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擋不住的浪潮,不管在職場或課堂都是如此。到底人工智能是人類福祉還是人類災難?日前在星洲日報總社有一場講座,邀請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教授、新紀元大學學院校長莫順宗教授和營銷科技公司Antsomi聯合創始人兼馬來西亞數碼協會前主席孫德俊,從教育、職場甚至心靈層面來探討人工智能。
報道:本刊 梁慧穎
攝影:本報 黃安健
ADVERTISEMENT
自從ChatGPT面世以後,高等教育界普遍擔心的其中一個問題,是要如何分辨學生的報告甚至論文是不是由人工智能(AI)代筆。起初,外國尚有一些大學明文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問題是真的禁止得了學生使用人工智能嗎?
如今,很多大學包括本地拉曼大學都有推出指南,指引師生如何善用ChatGPT。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教授說,學生以後畢業到職場工作,免不了需要使用各種AI工具,所以使用AI工具是他們應該掌握的能力,而不是排斥使用。
科技融入學習是擋不住的浪潮,他舉例,以前Microsoft Word剛推出的時候有語法檢查功能,有些老師擔心學生從此不會好好學習語法,但這麼多年過去了,語法檢查功能已經非常普遍,現在幾乎所有文件軟體都有這項功能,如果學生抱著學習心態使用這項功能,他們確實可以增強語法,重點是他們願不願意學習。
如果要判斷學生的論文是不是由AI工具代筆,他認為在論文答辯的環節就能見真章,因為假設學生純粹從ChatGPT抄襲而不求理解與思索,他們只怕會在論文答辯時答不上話。
讓自己像人是脫穎而出的方法
ChatGPT推出至今快要一年,新紀元大學學院校長莫順宗說,面對AI浪潮,大學沒有辦法阻止學生使用ChatGPT,校方能夠做的是引導學生善用AI幫助學習,還有讓學生明白,擁有自己想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ChatGPT目前還做不到“靈機一動”。
如果學生僅僅藉助AI工具蒐集資料,這算不算由AI代筆還有待商榷。但如果完全照抄AI的答案,他相信大部分老師還是能夠察覺出來,畢竟老師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如有破綻將逃不過他們的法眼。
關於他提到的“靈機一動”或“靈光一現”,馬來西亞數碼協會前主席孫德俊深有同感。他說,他有個僱主朋友如今只要收到的求職信看起來像是ChatGPT寫的,這位僱主朋友就會馬上淘汰這份求職信。
“所以,莫校長講的靈光一現很重要,今天你怎麼樣讓別人覺得你更像一個人類,是你脫穎而出的方法。有些時候,AI工具可以讓你的東西更加正確,但有些時候,AI工具可能會讓你更不像自己,大家應該記住這一點。”
有了AI 學翻譯還有價值嗎?
“人工智能AI——人類未來的大幸福還是大災難?”講座,由星洲日報、馬來西亞佛教發展基金會和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聯辦,日前在星洲日報總社禮堂舉行。問答環節時,有一位考慮讀翻譯系的觀眾提問:翻譯學在AI時代還有沒有選修的價值?
文科出身的莫順宗說,其實早些年在AI還沒有興起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而翻譯之所以是一門學科,是因為翻譯不簡單,有各種理論和原則,比如翻譯講求“信、達、雅”,ChatGPT也許可以做到“信”和“達”這兩點,但是“雅”是很高層次,這一點ChatGPT未必能做到。
“有些人翻譯就是很匠氣或者很僵化,沒有神采,沒有個性化。”他說,如果翻譯者可以做到“雅”的境界,甚至成為理論開創者,就不用愁沒有立足之地。
尤芳達也說,機器雖然可以做翻譯,但可能還是需要人類畫龍點睛,才能使翻譯更加生動傳神。又或者翻譯者可以先用ChatGPT做第一版的翻譯,然後把省下的時間用來琢磨重要的詞句,也許一天就能翻譯更多篇文章。
他提到一件事,最近拉曼大學來了一位從香港來的校外考委,這位大學老師說,他從上課第一天給的作業就是規定學生要用AI工具生成圖像,結果到了大概第三週,學生先投降,說AI工具生成的圖像太過千篇一律,凸顯不了個人創意和特色。尤芳達說:“從這點可以知道,我們還是需要人才。”
3位主講者如何看待AI?
