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11am 13/10/2023

掉?

惧怕

台湾生死关怀教育推广协会副理事长

罗耀明

皮亚杰

Jean Paul Piaget

哀伤情绪

退缩

可逆

睡着了

人为什么会死

华人社会禁忌

你会死吗?

描述事实

表达感受

道别道歉道谢道爱

接纳死亡

不要评价

满足期待

宠物临终死亡教育

哀伤陪伴

儿童生死教育

死亡

悲伤

情绪

陪伴

需求

祝福

观察

模仿

焦虑

逃避

接纳情绪

暂时

压抑

感受

四道人生

生死教育

羅耀明/華人社會向來避談生死 如何在生活中與孩子談“死亡”?

报道:本刊特约  李秀华、摄影:本报  谭湘璇

這話題向來是傳統華人社會里的禁忌,除了大人避而不談,更錯誤的認為孩子因年齡小而不需要多談。然而,善於察言觀色的孩童會透過大人的言行舉止甚至情緒來“試水溫”,為此,拒絕談死亡與壓抑哀傷的大人,會教出懼怕死亡的孩子,倘若大人對死亡不加以評價,更能引導孩子自死亡中看見恩典。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ADVERTISEMENT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副理事長羅耀明回想起外公在他兩歲半往生時,基於對死亡缺乏概念,當看見外公躺在棺材裡頭不會動,心裡只覺得外公跟平時不一樣了,那不是他原本的外公,他知道外公“不見了”,心裡開始產生分離的感覺。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5歲時,他跟隨父親去拜訪有個3歲小孩的朋友後,有天,父親跟他說“那小孩死了,被水淹死。”自此,每天睡前,他腦瓜裡經常想像那比自己小那麼一丁點的孩子被水淹的死狀,“像一隻死豬那樣浮在水面,好可怕!”

無論是兩歲半還是5歲,那時候的他面對死亡時是有情緒的,但因為還小,所以關於死亡的各種疑惑他不懂怎麼問出口,“如果那時候大人跟我談一談,引導我做一些,說一說內心的,也許就不會有陰影。”

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 用不同方式讓他們瞭解生死

根據瑞士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死亡的解讀有所不同,其認知發展分期包括:一,小於兩歲的幼兒、二,2至6歲的孩子、三,進入小學的孩子,和4至10歲以後的孩子。

小於兩歲的幼兒不瞭解死亡的意思,但他們會從大人身上感受到死亡的哀傷情緒,為此,人們不是要跟這年齡的孩子談死亡,而是,並觀察孩子是否因分離出現焦慮和退縮的行為。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學齡前的孩子會認為死亡是暫時、的,他們認為死亡是“睡著了”,就像電動遊戲裡的角色那樣,死了可以復活,生命可以重來。這時期的孩子處於探索期,經常會把“為什麼”掛在嘴邊,如“人為什麼會死”,“你(我)會死嗎?”大人如何回應孩子很重要,錯誤或開玩笑的方式很可能導致孩子對死亡產生難以磨滅的負面影響。

面對孩子的提問,大人不必要求自己說出準確的答案,反而可以一同探索,當孩子問“人死後會去哪裡?”如果大人心裡也沒有篤定的答案,可以回答說“我也不知道人死了會去哪裡,但我相信會去一個美好的地方。”,或試著反問“你覺得呢?”、“你有沒有聽到別人說什麼?”、“你有沒有更好的答案?”以此方式跟小孩一起討論。

學齡前的孩子也會透過觀察來回應死亡,“我姨婆在我4歲半時去世,那時候的我對死亡也沒有過多想法,卻被要求在葬禮上又跪又拜,我在一旁觀察到大人都在哭便跟著哭,我哭不是因為姨婆死了,而是看到大家對死亡的反應是哭,所以我‘’他們。”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對死亡的認知,倘若大人在壓抑情緒,孩子將來面對死亡也難以表達情緒,如果大人的態度是開放的,孩子從中能感受到“我們是可以談死亡的。”

