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inga其實是緬甸魚湯米線,也是緬甸人的國民小吃,在當地隨處可見,可以當三餐吃,辦紅白事時也吃。隨著越來越多緬甸移工在吉隆坡落地生根,mohinga也慢慢普遍起來,不用太刻意,自然而然就認識了也吃到了……
ADVERTISEMENT
第一次看到東海岸叻參(laksam)時,差點脫口喊了出來:“真的有像躺在泥濘裡的豬腸粉!”──“豬腸粉躺在泥濘裡”,這是知食份子林金城在文章裡描述叻參的一句話,因為太生動了,所以一直記到今天。
這“泥濘”是椰漿魚湯,甘榜魚煮熟去骨拆肉,加椰漿,以黑胡椒、葫蘆巴籽、姜等調味,看起來灰沉沉的,好像一點都不好吃的樣子,但入口鮮香甘美,不比其他叻沙湯遜色!
同樣的湯頭,配上長得像豬腸粉的laksam粉時名字叫做“laksam”,配瀨粉時就叫“吉蘭丹/登嘉樓叻沙(laksa Kelantan/Terengganu)”。
不管叫作laksa、laksam、laksan還是laksha,在梵文裡都是同一個字,意思是千千萬萬。叻沙有千萬種樣子,單是在馬來西亞,幾乎每個州都有不同做法、個性也完全不一樣的叻沙。
用鯰魚熬煮的緬甸國民小吃
吃過laksam後再吃緬甸叻沙mohinga,就不會大驚小怪了──如果說laksam是躺在泥濘裡的豬腸粉,那mohinga就是躺在泥濘裡的米線;同樣是泥濘,laksam的泥濘灰沉沉,mohinga的泥濘則是土黃色的,乍看像泥巴,比laksam更難挑動食慾,但只要夠幸運吃到好吃的,就會從此陷入美味泥沼裡無法自拔!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Mohinga其實是緬甸魚湯米線,也是緬甸人的國民小吃,在當地隨處可見,可以當三餐吃,辦紅白事時也吃。隨著越來越多緬甸移工在吉隆坡落地生根,mohinga也慢慢普遍起來,不用太刻意,自然而然就認識了也吃到了。
Mohinga的魚湯以鯰魚熬煮,不加蝦米,也不加蝦膏,就只用鯰魚。鯰魚有很重的土味,緬甸人的做法是用新鮮黃姜、草果、香茅、蔥蒜等壓制土味,熬出鮮美魚湯。魚湯熬好後,加入炒過的鷹嘴豆粉,煮成濃湯,吃之前擠入青檸汁,令湯頭更醒胃。
這鍋濃湯的做法不是勾芡,勾芡是黏稠又滑順的,湯麵光亮,它比較像炒麵糊手法,所以它的稠,是粉感很重的那種稠,湯麵暗啞,喝起來很有飽足感。這與眾不同的湯頭,在緬甸叻沙跟本土叻沙之間挖下一道鴻溝,讓我印象深刻。
這碗緬甸叻沙裡還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那就是香蕉莖。
沒錯,不是香蕉花,是香蕉莖,香蕉莖不只是家畜的飼料,也可以入菜,如果能帶著尊重去烹煮,香蕉莖也可以是美味佳餚。
香蕉莖是緬甸人的鄉愁,在吉隆坡緬甸街的緬甸小店裡,可以看到一截截的香蕉莖和蔬菜水果一起賣。沒有香蕉莖就不能煮mohinga,浮在濃稠魚湯裡一撮撮黃色、會牽絲的纖維,吃起來脆脆的,就是香蕉莖了!
香蕉莖本身應該沒有味道,據說還帶點苦澀,但它的中空網格狀纖維會吸汁,吸飽鮮美魚湯後,變成緬甸叻沙裡最鮮的食材。
香蕉莖雖然卑微,但要入饌的話,卻是一種需要特別呵護的高敏感食材。它跟香蕉花一樣很容易氧化變黑,切片後必須立刻浸泡黃姜水,避免氧化兼除澀,同時也可以染上漂亮的金黃色。
緬甸叻沙的另一個特色配菜是炸豆餅(pe kyaw),用黃扁豆和佔米粉製成,加上江魚仔和花生,鹹香酥脆。吃的時候,把它捏碎泡湯,吸附魚湯後味道更豐富。
跟新加坡人吃加東叻沙一樣,緬甸人吃mohinga不用叉也不用筷子,一根湯匙就夠了。我試了,米線有點長,吃起來不太容易,但湯頭很稠,不會到處飛濺,所以還是可以慢慢吃。
叻沙有千萬種樣子,不是每一碗叻沙都像我熟悉的叻沙,記住這點,就能繼續探索叻沙的大千世界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