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7:00am 19/10/2023

焦点

厕所

房屋

三代同堂

天井

房屋建造

房屋设计

【家的变化/01】建造房屋学问大 适合在地的设计胜过“崇洋媚外”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安健
马来传统浮脚屋以木搭建,开放式的窗户通风散热,其构造既能遮挡闷热的太阳,同时应对季候风带来的水患。

”是我们休憩,提供遮蔽风雨的场所。

传说在远古时期,人类原本覆穴而居,以天然岩洞为家,直到有巢氏教民在树上构木为巢以躲避毒虫野兽,人类才从穴居变成巢居,人类历史就此展开。

ADVERTISEMENT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学会在地面砌墙,用木柱支撑屋顶,以各种形式营造接近现代意义的建筑房屋。

本来仅是遮风挡雨、防范毒虫猛兽的住所,随着人类文明一次次地洗礼,经过不断演化,其作用和格局根据区域特色也渐渐产生变化。

抛开过于遥远的时代,我们的“家”又经历过哪些变化?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安健、受访者提供

建筑师郑宇能分享道,地球上每个区域的传统民居各有特色,主因是要与当地的环境相结合。

比如地处温带国家的房子,由于会遭遇寒冷气候,因此需做好防寒、御寒功能;而地处南方的热带国家,因为天气炎热、雨量丰沛,马来传统浮脚屋(即高脚屋)便应运而生。

马来浮脚屋以木搭建,开放式的窗户通风散热,其构造既能遮挡闷热的太阳,同时应对季候风带来的水患。“所以这种建筑都跟环境结合在一起的。”

在没有电源、电风扇和空调,资源贫乏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利用最少的资源制造舒适度最高的居住环境是当代人的智慧。例如中国的四合院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建有房屋的构造让居住者冬暖夏凉,随后下南洋的祖辈们也将此设计带到新家园。

“他们来到了南洋也模仿这种格局。你看马六甲、槟城的老店屋,有200呎长,但它中间有2到3个的小。除了私隐(考量)之外,也有助于降温,热气可以散发出去。”

很多时候此类房屋墙壁的窗户上,还设有各种特色的八卦窗,主要是用于通风。

在没有电源、电风扇和空调,资源贫乏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利用最少的资源制造舒适度最高的居住环境是当代人的智慧。

时光快转进入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后独立时期,第一栋高楼住宅──警察部队宿舍以及东姑阿都拉曼组屋(Pekeliling Flats),当地华人俗称的“17楼”出现,以应对吉隆坡人口增长的难题。当时的民居,包括排屋的设计外墙多以通风砖砌成,窗户亦特别大,“就是要(为了)主导空气流通。”

许是气候炎热潮湿的缘故,于是“空气流通”、“通风”成了如何利用建材和设计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到此,郑宇能将上述设计的房屋称之为比较“环保”的。

生活条件改善,房屋设计却愈发不合理

然而,到了1980至1990年代,民众生活条件渐渐改善,大多人负担得起汽车、空调的开销,所以在几乎每间房都能安装冷气的条件下,人们渐渐忽略来自环境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通过配合环境的建筑设计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做法。

于是,大片大片密不透风的玻璃取代百叶窗、通风砖;大量的电灯取代自然采光的天井;空调的冷空气取代带点温度的自然风等等。随之而变的,自然还有数字节节上升的电费账单。

呈三角尖顶型的屋顶,可将屋内上升的热气排出。

另外,他指出1990年代房屋的装修特点是“崇洋媚外”。

“9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趋势就是很喜欢模仿国外的复古风,欧式或殖民时期的风格(colonial style)。”

比如曾经有一度许多房子建起罗马式的圆柱;外墙模仿欧式的小窗口……最常见的莫过于室内纷纷采用石膏天花板(Plaster Ceiling)。

“为什么要做石膏天花板?”他满腹狐疑,“我们的屋顶本来应该要向上(呈三角尖顶型),因为热气上升,这样才能排出热气,我们许多乡村房子的天花板都是很高的。”

