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喪屍主題一直是熱門題材,有美劇《The Walking Dead》、韓劇《Kingdom》、《All of Us Are Dead》等不同的風格,故事背景更是貫穿現代、古代或校園。由日本漫畫家麻生羽呂創作的《變成喪屍前要做的100件事》(Zom 100: Bucket List of the Dead),則是展現了不同面向的喪屍主題作品。這部青年漫畫已改編為動畫,於2023年7月9日播映。
ADVERTISEMENT
故事主角“天道輝”是個在黑心企業任職3年的青年,原本是個初出茅廬且充滿活力的大學生,卻因為被公司壓榨過勞而喪失生活熱情,如同行屍走肉。黑心企業指的是大量招聘年輕人,通過過度勞動、給予不合理報酬或福利等手段耗盡員工的公司。在日本,各界人士甚至舉辦“黑心企業大賞”,來評選惡性品質的企業,可謂是日本職場的另一面。
一天早上,天道輝正準備向小區的管理人員繳付停車費時,偶然看到了一個喪屍在吃人。影片的處理手法非常細膩,通過顏色來反映主角的內心。主角身上的灰暗色彩,對比喪屍身上的彩色(血液),猶如在告訴觀眾“那才是我向往的世界”。被喪屍追趕時,他還不忘念著自己上班要遲到了,等回過神來,才緩慢地說:“不用再去上班了嗎?”最後大喊:“我自由了!”
擺脫身分做自己
2020年,馬來西亞第一次實施為期47天的行動管制令(MCO),隨後又有CMCO和RMCO。人們把行管下的生活稱為新常態。在行管期間,很多人擔心糧食水源短缺的問題,也有更多人在瘋狂搶購口罩及消毒液,導致那時的超市物品經常短缺。人們對於資源的爭奪、理性地計劃生存,以及面對災難時表現的恐慌,彷彿末日喪屍題材的影劇所描述的世界。
“我們剩下的生命,可能只有一天,也可能有60年。不論如何,都不能讓我們完成所有的事。”
經過天道輝的一番思索後,他決定用筆記本寫下“變成喪屍前要做的100件事”。對他而言,屍潮的爆發象徵著他的新生,社會秩序的崩塌讓他從“社會”這個巨大的齒輪中,擺脫工具屬性的身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這部作品,有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三日月閒。她是一個高度紀律、理性,且善於分析情勢與整理情報的人。爆發屍潮後,她依舊秉持著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家每日健身運動,去超市也僅拿需要的物品,分析著各種喪屍的情報。最後,她決定寫下“為了不變成喪屍要做的100件事”。月閒與輝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生活哲學。
追求真理的力量
這兩個角色的衝突,其實是瞭解現代性問題的關鍵。德國思想家馬克思‧韋伯發現,工業革命、科學革命、地理大發現,這些事件背後的統一思想動力,來源於理性主義。因為當時的人們普遍相信理性會幫我們除去無知,走向真理。
同時,他也反思著理性化的後果,認為科學理性無法回答生命的意義。比如,我們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值得的?我們過怎樣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命的目的是什麼?理性也許可以給出最優方案,但無法帶給我們一個最優的選擇。
這也是這部劇展現出的價值衝突。比如,主角在超市選擇拿一箱啤酒而不是其他生活的必需品。此外,在其中一個100件要完成的事裡,他想要擁有一個超大的電視屏幕來玩遊戲,並且願意付出巨大的風險來完成這件事。
因此,在社會秩序崩塌或生命逐漸走向盡頭時,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這或許能帶給觀眾一些思考。
更多文章: 賴芯語/《不良執念清除師》藏在執念下的悲傷 王晉恆/《相撲聖域》力與美,傳統與現代劇烈碰撞的瞬刻 黃愛玲/《破毒強人》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李欣霓/《假面女郎》(Mask Girl)愛美天性下的自我迷失 白慧琪/《八尺門的辯護人》看完你有因此重新思考死刑嗎? 王晉恆/《黑鏡6》黑鏡即是地獄‘ 張祺/《狂飆》慾望的反噬 黃愛玲/《惡鬼》惡之所起,心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