和學齡孩子談死亡 可描述事實、表達感受

進入小學的孩子接觸的人事物多了,開始對死亡有基本的認知,對死亡的感受也更明顯,他們會感到恐懼、焦慮,但不代表會用語言來表達。此時,需要清楚的讓孩子知道死亡是無法逆轉的,千萬不要跟孩子說“死亡是出遠門”、“死亡是睡著了”、“死亡是去了旅行”,除了避免讓孩子期待死了的人回來,也避免孩子產生更多難以解釋的疑問,也不要跟孩子說“如果你不乖,XX就會死掉”,“你這麼壞蛋,遲早被你氣死!”萬一死亡降臨時,孩子會信以為真,因此感到內疚,自責。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年齡再大一些的孩子對於死亡較具備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大人在談死亡時要描述事實,表達感受,甚至用植物和動物做比喻;人老了,身體不再健壯,就像倒掉的樹;人因意外死亡,就是被雷劈倒或被砍伐的樹。

他分享道,一年前,他家小狗Q將外出時被野狗咬死,他在送兩個分別9歲和10歲的小朋友上學時,在車上跟他們說,“昨天我們家發生了一件事情,姑姑帶Q將出去玩的時候一不小心鬆開繩子,Q將就跑掉了。我們找到它時發現已經被野狗咬死(描述事實),當我知道它被咬死的時候,我很驚訝,也很難過,我現在很思念它,我很希望它還活著(表達感受)。我很感謝Q將帶給我們許多快樂,它很單純,很可愛也很調皮,它曾經和我們一起去玩,它帶給我們家很多歡樂(表達死亡帶來的意義),你們出生後就跟Q將一起玩,常常抱它,叔叔還看到你們牽它上廁所……”當羅耀明說完孩子曾與小狗的經歷後,他觀察到孩子已經在流眼淚。

他解說,孩子更需要的是學習表達感受。大人在談說死亡時可以先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才邀請小孩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感受的方式不僅僅是語言,加上孩子不太擅於用語言來表達,所以會以哭或生氣等其他情緒反應來表達。接著,他還請求孩子的同意,邀請孩子閉上眼晴跟小狗道別、道歉、道謝、道愛,以及給予祝福。

接納情緒 接納死亡

死亡發生時,小孩往往是被忽略的對象,這也許是大人真的忙得無暇顧及,然而,我們更需要問問自己——“我可以接受面對死亡這件事嗎?”,“我是不是已經接納死亡?”

忙,很可能是大人本身不願意談死亡的“藉口”,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不習慣、忌諱、害怕被否定、害怕挑起情緒、怕被家裡的長輩責備等等,知道背後原因,才知道如何為談死亡做準備。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談死亡課題,得先“不要評價”,沒有人可以活著回去,接納死亡是自然的事情,也包括接納情緒,“不僅是小孩,大人也不會處理情緒,認為情緒代表脆弱,對身體健康不好,但其實情緒是健康的,我們對死亡的情緒來自愛,思念,所以才會悲傷。”他說。

然而,倘若人面對親人離世或哀傷會選擇或壓抑情緒也是正常的,這是大腦連帶的行為反應,當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右前額葉會活化,表現出的行為反應是逃避、壓抑、推開。因此,大人因為“忙”而不談死亡可能是因為逃避、壓抑或推開。

接納情緒,就會看見情緒的無常。情緒就像浪潮,沒有人可以持續傷心或憤怒一整天,當你願意接受情緒的時候,情緒就會轉化。人在體驗、感受和表達情緒的過程,是在啟動左前額葉的正向情緒,當下產生的行為反應是靠近、親近、感受、接納、擁抱。

羅耀明在臺北地方法院帶課程的對象是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被害者及其家屬。一個阿嬤來參加課程時一直在哭,阿嬤說:“我的兒子死了,我晚年喪子,我的媳婦中年喪夫,我的孫子早年喪父。”他感慨道,一個死亡有這麼多哀傷要處理,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要怎麼處理。

阿嬤說她這3年來都在陪伴孫子,可孫子總是躲起來打電動,而阿嬤和媳婦從不會說兒子死了這件事,可見大家都在逃避與壓抑情緒。阿嬤說的陪伴並不是真正的陪伴,她為了不讓孫子打電動,把孫子帶去公園玩,當孫子看到公園裡的小朋友有爸爸陪伴在旁,於是很生氣的丟掉東西跑回家,阿嬤追到家後問正在哭的孫子為什麼不跟別人玩,孫子哭著說:“我怎麼跟人玩?以後再也沒有人可以教我怎樣做個男子漢了!”阿嬤當下不懂如何處理,只管教孩子不要哭。

