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追求美並沒有對或錯,重要的是找對人,這才是至關緊要。
ADVERTISEMENT
不管你相信與否,類似29歲來自柔佛新山的華裔少婦陳蔚杉的悲劇絕不是首宗,更不會是最後一宗,假如社會人士包括你我都不把這類悲劇放在心上的話,那必然還有下一個受害者,而受害者會是誰呢?沒人知道。
根據報道,華裔少婦陳蔚杉疑進行豐胸手術後出現異狀,之後緊急送院搶救,惟最終還是不幸逝世,如果稍微留意新聞的話,應該不會忘記2020年10月17日在吉隆坡蕉賴一美容院也曾發生相似的命案,死者是當時年僅23歲的大馬籍模特兒蕭芷欣,她在進行手臂抽脂手術,卻在注射麻醉藥時突然出現不適及心跳停止,在緊急送院後不治。在經歷近3年的漫長等待後,此案最近終於正式過堂。
愛美是人之常情,女為悅己者容更是無可厚非,只是在追求美的這條路上並非人人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帥哥美女,若只是金錢上的損失尚且可自嘆遇人不淑,但若是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不幸賠上了自己寶貴的性命,那就不是小事了。
可是為何這類事故會不時發生呢?然後似乎也沒聽到有人被對付?或者誰須負責任之類?其實這類事件從源頭來看,就是典型的“找錯人做手術”。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不管豐胸、隆胸手術抑或抽脂手術,可以為他們進行手術的人只有來自受承認及合格的醫生,不是所謂美容院整形醫生。
數年前曾專訪過時任馬來西亞整形美容與顱頜面外科協會(MAPACS)主席,也是吉打亞羅士打中央醫院整形外科顧問惹古南達醫生(Regunathan Villanayer),並由他深入講解及釐清到底一個人想要追求美這條路該怎麼走?以及為何在出事後,衛生部卻沒有對付相關的美容院呢?
首先美容醫學(aesthetic medicine)或簡稱美醫及微整形是近年來是醫學上一個重要的流行趨勢,皆因如今生活素質已有所提升,人希望本身的樣貌更好也是必然的,因此對美容醫學的需求也相應提高,為此越來越多美容院、微整形中心等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特別是人潮洶湧的商場區。但須注意的是,美容與從事美醫的醫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美容師(beautician),而後者是曾接受正規醫學知識並擁有行醫執照的醫生。
美容師是歸內貿部管轄,根據職業指南,美容師可進行的是皮膚表皮的美容如洗臉及外敷等,而注射或侵入性手術(invasive surgery)一概不允許,因為他們不曾接受正規醫學訓練,缺乏急救知識,若發生意外將無法應付。
至於從事美醫的醫生也分為3類,第一是已完成5年本科及2年實習且曾接受美醫訓練的普通醫生,他們必須在這領域擁有超過5年及累積足夠個案,且沒有發生醫療事故及獲得推薦,那就可以獲得美醫資格認證及特權信(LCP),這一類醫生可進行一些基本與醫藥有關的療程,比如打肉毒桿菌(Botox)這些在皮膚表層的治療。
第二類就是內科組醫生,一般上以皮膚科醫生為主,在擁有美醫資格及特權信後,他們可進行更深入的治療,比如激光治療或進行少於500毫升的抽脂手術(liposuction)。最後一類就是外科組醫生,特別是整形外科(plastic surgery),而一些從事普通外科(general surgery)但有意從事美醫的醫生,若曾接受這方面訓練,外加他曾參與過相關手術數量,且獲得MAPACS推薦才能獲得特權信。
整形外科醫生都是MAPACS成員,他們是唯一賦予權限可進行任何侵入性手術,包括形體雕塑手術,如超過500毫升至8公升抽脂手術、隆胸或割眼皮等。從以上的分類就看到一個很清楚的分界線,那就是隻有外科組醫生才有動手術的權限,而這一組醫生截至2020年(包括整形外科及曾接受美醫訓練的外科醫生)在全國不到100人。
那一般人在追求美這條路到底要找誰呢?其實先要問自己,“我想要的是什麼?”假如只是想洗洗臉或外敷,那找美容師當然沒問題,再來若是要注射肉毒桿菌的,那找曾接受美醫訓練的普通醫生是可以的,若是有激光治療的話,曾受訓的皮膚科醫生也可以,只是若要“動手術”的,外科組醫生(特別是整形外科)才是唯一有資格的那位。
再來就是為何衛生部不對付美容院呢?正如足球場上的裁判無權過問或干涉羽球場上的比賽,同樣的,衛生部豈能對付不屬它管轄的美容院呢?
謹記,追求美並沒有對或錯,重要的是找對人,這才是至關緊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