”的过得了ESG这道关卡,将能澈底改变体质。
陈芳心也参与ESG发展蓝图的草拟,他表示大马ESG认证的条文与指标,不会完全依据欧美国家设定的标准,而是根据我国的现况分阶段实行。“阶段性进行”是好事,但对这项认证制度一知半解的企业如何踏出第一步?政府资源的支援非常重要,这包括提拨预算做为人员训练、ESG制度导入与推动时,指导顾问的经费补助。
目前国外企业在发展ESG时,多数注重于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会疏忽社会责任(Social)课题;以台湾为例,早期由于中小企业对ESG相关知识与数据资料不足,指标、框架与评比方式多元,导致企业在纳入ESG时缺乏清楚明确的方向,对于资源较少的中小企业而言,发展ESG的任务则更显艰钜,导致落实ESG成为不易实现的目标。所以大马由政府提出发展蓝图与条文指标供企业界参考,可以避免推动ESG时事倍功半。
为什么企业需要导入ESG?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召开的COP26峰会,205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的全球共识,很多国际大企业如苹果、微软、雀巢、可口可乐……都各自宣告自家企业的净零碳排放时程。所以对全球企业而言,投入资源进行减碳的永续转型,已是没办法闪避的课题。
如果我国的中小企业拒绝(或缺乏能力)ESG转型,失去的不只是“绿色产业”市场,还包括失去对大企业零组件供应的商机,面对CBAM(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带来的“碳关税”(亦即规定产品在生产国就进行减碳,这一机制将明订出口国产品的碳含量,若超过进口国,如欧盟地区的规范,就必须购买CBAM凭证,亦即碳关税)。
企业界可能会觉得ESG: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要求步步进逼,这正好让全人类觉醒,推动“碳净零排放”、防止全球暖化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个人与企业不能再躺平不醒,因为地球的大限快到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