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巫统的原有支持者,选择给予国阵一个机会,让这个老牌政党有一个存活的空间。他们选择暂时放下对巫统的不满,包括阿末扎希的DNAA,以及巫统和火箭的合作。

彭亨柏朗埃补选之前,慕尤丁放话说,如果国盟赢得补选,“或许隔天一早,就有巫统领袖加入我们。到时,端依布拉欣(伊党署理主席)将成为彭亨新任州务大臣。”
当然,这个梦不用等到隔天,而在当晚成绩揭晓就已梦醒。国阵巫统保住议席,也稳住彭亨州政权;慕尤丁所谓的跳槽领袖,即使有的话,料想也打了退堂鼓。
柏朗埃补选,虽然未受人们关注,不过,它的重要程度,是在一般人想像之外。它不但是国阵彭亨州政权保卫战,也是朝野对抗的一次关键心理战。
彭亨是巫统守住东海岸的一道屏障;如果巫统输了柏朗埃,意味着绿潮再下一城,迟早将要拿下彭亨。守住柏朗埃,等于暂时成功挡住绿潮。
更重大的意义是,守住柏朗埃,证明巫统在马来社会还能够支撑下去,而不是一遇到国盟就兵败如山倒,重复6州选溃败的局面。
6州选成绩显示,巫统获得少过30%的马来选票,以致它在登嘉楼和吉打吃了零蛋,在吉兰丹只赢一席,在雪、槟也损兵折将。
而柔州埔来和新邦二南补选,希盟靠占近半数的非马来选民过关,原本的巫统票大量流失到国盟,或者不出来投票,以致投票率分别只有49%和61%。
而柏朗埃的意义在于它是马来选区,马来选民占了70%左右,对巫统是一次直接考验。
最终的成绩,国阵赢得很安稳,多数票是2949。在马来票方面,国阵占了约52%,而国盟则约47%。
这就很有意思了。从大选到6州选,国盟一路狂扫马来选票,以致国阵和希盟在马来选区步步败退,只能靠非马来票打救。
而柏朗埃却让国阵扳回劣势。虽然有部分之前的国阵票流向国盟,但数目不多,国盟选票只增加约1千张,不像之前选举过半国阵票流向国盟。如果不计算非马来选票,国阵还是可以击败国盟,更何况,国盟候选人是来自声势崛起的伊党。
国阵获胜的因素很多。譬如柏朗埃是它的传统选区,前州议员佐哈里颇有口碑,前大臣安南耶谷加入助选等等;然而,这些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更重要的是整体氛围的改变。或许经过6州选举的气流,绿潮的气势已经减弱,3R课题催谷不了情绪,马来选民心态逐渐沉淀平稳。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说句大胆话,国阵躺着也能中选。只不过,选举对政党关系重大,不只看输赢,也要看票数。因此,不管是主角的巫统或伊党,乃至配角的行动党、国大党和马华,都相当卖力。伊党是少输当赢,国阵和希盟则想要赢得光采。
很多人忘了,明天有一场补选投票。
是吗?有补选吗?
是的,在霹雳州的亚亦君令(Ayer Kuning)──连它的中文名都让人记不住。
亚亦君令补选,可能是2022年以来10几场补选中,最乏人听闻,也勾不起人们兴趣的补选。
报章上的补选报道,明显比过去补选少;网上鲜少有人讨论,有冷度,没热度。
老实说,很难为它冠上重大意义。补选的结果,不论输赢,都不会影响州政权,国阵和希盟在州议会拥有6席优势,赢了就是多一个数字,输了也不会垮台。
至于补选行情,也没有悬念,预料国阵可以拿下。它属于混合选区,非马来选民占了44%,基本上,国盟的伊斯兰党参选只是陪跑。
况且,巫统从来没有输掉这个选区,如今又有希盟站台,还能输吗?
说句大胆话,国阵躺着也能中选。只不过,选举对政党关系重大,不只看输赢,也要看票数。因此,不管是主角的巫统或伊党,乃至配角的行动党、国大党和马华,都相当卖力。伊党是少输当赢,国阵和希盟则想要赢得光采。
尽管补选不关乎州政权,也不存在结构改变,然而,它仍然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启发性。
1. 绿潮在涨潮,或是退潮?
政治版图上,伊党几乎囊括了霹雳北部议席,而希盟则坚守霹中近打河流域的非马来议席;伊党的策略是继续攻下霹雳中部和南部的马来议席,以便形成包围希盟和国阵的形势。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亚亦君令位在霹州中南部,是伊党想要攻下的桥头堡。即使伊党这一次败选,但是,只要它的选票增加,就代表绿潮还在扩大,未来有能力攻克霹雳中部和南部。
2. 团结政府的试金石
上一次州选,国阵和希盟都上阵,国阵获得39%选票,希盟获得29%选票。这一次希盟让路,支持国阵,两党合作。
选举专家会有兴趣的是,国阵的39%之中,会有多少留下?又会有多少会因为反对希盟而转投伊党?而希盟的29%,又有多少会响应团结政府的号召,转投巫统?
换句话说,这是对希盟/国阵合作的另一次考验,也是团结政府的试金石。
当然,之前的马哥打补选已经有所提示,不过,霹雳州和柔佛州的情况不同,霹雳州政权的危机感也超过柔佛。
3. 巫统还有戏唱?
过去的4次选举,巫统在亚亦君令的票数节节败退,从2008年获得61%选票,来到2022年只有39%,这和它的全国趋势雷同。经过2年多的养伤期,巫统的支持度是谷底反弹,还是往下沉沦?亚亦君令能够继续成为巫统的堡垒吗?还是岌岌可危?
亚亦君令的选举成绩,也会影响扎希的领导信誉。毕竟,扎希的选区峇眼拿督,也在霹雳南部的不远处。
4. 马华和国大党在国阵的未来
马华和国大党在亚亦君令竞选中,颇为积极。不明者问,二友党和巫统关系面不和心也不和,又何以热衷助选?
原因在于关系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马华和国大党都必须证明它们在国阵的价值。如果不助选,更加受到巫统排挤;如果华裔和印裔票不踊跃支持国阵,显示两大缺乏影响力。如果印华票大幅增加,则国大党和马华与有荣焉,可以和巫统改善关系,也提升在国阵的份量。
5. 社会主义党的能见度
社会主义党明知无望,仍然派出候选人白华敏参选,精神可嘉。至少,这是一个加强能见度的机会,也可以宣扬社会主义党的政见。特别是在亚亦君令这个城市边缘的选区,中下阶层人民占了多数,原住民比率也很高,正需要一个有使命感的政党为他们发声。在两大政治集团的竞争中,第三股势力很重要,它彰显民主意义,也提供另一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