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第13屆沈慕羽教師獎得主劉欽宓,不論是在教學崗位上或退休後,一直致力推動華文教育,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對母語的熱愛及報考華文。教書育人,對他而言是愉快的事,他希望年輕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堅守使命。
劉欽宓現年75歲,誕生於柔佛州新山。在約30年的教學工作,除了短暫在永平中學擔任英語教師,他都是肩負國中的華文教師職務,即使退休仍繼續在多所國中擔任母語班教師,一直到70歲,因為受到年齡限制,才卸下母語班教師的工作。
劉欽宓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表示,他念中學時曾獲全校華文最佳成績獎,獲贈書籍《家春秋》,自此開啟對中文學習的興趣,在馬大就讀時選修了包括中文的教學法,從本身的志趣、工作和理念出發,期望培養學生認真及激發華文學習熱情。
“此外,在古來沙威四維華小擔任臨教期間,接觸到活潑的小學生、樸實的校園環境,讓我立下選擇教育作為終身職業。”
對學生報考華文有成就感
他說,自己享受教學,從不視之為苦差,看見中五中六生經鼓勵下願意選修及報考華文科,避免華文教育斷層,讓華文師資擁有完整的連接性,是他身為教師的一份滿足感與成就感。
在職場生涯中,劉欽宓除了華文教學,也是華文學會的顧問,積極帶領學生參與例如華文壁報、出版特刊、華文辯論比賽等,加強學生對華文的掌握能力。
“我相信國中華裔學生都有學習華文熱忱,只要教師實際推動,學生一般樂意配合參與。當我們盡力、用心去做,辛苦的過程就是收穫的過程。”
華社華團助力很重要
劉欽宓認為,要推動國中華文教育,結合華社華團資源是重要一環,唯有大家共同努力,使母語教育及文化得以傳承。
他坦言,當年受我國15華團發表《全國華團聯合宣言》感召,他於1999年加入新山中華公會教育組,與華社緊密合作推廣華文教育活動。
這當中包括開辦中六華文班、頒發非華裔華小優秀生獎勵金、中學生華語辯論賽、開辦國中華文進修班、成立柔佛州國中華文教師聯誼會、在職華小教師培訓、大馬教育文憑華文考試作答技巧講座。
“新山地區外,中六華文班當時還吸引笨珍、居鑾,甚至馬六甲都有學生來上課,培養出在中文表現傑出者,令人欣慰。”
新山中華公會竭力支持
他指出,一路走來,新山中華公會於硬體設施、贊助撥款支援上,總是二話不說,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扶持,至今相關項目依舊運作。
“不過,受到疫情影響,原有的生活、工作與就學型態已全然改變,夾帶龐大的學習資源及優勢下,線上教與學成為一股潮流和新趨勢,卻加劇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
“這方面造成的衝擊和挑戰需要大家一起面對解決,透過分享、接納、創新,讓華文教育有效延續。”
獲獎屬教育同仁集體榮譽
劉欽宓說,他的獲獎並不屬其個人,是屬教育同仁集體的榮譽,藉由此希望成為年輕教育工作者楷模,在教育道路留下堅實腳印。
“推動華文教育非一個人的力量能完成,必須有賴大家合作,所以這份獎項是屬於集體榮譽。”
他表示,教學是平凡的事,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積極和正面應對,就是不平凡,也達致了一項成就。
“如果年輕教育工作者從中體會領悟及願意為母語教育把關,確保華文教育在我國的永續發展,這份獎項便顯得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