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再不控制和消灭外来鱼种,本地原生和淡水鱼恐在15至20年间持续减少,甚至有绝种的威胁!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生物系生态学与鱼类疾病科副教授莫哈末诺博士披露,大部分本地内陆水域目前已经被外来鱼种“侵占”,外来鱼种数量日益增加,尤其在人口稠密的巴生河流域尤为严重。
ADVERTISEMENT
莫哈末诺向国文《大都会日报》指出,独特并拥有生物多样性的大马内陆水域生态拥有将近470种原生鱼类,但目前都遭受到栖息地被破坏、污染和外来鱼种入侵的威胁。
“过去10年间,原生鱼种数量剧烈减少,除了上述3个原因,无节制的捕捞活动也构成本地鱼产锐减;譬如在洛马鱼节时,人们大量捕鱼连带将上百万颗鱼卵也打捞上岸。”
他表示,原生鱼种已变的罕见,不仅食用鱼产量大减,观赏鱼和小型原生鱼也日益减少;本地有3至5种斗鱼因沼泽栖息地受破坏而濒临灭绝。
栖息在马来半岛主要河流中的原生鱼种包括龙鱼(Arowana)、独目鲤(Temoleh)、吉罗鱼(Kelah)、野生巴丁鱼、黄鲶鱼(Tapah),都已稀少难遇。
“大部分内陆水域都有外来种存在,差别只在数量的多寡,这些外来鱼种包括常见的非洲鱼(Tilapia)、非洲鲶鱼(Keli Afrika)、清道夫鱼(Ikan Bandaraya)、红尾虎(Baung Ekor Merah)和孔雀鲈鱼(Peacock Bass)。
“2021年的调查显示,巴生河流域的河流已经被清道夫鱼和非洲鱼入侵占领;在鹅唛布苏河,有57%生态是外来种,其次是鹅唛(40%)、冷岳河(50%)、巴生河(33%)和士毛月(14%)。”
他指出,外来鱼种能在肮脏水质中存活及迅速繁殖成长,较少天敌且可以吃包括蛋类和鱼苗在内的各种食物,它们不但能主宰本地生态系统,更对本地水生系统生态造成威胁和带来负面后果。
“非洲鱼、非洲鲶鱼和红尾虎都是凶猛的外来鱼种,一旦在本地河流放养,便会破坏原生鱼生态。
“在布苏河的研究中也发现,数种清道夫鱼有杂交的可能性,随着杂交的新物种出现在本地水域,情况只会变得更糟。”
他提醒说,外来鱼种栖息在含有重金属的肮脏水域,譬如清道夫鱼,因此劝告民众勿食用以避免对健康造成危害。
莫哈末诺也指出,原生鱼产应受到保护,其肉质口感不仅可媲美外来鱼,本地观赏鱼类也十分美丽,因此必须有一项机制控制外来鱼种的数量,确保本地水产生态不被摧毁。
“或可使用单性繁殖技术,即指仅养殖雄鱼,即使将它们被放生到公共水域也无法繁殖。”
据报道,霹雳州和巴生河流域的原生鱼产或淡水鱼丰盛产量已不复见,不仅越来越少见,有者在过去10年间已不见踪影,年轻一代甚至都没有见过或吃过洛马鱼、独目鲤、来依斯鱼等本地鱼。
霹雳甘榜牙也加拉河淡水鱼业协会主席赛鲁尼占指出,自从十多年前外来鱼种如“异形”入侵霹雳河,本地的原生鱼种产量日益减少,甚至频临灭绝。
“过去渔民可以打捞到20至30公斤的接吻鱼,如今连3公斤都捕不到;过去竹䇲鱼产量可以到70至80公斤,但现在要捕到一只都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