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9日讯)物价高涨,加上本地白米难求,让杂货零售商成为官方和民众的众矢之的;马来西亚杂货商总会总会长方志民为广大同业喊冤道,杂货商售卖统制品赚得仅是几分、最多五毛钱的微不足道蝇头小利,何苦要囤货、甚至要把本地米换成进口米包装袋里来贵卖敛财呢?
“杂货零售同业这些年来面对诸多难题,从面粉、白糖到白米等统制品,让同业面临许多压力,对消费者里外不是人。官员来调查我们、顾客和官员觉得我们把白米白糖等货囤藏起来,以待提高价格来卖。”
ADVERTISEMENT
他昨晚出席巴生滨海杂货零售商公会46周年会庆联欢晚宴致词指出,当执法官员到杂货商店面检查,指责同业把白米藏起或说白米没有了,这些都是一派胡言。
配合多年换来指责
他强调,官方必须要很清楚,零售商在售卖白米、白糖和面粉等统制品,才赚取那三五分钱,至多是一包白米五毛钱的盈利,意味杂货商多年来是任劳任怨,全力配合政府的扶贫计划,当前却换来官员和一些州属行政议员,对郊外年长同业喊打喊杀的胡乱指责。
“有许多同业上了年纪,看到官员来不知怎么办,有些马来话讲得不好,只好任凭官员吼叫。有关部长应指示官员,要对付的是厂家,而非杂货商。”
他解释,统制品约占一间杂货店20%至30%营业额,但杂货商是没赚甚至亏钱在卖,并指杂货零售是在疫情行管令期间,除了诊所和药剂行能如常营业的三大领域之一,理应获得政府尊重和照顾,希望在获得方便与不打压情况下,继续为消费人服务。
出席者有巴生滨海杂货零售商公会会长陈德福和筹委会主席郑振强。
本地米多用于原料制作
对于近来本地白米短缺现象,方志民解释,据他向米厂了解,每公斤2令吉60仙顶价的本地米统制品,很多是用于原料制作,如做米粉、粿条和猪肠粉等庞大需求量,相信一般民众买到和吃到的,都是比较好的进口白米。
他并以早前有官员充公了霹雳州同业的白糖为例,指在白糖配给零售方面,有新山的批发商告知糖厂的配额指出,糖厂配给零售商两辆罗里的50公斤津贴白糖,却伴随另两辆罗里的精制白糖,试问杂货商要把价格昂贵,一包4令吉多的精制白糖卖给谁?
他质问糖厂的配额销售,在消化精制白糖方面,这究竟关零售商什么事?比如买一辆第二国产迈薇轿车,却要搭配一辆车价高昂的丰田“强制消费”,要叫同业如何应付?因此当局应和厂家进行谈判,而非只会对付零售同业。
规划大数据平台 集中力量
另外,方志民以森州属会创会103年、霹州102年及雪隆99年的悠久历史为例,指我国杂货零售商百多年来默默地做,把厂家产品供应到消费人手中,赚取的只是蝇头小利,却得面对厂家、大超市集团和连锁迷你市场等竞争打压。
他说,因此杂货商需顺应时势,总会正在规划一个大数据平台,以把全马所有同业连接起来,集中力量用专业经营手法赢取各方信任与尊重,使得具备与厂家在购货量、和官方的巨大谈判能力。
“虽然做好这个平台得花好几百万令吉执行,但事成之后,能让同业受到官方、厂家与消费者的认同与尊重。”
他表示,虽然国内华裔经营的杂货店和迷你市场有1万零400多家,加上其他友族经营的零售店全国共有4万多家,但大家都是各自为政,只是单枪匹马的个体户,欠缺与官方和大集团的谈判条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