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
发布: 8:10am 02/10/2023

社论

顶价

津贴

物价

通胀

社论

顶价

津贴

物价

通胀

社论.打好财政基础,对抗通胀

政府高官不能只是拿出冰冷的数据,坚持已经受控,否则无异于与民间脱节,离地万丈。

ADVERTISEMENT

根据数据,我国已经放缓,从今年1月的3.7%通胀率,逐步走低至7月的2%。而8月的通胀率依然维持在2%。

从数据看来,通胀已受控制,物价涨幅被遏制,然后坊间却无法感受到漂亮数据带来的“美好感觉”。老百姓依然觉得生活负担沉重,高企的物价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人民切实的感受,也是数据无法替代的真实。政府高官不能只是拿出冰冷的数据,坚持物价已经受控,否则无异于与民间脱节,离地万丈。

相较之下,首相安华更接地气。他承认国内确实面对物价上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不安。而他表示,政府将竭尽所能协助人民应对当前的必需品涨价问题。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首相正视物价和必需品价格上涨的问题,是好的开端。接下来呢?

目前,政府主要使用三招遏制物价,一是设定,二是给予,三是举办低价促销活动。

为必需品设定顶价是政府一贯的做法。这是一种强硬压制价格的手法。虽说在自由市场上,物品的价格应由供需原则来决定,可是在这项措施下,即使需求再高,供应再少,物品的价格也不能超过所设定的顶价。表面而言,这似乎成功勒住了物价的上涨势头,不过却可能造成反效果,导致供应越来越少。

至于津贴,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机制。政府为各种物品提供津贴,以确保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这些物品。用意虽佳,但却带来三个问题,一是津贴扭曲了市场,导致供需不匹配,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政府承担的津贴成本太重,非长远之计。三是造成走私问题严重,津贴物品流到邻国。去年政府的津贴总额高达773亿令吉,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严重侵蚀国库。这也是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要“合理化津贴”,落实针对性津贴机制的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物价高涨,政府亦在各地举办促销活动,以低价售卖物品给民众。譬如,近期进口白米涨价、本地白米短缺,政府举办白米爱心促销(Jualan Rahmah Beras)活动,以更廉宜的价格出售白米,让消费者受惠。这些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但问题是相关供应有限,无法惠及每个人,再者,这也仅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长期执行。

如何遏制高通胀、应对物价飙涨,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当通胀涉及外围因素,更非政府所能掌控。除了提供即时的短期援助,更重要的是,政府须展开长远的经济改革,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以加强国家的财政状况,提升国人的整体收入。须知,我国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多年,人民的收入增长甚少,财政状况脆弱,一旦遭遇经济衰退或高通胀浪潮,很容易“人仰马翻”。

简言之,提供津贴、制定顶价等措施,短期看来有效,但长期而言却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政府不能再靠这两三招来抗通胀。为国家和个人的财政打好基础,才是长远之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