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成为穆斯林后,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了,可是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啊。”TikToker Soya Belacan的Aisha陈妍颖是华裔穆斯林。因为先生Azrul很爱吃,她总会煮些华人美食介绍给他。有时买食材,超市的马来大婶看她买佛手瓜、红枣、豆豉,也会特别好奇这些食材怎样用。
所以,当小孩上托儿所后,她索性开设TikTok和Instagram账号,分享烹煮清真华人家常菜的影片,例如瓦煲鸡饭、杜仲乌鸡,甚至是女性补身子的红枣姜茶等。Azrul还说,因为Aisha他才了解到“热气”的概念。这又是另一种层面的跨文化了。
ADVERTISEMENT
“Assalamualaikum,大家好啊!”刷TikTok看Soya Belacan的影片,陈妍颖Aisha总用这一句话开场,再用“Si-ap! makan!”总结。
说起华社该如何认识伊斯兰、了解穆斯林社会,华裔穆斯林往往是最好的桥梁。不过,陈妍颖比较像是反向操作,向马来社群介绍华人的饮食习惯。
她与丈夫Azrul开设TikTok和Instagram账号Soya Belacan,分别有粉丝43.6万和15.4万。虽然他们的粉丝多为20岁至50岁的马来人,但从留言可看出,大家对这些食谱跃跃欲试。需要用到杜仲、红枣、枸杞等中药材,马来粉丝会留言询问哪里可以买到清真的?陈妍颖悉心解答,一般霸级市场就有了,其实不难找。
陈妍颖和很多华裔穆斯林一样,因为与穆斯林结婚而进入伊斯兰。婚后,她多了一个阿拉伯名字叫Aisha,先生Azrul也多了一个华文名字叫知路。他们的相遇、相恋,其实有着双向的跨文化经验,他俩是因为咏春拳而认识。
Azrul本来就喜欢华语流行歌曲,会唱王力宏、周杰伦的歌曲。因为喜欢看功夫电影,看《叶问》而学咏春拳,还成为了教练。陈妍颖就是他的学生。
陈妍颖和很多华人一样,从小就读华小、国中,社交圈子以华语为主,接触到的马来人多是同学。她说,在小地方成绩好的都是华裔学生,马来同学多是飙车仔。她对伊斯兰或其他宗教也没什么深入了解,觉得和自己无关,加上国中的宗教老师(Ustazah)很凶,让她对伊斯兰有很多刻板印象。
成为朋友后,陈妍颖发现Azrul对女性尊重,很绅士。Azrul说这些都是伊斯兰教导的,可是当时,时不时的宣教也让陈妍颖觉得有点烦。后来是因为Azrul介绍一些西方的科学家、知识分子也信奉伊斯兰的影片,让她开眼界,渐渐走进伊斯兰。
与异族同事相处之道:理解和同理
爱情来得若有似无,俩人很快以结婚为前提交往,并在两三个月后结婚,生了一个小孩。小俩口语带骄傲地说,从来不吵架,感情好得很。
然而,陈妍颖的华裔穆斯林身分常在网络上引来键盘手攻击,认为她是叛徒,忘了华族的根本。她看得出那些假账号用华文式的马来文留言,还要她“回去煮你的马来餐”,“小心老公娶4个老婆”。
陈妍颖不解,为何在一些人眼中,嫁给马来人成为穆斯林就好像低了一等,嫁给洋人成为基督徒就不会被指指点点。“如果我嫁给洋人穆斯林,他们又会怎么看呢?”更何况,非穆斯林男性搞外遇,搞风流的事也时有所闻。
面对网络上族群、宗教极端言论的乱象,陈妍颖相信那只是少数人的看法。“在现实生活中和办公室的异族同事相处,其实是很和睦。我们要理解和同理,要学习换位思考,去酝酿智慧。”
侧记:纠结多年的名词,终于记住了!
访问结束,与Soya Belacan夫妻到附近的中国穆斯林餐厅用餐。夫妻俩都说,对伊斯兰有什么不明白就提问,即便他们不会,也会帮忙找到适合的人来回答。于是向他们说起好几年前的访问经历。
当时受访者说,在斋戒月的一个特别晚上特别用力祈祷,后来多年的心事终于了结,有了好结果。我没特别记下那个名词,直到几年后制作开斋节专题时,又从受访讲师那听到那个特别的夜晚。那回写了还是没特别记在脑中。
此次问起Azrul,他放慢语速念给我听“Lailatulqadar”(贵夜)。这回我记下了。
相关报道: 【观绿潮/01】学者眼中的绿潮,你怕的绿是什么绿? 【观绿潮/02】李烈宽●研究伊斯兰,为疑惑寻找答案 【观绿潮/03】王俞勇(Ridzuan Ong)●用华语跟你说伊斯兰 延伸阅读: 【中南马篇】一碗叻沙,盛满包容与多元 【北马篇】一碗叻沙,盛满包容与多元 【东马篇】一碗叻沙,盛满包容与多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