孫德俊| 未來所有產業都將圍繞AI調整
這大半年來,大家都很焦慮,尤其2022年11月30日之後,當ChatGPT橫空出世,很多人開始問“我的工作怎麼辦?我會不會被取代?”
有篇文章我推薦大家閱讀,那是比爾·蓋茨今年3月21日在他的Gates Notes發表的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我覺得大家應該注意,他說“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微處理器、個人電腦、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創造同等重要,它將改變人們工作、學習、旅行、獲得醫療保健和相互交流的方式,所有的產業將圍繞它重新調整,而企業也將通過其使用人工智能的程度來和競爭對手區分開來。”這段話非常重要,既然所有產業都將圍繞AI調整,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這個問題有幾個面向,首先是政府機關,我認為政府機關應該制定一個AI策略大藍圖,因為除了科技巨擘以外,其實真正擁有最多個人數據的機構是政府,例如我們的身分證、駕照等等。在引進AI的相關應用時,如何讓數據連結起來並且做出最大化和更有效率的應用,我覺得這是政府應該去思考和去做的事情。
教育方面,以前我們學數學,當學到某個程度掌握了數學基本原則的時候,老師會允許學生考試時使用計算機,學生可以用計算機做一些比較複雜的計算。我覺得今天的AI就像計算機,我們應該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
公司呢,三四十年前自從個人電腦出現以後,公司都紛紛把資訊科技融入公司的營運。如今電腦在公司的營運裡面已經不可能不存在了,未來的AI其實就像過去三四十年的電腦,你的公司營運不可能沒有AI的存在。
至於個人,我覺得大家應該鉚足全力去理解和學習使用AI工具來提高我們工作效率。也許你會問:‘人會不會被AI取代’,這問題我覺得有兩種可能:第一,如果你本身在專業上不努力,即使沒有AI,你也會被你的同事取代;第二,如果你的同事或你的同業比你更會使用AI工具,你也會被他們取代。
個案1:政府
新加坡政府在2023年2月宣佈在政府的營運上引進ChatGPT技術,例如做研究和起草演講稿。報道中訪問了一位項目經理,他說了以下這段話我覺得蠻有趣,他說:“我希望我們的官員因為使用AI省下時間,然後用省下的時間去執行更高級別的任務。這些AI工具可以幫助他們撰寫初稿、書寫電郵甚至演講稿,並且加快他們的工作速度。”這裡要強調的是“加快他們的工作速度”,意思是工作效率。
個案2:公司
這是我本身的經驗,我記得2020年當我的公司要發佈新產品時,我大概花了過千令吉請一個自由撰稿人幫我寫一篇新聞稿。經過來回三四輪修改以後,這篇新聞稿寫得很棒,定稿後就發出去了。
今年我又要發佈一篇新聞稿,我就在ChatGPT做了測試。我把新聞稿要講的關鍵字和指令輸入ChatGPT,3秒後那篇新聞稿就生成了,結果相當令我滿意。我之後大概再輸入10至15次左右,ChatGPT就產出10至15個不同版本,但我還是用了第一個版本,當然有修改了一些。
這意味著撰稿人將完全失去工作機會了嗎?我不認為,因為新聞稿通常都一板一眼,ChatGPT絕對有能力幫你做到這點。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自由撰稿人,很抱歉,昨天你就已經被ChatGPT取代了。但如果你是一個很專業的高手,可以寫非常深入的文章,並且可以滿足顧客和市場對你的要求,我覺得你還是撐得住的。
個案3:律師
有一天,有個律師朋友跟我訴苦,說他很憂慮,因為他的客戶開始會自己用ChatGPT寫租賃合約,都不需要找他幫忙了。要知道租賃合約也是一板一眼,怎麼可能難倒ChatGPT呢?這種情況下,這位朋友開始在他的律師樓導入ChatGPT,並且訓練年輕律師擁抱AI,比如在做合約的時候,如果有些條款想不通就請ChatGPT幫忙,不過人始終還是很重要,由人去把合約潤飾得更好。在AI工具的輔助下,這個律師朋友將他的律師樓定位在以人為本,要用律師專業去輔助高階談判和相關法律事務上,這是ChatGPT沒有辦法做到的。
個案4:攝影師
我有個朋友是非常專業的攝影師,他會把他在世界各地拍攝的照片做成日曆來販售。AI出現以後,他開始鑽研ChatGPT和Midjourney這些工具,憑他的美學眼光,他可以通過這些工具生成更專業的AI圖像,這讓他開闢出攝影之外的另一項服務。當他發現自己的專業受AI某個程度影響的時候,他就進化出另一種專業。現在他既是攝影師,也是AI圖像生成師。
