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育才基金、Yayasan Daya Diri和金寶拉曼大學(優大)學生會聯辦的三天兩夜中學生培訓營,上個月在金寶優大舉行,迎來169名華巫印學生參加。各族學生除了被“打散”後重新分組,各族同組一起度過3天,就連住宿也儘量避免把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分配在同一間房間。
你可能會問:這有用嗎?短短三天兩夜,能締結什麼深厚感情?還真別說,有學生就是在剛到住宿放下行李時,就和也在宿舍裡串門的友族學生相談甚歡,連名字都不知道,就和對方聊了半小時,最後當然是順理成章,結成好友了!
ADVERTISEMENT
26校169各族生參與
育才基金主任柯美芳表示,參與的169名學生來自26所學校,即13所國民型華文中學、11所獨中和2所全寄宿學校,都是育才基金和Yayasan Daya Diri的受惠學生,每所學校都派出老師陪同。
她說,學生中有約50名巫裔生(包括就讀國民型華文中學)及數名印裔生,其餘是華裔,這是配合國慶月首次將兩個基金會的受惠學生放在一起,也是首次和優大合作,營會執行工作由優大學生負責;營會課程注重在領袖培訓、發揮自我潛能、增強記憶力、提升自信心。
“學生參加營會活動之餘,帶隊老師也會參與工作坊,包括人工智能課程。”
初次見面打成一片
還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一見面就聊個不停的,是17歲同齡的陳嘉鵬(亞羅士打吉華一校)、李嘉成(加影育華國民型華文中學)和梁皓(芙蓉中華中學)。陳嘉鵬是“中間人”,也是這“三人行”的“鼻祖”,和身為華巫混血兒的李嘉成同組。兩人開啟話題後,發現非常投契,無話不談,還難分難捨,當天晚餐,嘉鵬就向嘉成發出邀請:帶上晚餐,來我房裡,我們邊吃邊聊!
“我本以為會和同組組員同房,當發現並非如此,一度思量要不要私底下換房,把嘉成換過來?不過後來想到巫裔同胞需要禱告,擔心生活作息不一樣會打擾到他們,所以作罷。”
為何偏要和同組組員同房?嘉鵬不好意思笑笑:“因為一天下來已和組員混熟,同房也比較不尷尬嘛。”這明顯是多慮了,年輕人,怕什麼尷尬?果不其然,兩人在房裡邊用餐邊聊得正酣,迎面碰上遲入營、拖著行李進來的梁皓。梁皓一邊放行李,一邊就和兩人聊開了,不知不覺,聊了半小時,到頭來才發現,連對方姓什名誰都還不知曉。這難道是好漢惺惺相惜,英雄莫問出處?
就這樣,3人的關係以陳嘉鵬為交集點就此展開。其中一天,大家出外吃宵夜,約在華人聚集食肆,正選擇要吃啥,嘉鵬和梁皓猛地想起:哎,嘉成在此!趕緊問嘉成是否要轉場。嘉成擺擺手說:我找清真食品即可。
這件事讓嘉鵬和梁皓頗為自責,怎麼會忽略了穆斯林朋友的需要?採訪時說起這一段,語氣依然懊惱,反而嘉成毫不介懷:ok啊,我是沒那麼介意這些啦,可以和他們一起吃一起聊天,我很開心,我們還一起拍照嘞!
加深文化了解 對友族改觀
除了嘉成,梁皓還認識了另一名巫裔朋友。兩人分屬不同組,恰巧在營會的講座環節坐在一塊兒。巫裔學生記錄要點時發現沒筆,很自然地向梁皓借,又是簡單的一句,話匣子就此打開,先是問彼此從哪兒來,談至日後計劃到哪兒去,這麼好談,當然不會就此錯過。“我們已經交換IG了嚕!”
從這名巫裔朋友身上,梁皓對友族宗教和生活習慣瞭解更多。講座聽到一半,這名巫裔朋友突然離開,回來後梁皓才知,是去了禱告。“我問他禱告一般上是幾點,他說通常是用餐前,不過看個人,都可以的。我原本以為,巫裔同胞禱告時間是固定的。長知識了!”
