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11am 13/10/2023

掉?

惧怕

台湾生死关怀教育推广协会副理事长

罗耀明

皮亚杰

Jean Paul Piaget

哀伤情绪

退缩

可逆

睡着了

人为什么会死

华人社会禁忌

你会死吗?

描述事实

表达感受

道别道歉道谢道爱

接纳死亡

不要评价

满足期待

宠物临终死亡教育

哀伤陪伴

儿童生死教育

死亡

悲伤

情绪

陪伴

需求

祝福

观察

模仿

焦虑

逃避

接纳情绪

暂时

压抑

感受

四道人生

生死教育

罗耀明/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 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报道:本刊特约  李秀华、摄影:本报  谭湘璇

这话题向来是传统华人社会里的禁忌,除了大人避而不谈,更错误的认为孩子因年龄小而不需要多谈。然而,善于察言观色的孩童会透过大人的言行举止甚至来“试水温”,为此,拒绝谈死亡与哀伤的大人,会教出死亡的孩子,倘若大人对死亡不加以评价,更能引导孩子自死亡中看见恩典。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ADVERTISEMENT

回想起外公在他两岁半往生时,基于对死亡缺乏概念,当看见外公躺在棺材里头不会动,心里只觉得外公跟平时不一样了,那不是他原本的外公,他知道外公“不见了”,心里开始产生分离的感觉。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5岁时,他跟随父亲去拜访有个3岁小孩的朋友后,有天,父亲跟他说“那小孩死了,被水淹死。”自此,每天睡前,他脑瓜里经常想像那比自己小那么一丁点的孩子被水淹的死状,“像一只死猪那样浮在水面,好可怕!”

无论是两岁半还是5岁,那时候的他面对死亡时是有情绪的,但因为还小,所以关于死亡的各种疑惑他不懂怎么问出口,“如果那时候大人跟我谈一谈,引导我做一些,说一说内心的,也许就不会有阴影。”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 用不同方式让他们了解生死

根据瑞士教育心理学家),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的解读有所不同,其认知发展分期包括:一,小于两岁的幼儿、二,2至6岁的孩子、三,进入小学的孩子,和4至10岁以后的孩子。

小于两岁的幼儿不了解死亡的意思,但他们会从大人身上感受到死亡的,为此,人们不是要跟这年龄的孩子谈死亡,而是,并孩子是否因分离出现的行为。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学龄前的孩子会认为死亡是的,他们认为死亡是“”,就像电动游戏里的角色那样,死了可以复活,生命可以重来。这时期的孩子处于探索期,经常会把“为什么”挂在嘴边,如“”,“你(我)会死吗?”大人如何回应孩子很重要,错误或开玩笑的方式很可能导致孩子对死亡产生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

面对孩子的提问,大人不必要求自己说出准确的答案,反而可以一同探索,当孩子问“人死后会去哪里?”如果大人心里也没有笃定的答案,可以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人死了会去哪里,但我相信会去一个美好的地方。”,或试着反问“你觉得呢?”、“你有没有听到别人说什么?”、“你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以此方式跟小孩一起讨论。

学龄前的孩子也会透过观察来回应死亡,“我姨婆在我4岁半时去世,那时候的我对死亡也没有过多想法,却被要求在葬礼上又跪又拜,我在一旁观察到大人都在哭便跟着哭,我哭不是因为姨婆死了,而是看到大家对死亡的反应是哭,所以我‘’他们。”家长的态度影响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倘若大人在压抑情绪,孩子将来面对死亡也难以表达情绪,如果大人的态度是开放的,孩子从中能感受到“我们是可以谈死亡的。”