我覺得今天的AI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裡面的恐龍,張牙舞爪好像要向我們衝過來,我們要怎樣去面對這頭恐龍呢?我覺得我們應該排除雜音,釐清觀念,迴歸到人的本質。我們可以去做人類擅長做的事,與此同時,我們要學習使用AI,讓AI去做它目前最擅長做的事情,再合作把事情做好。
過去百多年來,我們經歷蒸汽機時代、工業革命、資訊科技浪潮再到今天的AI時代。我覺得人類一直持續演化和進步,生命自會尋找出口,這也是我對AI時代的願景。
莫順宗| 人之所以害怕AI 是因為它彷彿有靈性
從學校角度來說,老師包括我自己都擔心,以後我們學生的作業可不可靠?作業到底是他們寫的還是人工智能寫的?老師都會有這個煩惱。
儘管如此,我們老師每個人都躍躍一試,想看看AI是不是那麼聰明。有人嚐到甜頭,嚐到AI帶來的工作便利,比如前天有一位主管跟我說,他現在都不用找別人幫忙過目他寫的雙語通告,因為他有一位好朋友叫ChatGPT。
人工智能不只是技術的進步,它會進入我們的心靈,跟我們一樣會思考,而且它速度更快又不會疲倦,學習能力各方面都比我們強,我們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才學會一種語文,它一下子就學會了。
我們說我們是萬物之靈,萬物之靈的概念出自《尚書》——“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意思說天跟地產生了萬物,而萬物裡面,人是萬物的靈。這個“靈”可以造很多詞,比如靈性、靈魂和靈巧。
所謂心靈手巧,我們從石器時代到農業時代再到工業時代,我們的手更巧,心也更靈了,所以即使人工智能時代來了,我們還是要學習動手,難道就不教小朋友一筆一畫寫字了嗎?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ChatGPT可怕?因為它活靈活現,太像我們,而且比我們更聰明,我們害怕我們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打敗甚至取代。
人工智能還彷彿跟萬物之靈靈犀相通,它懂你在想什麼,直達你的靈魂深處。譬如你說你很想吃月餅,不一會兒你的手機就會出現很多月餅廣告,這是為什麼大家如此害怕。
但世界不管怎樣變,根基還是一樣的,天地還是萬物的父母。以導航做比喻,導航可以帶你去很多地方,但不應該是導航告訴你要去哪裡。我們人生是有一張地圖的,這張地圖是有靈性的地圖,絕對不是導航可以取代的。
回到學校的問題,學生要使用ChatGPT你沒辦法禁止,你應該做的是告訴他怎麼用,希望他能夠藉助人工智能學到東西。
尤芳達| 掌握知識已不是生活唯一重要技能
比起以前的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這次數字革命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已經不侷限於物理世界。在數字世界裡面,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比較未知卻又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掌握知識已經不是生活唯一重要技能,我們還需要懂得如何更好地去應用知識,及如何去分辨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當我們學會更多東西的時候,智慧變得非常重要,比如怎樣不人云亦云,怎樣才叫適可而止。很多時候,智慧是內心和品格的培養,比如一個人如果不貪心,他就比較不容易被詐騙。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人類從原始時代持續不斷去學習,去適應才能活到現在。職場需要的員工,是有成長心態和同理心的員工,一個是向上,一個是向善。
成長心態的意思是員工願意面對挑戰,願意去學習,願意去適應。不管在哪個領域,只要願意學習我覺得就不是問題了,比如以前大家都在用馬車,需要有人去清理街道上的馬糞;當汽車出現以後,馬車被取代,這時就需要有人去學習怎樣修理汽車。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去適應和去學習,未來的挑戰都是我們可以應對的。
從教育層面來說,心的力量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內心,你才能面對誘惑和挑戰。
更多【新教育】文章: 香港導演簡君晉/開不了機的那10年 從未停止創作 中學老師斜槓兒童繪本作家 Colllab社計手 匯聚建築師和大學生推動社區建設 獨立記者兼攝影師郭於珂/跨過山河尋找被遺忘身影 為西馬18族原住民發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