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2日综合电)世界各国都想方设法,希望能透过各种管道将自家作家推上诺贝尔奖舞台,也有作家以“获诺贝尔奖提名”自居,名声水涨船高。近期已故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遗孀陈文芬曾公开发文称,中文使用“提名”与“入围这些词汇,迷惑了不了解诺奖规则流程的一般读者,甚至媒体界、学术界专业人士。
中国时报报道称,陈文芬指出,以一本书入选诺贝尔文学已是上个世纪书商的宣传手法,然而遗憾的是,至今台湾作家李敖的维基百科与百度条目还写着《北京法源寺》获提名入选诺贝尔文学奖。
ADVERTISEMENT
她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制度是保密五十年的,但为总有人宣传或媒体报道某作家“入围”与“提名”诺奖。
她指出,在读者与作家之间确实存在,对诺奖提名流程“资讯不对等”情况,于于台湾文学界会出现有作家获提名就沾沾自喜,媒体把作家宣传成快得奖的“台湾之光”的情况,而获得“提名”这样的自我宣传亦让作家得到许多虚名。
她指出,诺奖“提名”没有门槛,有四种人,即各国大学文学教授、各国笔会与作协主席、瑞典学院18名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可致信瑞典学院推荐作家,作家不能自己报名。
在瑞典,瑞典学院与媒体使用的词汇是“进入长名单”与“短名单”的人。每年2月瑞典学院接受推荐提名信函,会整理出大约250人“长名单”,2月到5月间,会在“中名单”的廿多人中再选择“短名单”约五至七人,6月时,18名院士就读书,9月讨论并投票,10月第二个周四揭晓。
她指出,一般来说,作品有了瑞典语的译本确实更易进入瑞典文学界的视野,但并非绝对,院士们可以阅读欧洲主要5种语言译本。
对于台湾不被承认,故台湾作家无法获得诺奖的传言,她指出,这是无稽的谣言。
她指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连续16年在博彩公司的提名名单上,已成为博弈传奇人物,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人,与国籍、种族、性别、作品内容是否有特别关联一问,她指出,她丈夫曾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只是北欧小国18人读书俱乐部选出来的奖,并非选世界文学冠军,该奖每年颁给某作家,而非某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