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放映室

|
发布: 7:45am 09/10/2023

影评

陈头头

Wes Anderson

The Rat Catcher

The Swan

Poison

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陳頭頭/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誰在童話異境中踱步

作者:陈头头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在當代影像語境裡,不僅是個導演的名字,他已然是魏氏主義(Wes Andersonism)或魏氏風格(Wes Anderson Style)的等號。2023年的5部作品——一部院線長片《Asteroid City》及9月份的4部影音平臺短片(《》、《》、《》與《》),是魏氏風格集大成的表述。未來的電影史的摺頁,或有一筆註腳,今年是魏氏美學的年度——在同一條流水線上,輸入同樣的指令,用如同“複製貼上”的方法,展述5部美學風格高度統一的作品。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ADVERTISEMENT

反覆在地核散步

網絡上有許多對魏氏風格的戲謔趣仿,其中之一,是以人工智能(AI)提取魏氏風格元素,套用在各類型電影中製成系列預告片,以此總結魏氏風格的架構,不外是平移運鏡、馬卡龍色調、不間斷的旁白敘事,置中定格畫面,演員面無表情凝視鏡頭,然後不經意的眨眼讓人知道那不是靜態影像,風格相近的字體等等——魏氏美學把驚悚恐怖、超級英雄、恐龍喪屍異形一一收復,去差異化,包覆在疏離又童話的人工幻境裡,每一部電影都成了魏氏電影。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Poison》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Poison》

這樣的趣仿或讓人思考,Wes Anderson何以總在他的幻境宇宙裡,一再趨近他美學的地核、耽溺的踱步?

若從魏氏美學的形式觀之,魏導的疏離敘事方法,或是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疏離效果(Verfremdungseffekt)的繼承或遺緒──冷靜的打破第四道牆,讓觀眾不會沉溺在故事的共情裡,不會直接對角色投射情感,敘事者/旁白會提醒觀眾正在觀看戲劇,這樣的陌生化疏離手法,讓觀眾抽離且冷靜思考,不是被動的接受故事的設定。

布萊希特的辯證是時代催生的創念,揹負的理想使命也艱鉅。後來者,比如許多大導也遵循這樣的異化美學,用風格形式深化電影的意涵。魏導近期釋出的四部短片,大概即是魏氏美學的極致發揮,也算是布萊希特的部分臨摹。《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中的作者本人登場、演員同時是角色也是旁述、抽離真實常態的表演方式、劇組直接在觀眾面前置景,以平板的置景打破電影幻境等等,這確是布萊希特式的異化方法。而層層疊疊如俄羅斯娃娃般、故事包覆故事敘事方式,節奏一致的語調,讓觀眾一再被留在故事的深淵之外、魏氏異境之內,奇觀不再奇觀,魔幻不再魔幻 。

 

也比如《The Rat Catcher》的草根血腥、《The Swan》的暴力與霸凌、《Poison》的虛驚一場,只要套上魏氏美學(或濾鏡),血漿、人鼠大戰、殘酷青春,都成了粉彩暖調,畫面是童話般乾淨美潔,原文照讀的睡前故事敘事方式,觀眾冷靜的跟隨臺詞或字幕,被隔絕在角色的痛苦與受虐之外。

故事文本的引路人

同是改編自Roald Dahl的童書故事,4部短片原文照搬的故事其實跌宕起伏,而魏導以相悖的(或一貫的美學)形式再現故事之際,在電影的延伸閱讀、互文意義上,確實選對播放平臺。觀眾可以任意暫停、重播、快進、跳轉、控制播放音量,甚至邊觀看邊找資料,當觀看主權掌控在觀眾手裡,這或是這個時代,對疏離效果最理想的應答。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The Swan》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The Swan》

但這真的是魏導希冀的辯證和對話嗎?他多麼聰巧,這樣的風格美學可以是潮流話題,也可以是評論者和電影系學生的長篇論述,致敬風格、延伸書單列出來像影史參考書目。只是當我們凝望作品本身,這個半當代藝術影像(雖然當代藝術影像作品沒有特定的形式)、半實驗電影(大部分前人實驗過的形式)、半廣告MV風格(這倒是最貼近時代特質)的作品,觀眾真的在扁平化的風格里,領悟魏導的靈光思辨(如果有),而與之對話嗎?會不會導演希望(如果有)建立的疏離成效,僅是一場徒然。觀眾大多記得的,依然是風格形式,那些粉彩色調背後的真實之暗、文本的深淵,會不會如甜膩的冰淇淋溶化在美麗的佈景板上,最後蒸發了,趨之若鶩的螞蟻,吃掉了糖漿,但不思考。與故事意涵相悖的美麗幻境如果是種提點,會不會也是悖論?

陈头头/Wes Anderson短片集:是谁在童话异境中踱步
《The Rat Catcher》

或許魏氏風格美學是個用心良苦的引路人,他讓觀眾逐漸審美疲勞,反覆以同種風格的虛構異境,引介不同的故事文本。這個類說書人、書店店員、編輯的角色,最終有沒有成功讓觀眾反芻文本的內核?或僅是內向小男孩的夢想清單,一再邀請你,回到那個乾淨美麗的青春幻境,抵達那始終沒有成形的遠方。

更多文章:

桑傑多爾吉/《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從來不放過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費比安/《明天星期一》時空輪迴之啟示
陳頭頭/《線,畫出的我》以水墨,畫自己的生命線 
桑傑多爾吉/《Joy Ride》看我們最直白的瘋狂,看社會最赤裸的尷尬 
費比安/《熱烈》接地氣的熱淚盈眶 
陳頭頭/《The Blind Man Who Did Not Want to See Titanic》看不見世界、看不見自己,但我看見你 
桑傑多爾吉/《小角色》幸好不是小鮮肉和肌肉男 
費比安/《餓鬼食堂》、《芽籠》不一樣的馬新電影 
陳頭頭/《Familia》空泛抒情的離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