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3日訊)病毒學家警告,未來形成大流行的“X病毒”,可能跟氣候變化有關。
馬大名譽教授及研究顧問拿督林世傑博士接受《新海峽時報》訪問時說,“X病毒”的出現,極有可能與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貿易活動有關。
ADVERTISEMENT
“野生動物,尤其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候鳥和穿山甲同樣攜帶禽流感病毒。
“如果我們接受‘X病毒’源自於野生動物的觀點,那我們不僅要加強對人類疾病的監測,還要加強對野生動物和馴養農場動物疾病的監測。”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X病毒”是指一種未知的病原體,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國際大流行病。
林世傑強調,從冠病中吸取的教訓是必須採取措施防止病毒擴散,而病毒起源於動物對人類傳播的說法,也證明了這一點。
蒙納士(Monash)大學分子病毒學家副教授維諾德博士(Vinod Balasubramaniam,譯音),也贊同林世傑的觀點;他說,氣候變化增加了未來流行病的風險,因此,應對氣候變化,對預防未來的大流行病至關重要。
“森林砍伐、城市化和肉類工業的發展,都會影響大規模的畜牧業;這也讓動物與人類更加接近,引發動物傳播病毒給人類的風險。”
兩位專家也預測,“X病毒”可能引發另一種呼吸道感染,而無症狀者為帶菌者。
動物傳染人類可能性高
林世傑博士說,“X病毒”可能源自於動物體內一種高度變異的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很高。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一份有可能成為‘X病毒’的重點病原體清單,該病毒可能比冠病更致命。
下波疾病或跟呼吸道有關
“我們無法預測其破壞性和傳染性的程度。儘管冠病的病原體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傳播效率高,但它並不像其他病毒(包括伊波拉病毒(Ebola)和立百病毒(Nipah))那樣致命。
“你能想象如果‘X病毒’病原體像流感一樣具有傳染性,以及像立百病毒(死亡率為40%至70%)一樣致命,會發生什麼事嗎?”
維諾德說,他相信下一次爆發的傳染疾病,將會是人與人之間傳播率很高的呼吸道傳染病。
關注H5N1亞型
受感染的人在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通常會產生氣溶膠。
他也說,“X病毒”有可能是人畜共患疾病(一種在物種間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傳染病),就像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一樣。
他認為,流感病毒尤其是H5N1亞型,是“X病毒”的候選者。
他說,另一種可能性是出現一種具有突變能力(類似於流感)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因為目前的疫苗並不是為了根除這種病毒而設計的。
“在我們研製出根除該病毒的疫苗之前,它還會繼續進化。”
疫情爆發前研究新疫苗
他指出,最近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導致哺乳動物大量死亡,這說明了該病毒能夠適應哺乳動物,並具有傳播性。
因此,維諾德博士認為,新疫苗應在4至5個月內研發出來,這可以通過主要製藥公司已經探索的mRNA疫苗技術來實現。
他預測,可能導致下一次大流行的“X病毒”毒株很可能與目前流行的毒株相似。
“以前曾引起疫情爆發的現有毒株可用於啟動疫苗研發,尤其是mRNA疫苗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技術能夠更快地生產疫苗。”
他說,儘管我們還不知道“X病毒”是什麼,但在疫情爆發之前生產疫苗,以儘早評估其有效性至關重要,“藥物可以在3個月內重新使用,新療法可以在6個月內研發出來。”
他建議提高檢測和監控能力,包括檢測機場的廢水和空氣,以檢測在出現症狀之前潛伏期較長的新病毒。
維諾德舉例說,1998年,厄爾尼諾天氣現象造成肯尼亞、索馬里、蘇丹和坦桑尼亞洪水氾濫,導致牛群和人類在僅存的旱地上更加緊密地生活在一起,這增加了疾病在這之間傳播的風險。
由於疫苗短缺,這些牛沒有接種裂谷熱病毒疫苗(該病毒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傳播),這是該地區反芻動物中常見的一種傳染病。
洪水為蚊子創造了更多繁殖地,導致蚊子數量激增,這促進病毒在人類中出現,然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維諾德也引用冠病例子,該病毒的基因測序於2019年首次分離出來,證明了做好準備的必要性。
2020年1月,冠病基因序列被公開後,促使全球迅速採取應對措施,為可能爆發的疫情做好準備,並加快研發冠病疫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