和学龄孩子谈死亡 可

进入小学的孩子接触的人事物多了,开始对死亡有基本的认知,对死亡的感受也更明显,他们会感到恐惧、焦虑,但不代表会用语言来表达。此时,需要清楚的让孩子知道死亡是无法逆转的,千万不要跟孩子说“死亡是出远门”、“死亡是睡着了”、“死亡是去了旅行”,除了避免让孩子期待死了的人回来,也避免孩子产生更多难以解释的疑问,也不要跟孩子说“如果你不乖,XX就会死掉”,“你这么坏蛋,迟早被你气死!”万一死亡降临时,孩子会信以为真,因此感到内疚,自责。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年龄再大一些的孩子对于死亡较具备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大人在谈死亡时要描述事实,表达感受,甚至用植物和动物做比喻;人老了,身体不再健壮,就像倒掉的树;人因意外死亡,就是被雷劈倒或被砍伐的树。

他分享道,一年前,他家小狗Q将外出时被野狗咬死,他在送两个分别9岁和10岁的小朋友上学时,在车上跟他们说,“昨天我们家发生了一件事情,姑姑带Q将出去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松开绳子,Q将就跑掉了。我们找到它时发现已经被野狗咬死(描述事实),当我知道它被咬死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难过,我现在很思念它,我很希望它还活着(表达感受)。我很感谢Q将带给我们许多快乐,它很单纯,很可爱也很调皮,它曾经和我们一起去玩,它带给我们家很多欢乐(表达死亡带来的意义),你们出生后就跟Q将一起玩,常常抱它,叔叔还看到你们牵它上厕所……”当罗耀明说完孩子曾与小狗的经历后,他观察到孩子已经在流眼泪。

他解说,孩子更需要的是学习表达感受。大人在谈说死亡时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才邀请小孩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的方式不仅仅是语言,加上孩子不太擅于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会以哭或生气等其他情绪反应来表达。接着,他还请求孩子的同意,邀请孩子闭上眼晴跟小狗道别、道歉、道谢、道爱,以及给予祝福。

死亡发生时,小孩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这也许是大人真的忙得无暇顾及,然而,我们更需要问问自己——“我可以接受面对死亡这件事吗?”,“我是不是已经接纳死亡?”

忙,很可能是大人本身不愿意谈死亡的“借口”,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习惯、忌讳、害怕被否定、害怕挑起情绪、怕被家里的长辈责备等等,知道背后原因,才知道如何为谈死亡做准备。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谈死亡课题,得先“”,没有人可以活着回去,接纳死亡是自然的事情,也包括接纳情绪,“不仅是小孩,大人也不会处理情绪,认为情绪代表脆弱,对身体健康不好,但其实情绪是健康的,我们对死亡的情绪来自爱,思念,所以才会。”他说。

然而,倘若人面对亲人离世或哀伤会选择或压抑情绪也是正常的,这是大脑连带的行为反应,当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右前额叶会活化,表现出的行为反应是逃避、压抑、推开。因此,大人因为“忙”而不谈死亡可能是因为逃避、压抑或推开。

接纳情绪,就会看见情绪的无常。情绪就像浪潮,没有人可以持续伤心或愤怒一整天,当你愿意接受情绪的时候,情绪就会转化。人在体验、感受和表达情绪的过程,是在启动左前额叶的正向情绪,当下产生的行为反应是靠近、亲近、感受、接纳、拥抱。

罗耀明在台北地方法院带课程的对象是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的被害者及其家属。一个阿嬷来参加课程时一直在哭,阿嬷说:“我的儿子死了,我晚年丧子,我的媳妇中年丧夫,我的孙子早年丧父。”他感慨道,一个死亡有这么多哀伤要处理,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要怎么处理。

阿嬷说她这3年来都在陪伴孙子,可孙子总是躲起来打电动,而阿嬷和媳妇从不会说儿子死了这件事,可见大家都在逃避与压抑情绪。阿嬷说的陪伴并不是真正的陪伴,她为了不让孙子打电动,把孙子带去公园玩,当孙子看到公园里的小朋友有爸爸陪伴在旁,于是很生气的丢掉东西跑回家,阿嬷追到家后问正在哭的孙子为什么不跟别人玩,孙子哭着说:“我怎么跟人玩?以后再也没有人可以教我怎样做个男子汉了!”阿嬷当下不懂如何处理,只管教孩子不要哭。

