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死亡是什麼顏色的?”
“一些人雖然不曾出現在你的人生裡,但他卻不曾缺席你的成長!”
ADVERTISEMENT
“文字具有想像力,而畫像更具聯想力,試著學習用感性思維進入繪本世界,幫助小朋友剖析生命教育的意義。”
生命教育,是每個人的必修課,但它不是等到生命即將終結時才學習,對兒童亦是如此,不要回避跟小朋友談死亡,運用適當的工具與時機,讓他們明白死亡的意義,才不會對死亡產生太多無法理解的困惑。
為了推廣兒童生命教育,星洲日報與富貴集團聯合策劃,推出了《婆婆去哪兒了?》繪本,講述兩名孩子尋找已故婆婆的故事,帶出孩子對於死亡的困惑,進而帶出生命教育的重要。
曾子軒:繪本不受時代影響
繪本教育推廣人曾子軒表示,生命教育的定義就是探索生命的終極意義,也是一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人文關懷。
但是我國在資訊接收方面比較慢,很多資訊來到本土時已經過時,在這情況下繪本就可以發揮很大的效能,因為繪本是老少皆宜,加上繪本容易觸動人心,內容多樣性,不受時代的影響,所以即使來得慢也不會影響其功能。
他表示,繪本發展至今已經有百多年曆史,觸及各方面的課題,圖文共構,讓人心領神會。
“繪本是圖畫乘以故事,所以它的功能不是1加1等於2,而是大於2,因為帶動生命教育必須是左右腦並用,不能單一偏向理性或感性思維,繪本就是兩者兼容的工具。”
“當我們跟小朋友講述生命教育時,必須左右腦融合,多組空間的敘事,以兒童文學為載體,讓小朋友更理解故事情節。”
他強調,文字具有想像力,而畫像更具聯想力,通過繪本就可以讓小朋友更容易進入想像思維裡面。當然這個過程就需要老師或家長花心思去學習如何用感性思維進入繪本世界,帶領小朋友走入繪本,幫助他們剖析生命教育的意義。
“而最後一個層次,就是走出繪本,帶小朋友認識真善美,通過創作、畫畫、戲劇等活動,讓小朋友對生死有更深入瞭解,讓他們更瞭解生命教育的核心意識。”
鍾雪芬:生命教育從孩子開始
說書人暨閱讀推廣人鍾雪芬,對《婆婆去哪兒了?》的讀後感是:感同身受。
她談到,當家庭裡一個人往生後,他所有的任務可以由所有家人分擔,一起走過悲傷,如繪本里的哥哥代替了婆婆幫妹妹綁頭髮,媽媽則代替了婆婆哄妹妹睡覺,生命教育就是從孩子開始。
她分享了自己家庭的生命教育故事。家裡兩名侄兒分別是6及7歲,他們的生命中沒有爺爺,屋子裡卻掛著很多爺爺的照片,所以換個角度看,爺爺從沒有缺席他們的成長。
“小孩子偶爾會問阿公在哪裡,所以今年掃墓我們帶著兩個小朋友一起去。他們去到墓前也沒有哭鬧,反而很淡定的說‘原來阿公在這裡’。這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不用感到傷悲,孩子的韌力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強。”
鍾雪芬也推薦一本《生命追求》繪本給大家推廣生命教育。那是波蘭著名作家普熱梅斯瓦夫的作品,講述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如何度過這一天。
她表示,人類感嘆“浮生一日”,但對蜉蝣來說一日就是一生。這本繪本可以激發孩子們思考,接受不同的東西而不用感到害怕,用繪本去教育孩子有關生命的意義。
“還有一本美國繪本《我永遠愛你》,是主人講述他與寵物狗體驗生老病死的過程,他告訴我們愛要說出口,要珍惜生命,也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或動物去世後留下什麼影響。”
她鼓勵家長通過繪本與孩子互相討論,即使是童言童語也無妨,更利於親子溝通,讓孩子瞭解生老病死的重要。
“畢竟死神一直都在我們左右,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會來!”
黃俊勇:死亡給你什麼情緒?
藝術治療師黃俊勇提到,每個人對死亡有一個聯想,你覺得死亡是什麼顏色的?死亡給你的情緒反應又是什麼?
他表示,每個人對死亡有自己的概念,每個人對死亡的詮釋也是獨特的,但無論是怎麼樣的感受,過往經驗卻會影響個人對死亡的看法。
對於兒童生命教育這一塊,他認為兒童面對死亡的錯愕多於哀傷,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死亡,大人給他們什麼,他們就接受什麼,所以大人不妨坦然對孩子說死亡。
“當然前提是大人自己要坦然接受死亡。每個人在喪親時都有很多情緒,都以為喪禮之後情緒就會好起來。其實並不是這樣,以後無論是祭日、節慶,都會勾起哀傷失落情緒。”
儘管如此,但他覺得大家不需要去迴避這種情緒,因為情緒是自然的,必須要去接受,最重要的是瞭解情緒背後所表現出來的反應,如孩子經歷喪親之後的憤怒情緒,家長必須瞭解出現這種情緒與動作的原因,陪伴孩子走過哀傷。
他表示,每個年齡層的兒童對死亡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好比3至5歲的孩子,他們覺得死去的親人是可以回來的,或者只是去了旅行,之後還是會回來。
“孩子有這種想法,家長要多跟他們談,讓他們明白人死後就不會回來,不然他們帶著這種情緒長大,影響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可以的話在喪禮上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陪伴孩子,讓他們當下有所依附。”
他表示,5至9歲的孩子會對死亡擬人化。如天使來抓走了我的親人,有象徵式的圖像。他們知道死亡是終止,但其中還有很多想法,所以家長要跟他們確認他們的想法進而開導。
“最後就是9歲以上的孩子,他們都知道死亡不可逆,因此哀傷情緒會因死亡對象,跟死者的關係及依附程度強弱而有不同的表現。如死者是他的父母,或者從小帶大他的婆婆,關係非常密切,家長必須多關心他在喪禮之後的情緒。”
“我曾經輔導過一些特殊兒童案例,他們的心智成長雖然遲緩,但也會有哀傷反應,所以不要忽略特殊兒童的情緒感受。”
在臨床經驗中,黃俊勇發現很多孩子經歷了喪親之痛,會出現情緒超載的情況,而這些情緒會表現在不同行為上,讓自己回到安全範圍,這都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所以如果家長平時就讓他們接觸生命教育,當真正面對死亡時就能更容易處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們是知道死亡的,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家長可以找適合陪伴與安慰方式,如果真的不行就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如醫生、義工、輔導員等等,千萬不要漠視孩子的情緒。”
黃俊勇也提到,也有的孩子會說不出口,情緒變得非常暴躁與憤怒,因此照顧者的角色很重要,讓孩子明白死亡的意義,讓孩子回到正常生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