结果许多人模仿欧式建筑做了石膏天花板,这种与本地气候不相符的房屋设计,不但拉低天花板的层高,还造成屋内气温上升。

相比起我国仍盲目跟风,他说东南亚地区如越南、泰国、印尼等已经有区域性设计的觉醒。

“近期,已经看到很多以自身在地设计及符合当地气候而做的家居设计了。”

郑宇能说,90年代房屋的装修特点是模仿欧式建筑,设计与本地气候相悖。

政策影响门面大小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向我展示槟城、马六甲的老店屋讲解其构造时提到,以前的生活起居是与文化风俗密切相关。
照片里的老店屋正如他上述所说,房子纵深长达百余呎,两个天井将前厅、中厅、后厅区隔开来,后厅与茅厕、厨房相连。

“他们以前的房子为什么是长的?”我终于问出我好奇已久的问题。

原来在英殖民时期规定,面朝马路的店面越宽,缴交的税务越高。

我国气候炎热又潮湿,“空气流通”、“通风”成了如何利用建材和设计解决的首要问题。

“所谓的店面,意思就是楼下做生意的。因为你店面宽,意味着你做到更多门市生意。”

但是由于纵深长,加上两边墙面是防火墙无法开窗,唯有从内部开出2至3个天井解决采光、通风问题。

格局随着生活习惯改变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而产生变化的除了房屋设计,房屋格局亦产生很大的变动,但你能猜到变动最大的是家里的哪一处吗?

答案是:

早前曾在网上看到一则趣闻,一名台湾主妇因丈夫经常在厕所待上1小时至1.5小时,为免闷热而要求在厕所里安装空调感到讶异。

高挑的房顶作为“天井”用途,达到自然采光的效果。

实际上,厕所是我们在家里使用时长最短的地方,也因此在资源贫乏的年代,这个空间最不受重视。70后、80后的朋友不妨回想一下,记忆里是否有过从挖个坑、一个便壶就解决的草率,到一家十几口共用一个厕所的碎片?

“如果你走入这种50至60年代独立时期的民房,可能通常是楼上3间房,但只有一间厕所罢了。”

郑宇能说,从前即便是兄弟各自婚嫁,依旧是两三个家庭,地同住在一间店屋里。

“(房屋的格局)一般是楼上3间房,楼下1间房,厕所才1个。厨房都是在最尾端,然后加一个茅厕和一个冲凉房。一家十多二十人共用一间厕所。你看现在可以吗?现在绝对不可能。”

大扇的窗户是本地原来的建筑特色。

如此的格局,主要是因为厕所的材料如水喉等比较昂贵,只配备一间厕所,就能降低建造费。

是了,记忆里的外婆家尚算宽敞。3间卧室大小合理,具备一个客厅、一个饭厅,一厕所和冲凉房紧挨着坐落在最尾端的厨房,即便屋外仍有大片空地,也只作他用。以至于每逢过年过节,十几口人总要排队上厕所。想来,这就是郑宇能口中极为标准的“独立时期的房屋”。

“所以随着我们的经济条件好转了,也渐渐改变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我们也不能够接受整个家只有一个厕所。”

来到了近代,三房两卫是最基本的配置。主卧室必须配备一间厕所,另一个厕所则是留给另外两间卧室的主人,或客人使用。不过,从郑宇能提及最近接获的房屋改造计划,也许能一窥接下来的新趋势。

窗户上各种特色的八卦窗,主要是用于通风。

“我现在帮朋友改造屋子,他房子的格局本来是三房两卫,现在另两个房间要求有自己的厕所,无论如何也要多敲出一间。尤其是孩子长大过后,他们更要求自己的私人空间。”

由此可见,如今人们的生活习惯早已与前人大相径庭。

“以前一间店屋三代同堂,十多口人共用一个厕所。小孩子就用尿桶解决,之后妈妈倒掉,现在不能接受这种方式了。”

延伸阅读:
【家的变化/02】空间是王道 现代房屋设计重弹性
相关稿件:
【旅居车风行/01】旅者有其车 体健手敏玩转旅居车
【城市铁道路线规划/01】下一站,展望发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