他解说,孩子打电动并不是因为他喜欢,而是不懂得如何面对父亲去世这事,当受到情境刺激,孩子就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以及提醒他“我是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情绪涌现表示孩子内心在乎的事情以及没有被满足,大人要允许与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底下的讯号是提醒大人要聆听孩子的心声,并且在聆听后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期待与需求,而不是以叫他不要哭来堵住情绪的出口。

孩子说没有人可以教他成为男子汉,表示孩子需要一个模范,需要有人引导自己,教育自己,他建议阿嬷让孙子知道儿子离开了,她也很难过,也很思念他,甚至多跟孙子聊聊她心目中的儿子,以及孩子的爸爸如何面对人生的磨难,好让失去父亲的孩子,还能因为阿嬷、妈妈或其他角色让父亲的形象与生命故事再次活在心中。

透过动植物、绘本 打开孩子沟通开关键

罗耀明也是台湾台中市动物保护防疫处校园学生巡回教育宣导讲师,他每年到幼儿园和国小透过动物保育宣导进行,现场展示与小狗小猫有关的用品、零食、玩具等等让宣导老师跟小孩瞬间展开话题,内容从饲养宠物的责任,到与宠物建构关系才进入死亡教育。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动保处每年有上百场的校园教育宣导,他在校园宣讲时从孩子的回应中看到,不同的家庭面对死亡有不一样的反应。可喜的是,动物保育宣导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有次我们回到同一家幼稚园,得知一个大班的小朋友在公公往生后跟父母说,‘爸爸妈妈,阿公走了,我们一起来跟他说谢谢,谢谢阿公给我们这么多快乐,谢谢阿公照顾我们……’”父母当下感到很惊讶,连大人也不懂得怎么处理阿公死亡带来的情绪,小朋友却带领长辈完成“”。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他还会引导小朋友思考,在宠物临终前剩下的日子里可以跟它一起完成什么事情?宠物要死了,该怎么安葬?安葬时要跟它说什么?最后,还会做一个约定——“我不会因为失去你而失去爱的勇气,我会好好照顾自己。”接着就是,大人可透过与孩子在一同写卡片、写一封信、唱歌或将照片做成影片等方式来悼念逝去的生命。

他发现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畏惧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幼稚园和低年级的孩子很开放,会直接说自己开心还是伤心,高年级的学生则较少表达自己的感受。除了学校教育导致,更多是来自家庭对情绪表达的限制与压抑。

我们很难勉强一个家庭在缺乏能力与资源下跟孩子谈死亡,这也是“不要评价”的一部分。既然希望跟孩子谈生死,又无法要求学校老师跟学生谈生死,除了可以透过动植物,绘本也是其中媒介。

死亡教育的绘本因不同年龄而有不同的选择,阅读不是关键,阅读的过程与过后的联想与感受分享才是最关键,毕竟,儿童对于死亡的情绪反应很难从表面上看出来,却会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产生连结。

罗耀明简介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博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南华大学终身学习学院幸福生死学导师、台湾正念学学会理事暨正念疗育资深督导师、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教师希望心坊课程导师、台湾安宁照顾协会公关委员、生死关怀教育推广协会副理事长、童综合医院医疗伦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专校院生命教育教学社群与课程发展实施计划之静宜大学教师社群、山猫森林发起人暨生物多样性ESG计划顾问、康桥国际学校林口校区教职员正念课程导师、台北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正念团体导师、慈济大爱电视台“人文讲堂”讲者、荣获教育部2011年全国社区大学特优课程、2014年荣获“社区大学全国资深优良教师”、2023年台大生命教育研讨会与谈人。

相关文章:

吴若权/为自己打造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宋慧慈/重拾学生身分,学习如何从丧亲悲伤中走出来
如何走出丧子之痛?/将“死亡”转化为“往生”,了解生命是永续经营的
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开法师/真正的“往生”是“活着去”的,不是“死着去”的
父母生病了,照顾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爱长在【生命留书】/希望来世还能再成为一家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