他解說,孩子打電動並不是因為他喜歡,而是不懂得如何面對父親去世這事,當受到情境刺激,孩子就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跟其他孩子不一樣,以及提醒他“我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情緒湧現表示孩子內心在乎的事情以及沒有被滿足,大人要允許與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底下的訊號是提醒大人要聆聽孩子的心聲,並且在聆聽後想方設法去滿足孩子的期待與需求,而不是以叫他不要哭來堵住情緒的出口。

孩子說沒有人可以教他成為男子漢,表示孩子需要一個模範,需要有人引導自己,教育自己,他建議阿嬤讓孫子知道兒子離開了,她也很難過,也很思念他,甚至多跟孫子聊聊她心目中的兒子,以及孩子的爸爸如何面對人生的磨難,好讓失去父親的孩子,還能因為阿嬤、媽媽或其他角色讓父親的形象與生命故事再次活在心中。

透過動植物、繪本 打開孩子溝通開關鍵

羅耀明也是臺灣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校園學生巡迴教育宣導講師,他每年到幼兒園和國小透過動物保育宣導進行,現場展示與小狗小貓有關的用品、零食、玩具等等讓宣導老師跟小孩瞬間展開話題,內容從飼養寵物的責任,到與寵物建構關係才進入死亡教育。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動保處每年有上百場的校園教育宣導,他在校園宣講時從孩子的回應中看到,不同的家庭面對死亡有不一樣的反應。可喜的是,動物保育宣導對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有次我們回到同一家幼稚園,得知一個大班的小朋友在公公往生後跟父母說,‘爸爸媽媽,阿公走了,我們一起來跟他說謝謝,謝謝阿公給我們這麼多快樂,謝謝阿公照顧我們……’”父母當下感到很驚訝,連大人也不懂得怎麼處理阿公死亡帶來的情緒,小朋友卻帶領長輩完成“”。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他還會引導小朋友思考,在寵物臨終前剩下的日子裡可以跟它一起完成什麼事情?寵物要死了,該怎麼安葬?安葬時要跟它說什麼?最後,還會做一個約定——“我不會因為失去你而失去愛的勇氣,我會好好照顧自己。”接著就是哀傷陪伴,大人可透過與孩子在一同寫卡片、寫一封信、唱歌或將照片做成影片等方式來悼念逝去的生命。

他發現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畏懼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幼稚園和低年級的孩子很開放,會直接說自己開心還是傷心,高年級的學生則較少表達自己的感受。除了學校教育導致,更多是來自家庭對情緒表達的限制與壓抑。

我們很難勉強一個家庭在缺乏能力與資源下跟孩子談死亡,這也是“不要評價”的一部分。既然希望跟孩子談生死,又無法要求學校老師跟學生談生死,除了可以透過動植物,繪本也是其中媒介。

死亡教育的繪本因不同年齡而有不同的選擇,閱讀不是關鍵,閱讀的過程與過後的聯想與感受分享才是最關鍵,畢竟,兒童對於死亡的情緒反應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卻會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產生連結。

羅耀明簡介

华人社会向来避谈生死/如何在生活中与孩子谈“死亡”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博士、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幸福生死學導師、臺灣正念學學會理事暨正念療育資深督導師、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教師希望心坊課程導師、臺灣安寧照顧協會公關委員、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副理事長、童綜合醫院醫療倫理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大專校院生命教育教學社群與課程發展實施計劃之靜宜大學教師社群、山貓森林發起人暨生物多樣性ESG計劃顧問、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教職員正念課程導師、臺北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正念團體導師、慈濟大愛電視臺“人文講堂”講者、榮獲教育部2011年全國社區大學特優課程、2014年榮獲“社區大學全國資深優良教師”、2023年臺大生命教育研討會與談人。

相關文章:

吳若權/為自己打造安心暢快的人生下半場
宋慧慈/重拾學生身分,學習如何從喪親悲傷中走出來
如何走出喪子之痛?/將“死亡”轉化為“往生”,瞭解生命是永續經營的
佛光山寺副住持慧開法師/真正的“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著去”的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愛長在【生命留書】/希望來世還能再成為一家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