李嘉成也一樣有新發現,優大生呈獻的印度舞表演,讓他大大改觀。“冒犯說一句,我原本以為印度舞很無聊,因為沒什麼關注和認識;看了表演後,覺得它的旋律和動作蠻有趣的!”
相處自在互幫忙
還有就讀檳城拉惹敦阿茲蘭沙理科中學的萬慕哈末納烏法,笑著說出他對華裔學生的看法:“華裔學生喜歡講話,但他們不喜歡做第一個開口的人,看上去就有點害羞。但當我和印裔學生聊天,他們就插進來一同講了,講得停不下來!”
他坦言,看到華人學生時會想:糟糕,他們一定會只混回華人,圍成自己小圈子。“但當我開始和他們講話,他們把我拉入他們的群體裡,相處起來感覺很好玩。他們看起來好像很冷酷高傲,實際上很友善呢!”
在營裡,納烏法最好的友族朋友是黃永泰(譯音,Wong Weng Thai),兩人互相幫忙,聽到華語,永泰翻譯給納烏法聽,英語有不瞭解的,納烏法為永泰講解。外向活潑的納烏法笑說:“我看到其他人生怯,就會‘逼’他勇敢起來。永泰有點靦腆,但和我已經相處得很自在了,因為要做什麼事,我都拉他一起,哈!”
巫裔唱中文歌 華印裔跳馬來舞
來到了營會的最後一天,主辦單位出題:各組被指派《Rasa Sayang》、《Wau Bulan》、《Lenggang Kangkung》或《情非得已》其中一首歌曲,準備1分鐘的表演,不提供歌曲音樂,大家必須清唱。臺下被分成各組的三大民族學生面面相覷:華裔學生未必記得馬來歌謠歌詞,巫裔和印裔學生則多不懂得唱中文歌,這個題目,豈不難為?
如果這樣想,可太小看學生們了。只見學生們呆了呆,隨即動起來:掏出手機,上網找歌詞,然後圍成圈圈,邊唱邊編排手語。對馬來舞動作不熟悉的華裔和印裔生,就跟著巫裔生學,那動作裡的柔婉短時間內是學不來了,降低要求,有七成像已滿足。
被分到《情非得已》的巫裔生,則開出拼音版歌詞,生澀地跟著唱,但既要熟記歌詞發音,又要兼顧手語,唱得了兩個字,又顧不上比手劃腳,唱出來的還是走調的,簡直叫人手忙腳亂。一旁的華裔生看在眼裡,向巫裔生送上定心丸:不必緊張,我會在你身邊唱,手語就沒辦法,必須自己來,不過就算做錯也沒問題的!
結果到了登臺演出之時,大家都很自然。有的巫裔生把整段副歌硬生生背下來,背不熟就拿手機跟著唱;有的男生明知跳不出馬來舞的婀娜,也放下身段“頂硬上”,竟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有組眼看著華裔生記不熟《Lenggang Kangkung》歌詞,乾脆來個揚長避短,巫裔生“抓麥”演唱,華裔生跳手語;還有的組出奇制勝,明明被分到《情非得已》,偏不按理出牌來個大反轉,派出巫裔生挑大樑負責演唱,反而是華裔生負責跳舞,博得滿堂彩。
Yayasan Daya Diri:尊重差異
Yayasan Daya Diri主任茜蒂娜絲拉指出,此次營會不僅是激勵營,也旨在讓不同背景、學校和州屬的學生聚集一起,讓他們學習如何成為領袖之餘也擁抱多元。
她笑言,友族學生們初見面,開始都有些怕羞,但一旦開口說話,就怎麼也停不了。
“我對於這個結果不感意外,因為作為生活在多元文化裡的大馬人,我們都有尊重彼此異同的意識。看到學生們很自然及願意和不同族群混在一起,讓我們備受激勵,以在未來舉辦更多這樣的營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