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日综合电)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周二起一连两天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陆续抵达北京。这是继2017年、2019年之后,中国睽违多年再次举办该论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亲自出席,迎接来自10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一同为“一带一路”(简称带路)10周年“庆生”。
在为期两天的周二开幕之前,部分领导人已抵达北京,其中包括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智利总统博里奇、肯雅总统鲁托和埃塞俄比亚总理艾哈迈德。
ADVERTISEMENT
香港《明报》发表社评,带路倡议过去10年乃中国主动输出,今后要做到带路沿线国家投入共建,需要真正做到“遵循经济学逻辑,而非地缘政治逻辑”。
西方忧中参与竞争
《明报》社评称,西方国家指摘带路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债务危机”,质疑基建项目是否能够盈利,甚至是破坏环境,但其实,西方所说的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始作俑者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中国占的比率不及西方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所担忧的是出现中国参与竞争。
文章称,带路倡议以基建项目为主打,修桥起路,兴建水力发电站、铁路港口项目等等,但近年带路项目已经扩展到金融和科技领域,不但输出去,而且还请进来,为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生设立奖学金,并且提供科研平台,同时提供就业机会。
文章并指,带路项目现已跨越到一个新阶段,一是分散的项目点已经逐渐形成“带”和“路”,公路、电网、工业园、金融体系、电子科技等等在一些国家连成一片,发挥集群效应和协同效应。二是一些项目起到示范作用,其他国家要来“搭便车”,云南到寮国铁路项目是一例,中国提出建设连通东南亚国家的铁路网,没有受到积极响应,但昆明至永珍铁路2021年通货运、今年通客运之后,泰国和越南也纷纷“找上门来”,要求连通。
带路项目须符经济逻辑
文章坦言,带路倡议获得更多沿线国家的响应,但成绩与挑战共存。文章称 ,过去带路项目几乎都是“国家行为”,因为大型基建基本上只能由国企去承包,而且涉及贷款也是由专门的国企银行辅助,但带路项目要符合经济逻辑,就必须是在商业上有利可图,才能做到可持续,民企的参与势在必行。
另外,文章指,示范作用不止于经济层面,还带来外交成果。中国承包在沙地阿拉伯的沙漠上建高铁,技术与质量成为“最好的中国故事”,沙地开始购买中国产的军事设备,此外,在中国斡旋下,积怨多年的沙地与伊朗实现和解,直接冲击美国在中东的地位。
附社区服务能让民众附和
文章称,带路倡议已经做到通商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是互惠的,但只通商不通民心,一旦无利可图就不能持续。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复杂,军人政府与文人政府经常互换角色,政党轮替也格外频繁,带路项目往往由于政治反复而出现颠来倒去,民意基础才是带路项目稳定性的最佳保障,要争取民意,带路项目不能因为只顾项目建设,损害当地民众的福祉,而且要附带社区服务,才能让当地民众附和。”
另据中央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受访时则指,中国把更多的注意力、思考力、宣传力等投放在了“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与它们之间有远比一度设想的更复杂的关系。
他说,此外,周边情况越来越复杂和具挑战性。“如果说改善周边外交就主要押宝在 一带一路上,那么多半不会成功,因为周边情况越来越复杂和具挑战性的原因很多”。
时殷弘表示,“中国的一项基本现实是中国经济10多年来缓慢走低,财政收入逐渐减少,外部环境则美国这么坏,而且美国后面跟著不少盟国和战略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最重要?国内经济、金融争取稳中求进”。
学者:调整战略转攻电子通讯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庄嘉颖告诉中央社,经济放缓下,支出与投资很难一直支撑,北京对“一带一路”进行了一些调整。
庄嘉颖观察,最近看到中国做了调整,不会像以往那么大规模投入,会比较有选择性地去推动。比起传统的基础建设,中国更希望在电子通讯的基础建设下功夫,能够降低风险,战略上也较有保障,选项会较为小心。(法新社∕明报∕中央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