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国际拼盘

|
发布: 9:16am 05/10/2023

便秘

抠鼻子

便秘

抠鼻子

狂挖鼻子又便秘 斯文男慘變“豬頭”

 狂挖鼻子又便秘  斯文男惨变“猪头”
33歲男子因長期摳鼻子感染丹毒,面臉腫脹成“豬頭”(左圖)。(圖/翻攝自影片)

(北京5日訊)北京一名33歲男子自稱因長期挖鼻子且,就診查出感染丹毒(erysipelas)的影片引熱議;受訪醫生表示,丹毒是皮膚科的常見病,面部的丹毒往往跟摳鼻子、摳耳朵有關係。

影片顯示,原本樣貌斯文的他,沒想到感染後臉部腫脹成“豬頭”模樣。據《中國網》引述當事人鄭姓男子說,剛開始只是鼻子腫脹,摸到淋巴結也腫大,之後去社區醫院檢查被誤診為扁桃體發炎。

ADVERTISEMENT

次日整個面部腫脹到眼睛睜不開,疼痛感明顯,便趕緊去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丹毒感染,告知可能是因長期摳鼻子致黏膜受損、經常便秘加上壓力過大毒素排不出去導致感染。

他之後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並謹遵醫囑,7天后消腫,目前已基本康復,面部還有些紅印,仍在做光療。

另外,《人民日報》引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學軍,丹毒是皮膚科的常見病,面部的丹毒往往跟摳鼻子、摳耳朵有關係。

此外,小腿也是丹毒的常見發生部位,以摳腳趾縫為最常見誘因,全身疾病包括糖尿病等也是丹毒的誘發因素。

“丹毒,中醫稱之為流火,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膚感染,常由於微小的創口未受重視,導致細菌侵襲而發生丹毒。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姜楠表示,挖鼻孔容易導致鼻黏膜破損,細菌趁機進入,就造成了丹毒感染,“丹毒一般常見於春、秋兩季,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小腿、面部、頭皮等處。”

姜楠表示,一般數日後,皮疹不再擴展而開始消褪,但有些嚴重的由於細菌擴散及毒素的作用,可發生腎炎、心肌炎等。

“西醫治療丹毒,主要是抗生素治療,至少兩週。而且丹毒一定要治療徹底,不然容易復發。”

張學軍提醒,避免和糾正挖鼻的習慣,可預防面部丹毒;積極預防和治療足癬,可有效預防小腿丹毒。

據公開資料顯示,丹毒是一種涉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A群β溶血性鏈球菌。誘發因素為手術傷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門、陰莖和趾間的裂隙。皮膚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皸裂或潰瘍的炎症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徑。

病人的典型症狀包括高燒、顫抖、寒顫、疲倦、頭痛、嘔吐以及初期感染48小時內的一般病症。皮膚的紅斑病變迅速地增大,紅斑的邊緣界限明顯且凸起。紅疹腫大、灼熱、較硬,有疼痛感,外觀類似橘皮。更嚴重的感染會導致囊皰、水泡以及瘀點,也可能有皮膚壞死。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可能會造成淋巴水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