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7:00am 19/10/2023

焦点

厕所

房屋

三代同堂

天井

房屋建造

房屋设计

【家的變化/01】建造房屋學問大 適合在地的設計勝過“崇洋媚外”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安健
馬來傳統浮腳屋以木搭建,開放式的窗戶通風散熱,其構造既能遮擋悶熱的太陽,同時應對季候風帶來的水患。

”是我們休憩,提供遮蔽風雨的場所。

傳說在遠古時期,人類原本覆穴而居,以天然巖洞為家,直到有巢氏教民在樹上構木為巢以躲避毒蟲野獸,人類才從穴居變成巢居,人類歷史就此展開。

ADVERTISEMENT

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學會在地面砌牆,用木柱支撐屋頂,以各種形式營造接近現代意義的建築房屋。

本來僅是遮風擋雨、防範毒蟲猛獸的住所,隨著人類文明一次次地洗禮,經過不斷演化,其作用和格局根據區域特色也漸漸產生變化。

拋開過於遙遠的時代,我們的“家”又經歷過哪些變化?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安健、受訪者提供

建築師鄭宇能分享道,地球上每個區域的傳統民居各有特色,主因是要與當地的環境相結合。

比如地處溫帶國家的房子,由於會遭遇寒冷氣候,因此需做好防寒、禦寒功能;而地處南方的熱帶國家,因為天氣炎熱、雨量豐沛,馬來傳統浮腳屋(即高腳屋)便應運而生。

馬來浮腳屋以木搭建,開放式的窗戶通風散熱,其構造既能遮擋悶熱的太陽,同時應對季候風帶來的水患。“所以這種建築都跟環境結合在一起的。”

在沒有電源、電風扇和空調,資源貧乏的時代,如何有效地利用最少的資源製造舒適度最高的居住環境是當代人的智慧。例如中國的四合院以院子為中心,四面建有房屋的構造讓居住者冬暖夏涼,隨後下南洋的祖輩們也將此設計帶到新家園。

“他們來到了南洋也模仿這種格局。你看馬六甲、檳城的老店屋,有200呎長,但它中間有2到3個的小。除了私隱(考量)之外,也有助於降溫,熱氣可以散發出去。”

很多時候此類房屋牆壁的窗戶上,還設有各種特色的八卦窗,主要是用於通風。

在沒有電源、電風扇和空調,資源貧乏的時代,如何有效地利用最少的資源製造舒適度最高的居住環境是當代人的智慧。

時光快轉進入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後獨立時期,第一棟高樓住宅──警察部隊宿舍以及東姑阿都拉曼組屋(Pekeliling Flats),當地華人俗稱的“17樓”出現,以應對吉隆坡人口增長的難題。當時的民居,包括排屋的設計外牆多以通風磚砌成,窗戶亦特別大,“就是要(為了)主導空氣流通。”

許是氣候炎熱潮溼的緣故,於是“空氣流通”、“通風”成了如何利用建材和設計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

到此,鄭宇能將上述設計的房屋稱之為比較“環保”的。

生活條件改善,房屋設計卻愈發不合理

然而,到了1980至1990年代,民眾生活條件漸漸改善,大多人負擔得起汽車、空調的開銷,所以在幾乎每間房都能安裝冷氣的條件下,人們漸漸忽略來自環境的自然資源,大大減少通過配合環境的建築設計來提高生活質量的做法。

於是,大片大片密不透風的玻璃取代百葉窗、通風磚;大量的電燈取代自然採光的天井;空調的冷空氣取代帶點溫度的自然風等等。隨之而變的,自然還有數字節節上升的電費賬單。

呈三角尖頂型的屋頂,可將屋內上升的熱氣排出。

另外,他指出1990年代房屋的裝修特點是“崇洋媚外”。

“90年代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趨勢就是很喜歡模仿國外的復古風,歐式或殖民時期的風格(colonial style)。”

比如曾經有一度許多房子建起羅馬式的圓柱;外牆模仿歐式的小窗口……最常見的莫過於室內紛紛採用石膏天花板(Plaster Ceiling)。

“為什麼要做石膏天花板?”他滿腹狐疑,“我們的屋頂本來應該要向上(呈三角尖頂型),因為熱氣上升,這樣才能排出熱氣,我們許多鄉村房子的天花板都是很高的。”

結果許多人模仿歐式建築做了石膏天花板,這種與本地氣候不相符的房屋設計,不但拉低天花板的層高,還造成屋內氣溫上升。

相比起我國仍盲目跟風,他說東南亞地區如越南、泰國、印尼等已經有區域性設計的覺醒。

“近期,已經看到很多以自身在地設計及符合當地氣候而做的家居設計了。”

鄭宇能說,90年代房屋的裝修特點是模仿歐式建築,設計與本地氣候相悖。

政策影響門面大小

他打開筆記本電腦向我展示檳城、馬六甲的老店屋講解其構造時提到,以前的生活起居是與文化風俗密切相關。
照片裡的老店屋正如他上述所說,房子縱深長達百餘呎,兩個天井將前廳、中廳、後廳區隔開來,後廳與茅廁、廚房相連。

“他們以前的房子為什麼是長的?”我終於問出我好奇已久的問題。

原來在英殖民時期規定,面朝馬路的店面越寬,繳交的稅務越高。

我國氣候炎熱又潮溼,“空氣流通”、“通風”成了如何利用建材和設計解決的首要問題。

“所謂的店面,意思就是樓下做生意的。因為你店面寬,意味著你做到更多門市生意。”

但是由於縱深長,加上兩邊牆面是防火牆無法開窗,唯有從內部開出2至3個天井解決採光、通風問題。

格局隨著生活習慣改變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而產生變化的除了房屋設計,房屋格局亦產生很大的變動,但你能猜到變動最大的是家裡的哪一處嗎?

答案是:廁所。

早前曾在網上看到一則趣聞,一名臺灣主婦因丈夫經常在廁所待上1小時至1.5小時,為免悶熱而要求在廁所裡安裝空調感到訝異。

高挑的房頂作為“天井”用途,達到自然採光的效果。

實際上,廁所是我們在家裡使用時長最短的地方,也因此在資源貧乏的年代,這個空間最不受重視。70後、80後的朋友不妨回想一下,記憶裡是否有過從挖個坑、一個便壺就解決的草率,到一家十幾口共用一個廁所的碎片?

“如果你走入這種50至60年代獨立時期的民房,可能通常是樓上3間房,但只有一間廁所罷了。”

鄭宇能說,從前即便是兄弟各自婚嫁,依舊是兩三個家庭,地同住在一間店屋裡。

“(房屋的格局)一般是樓上3間房,樓下1間房,廁所才1個。廚房都是在最尾端,然後加一個茅廁和一個沖涼房。一家十多二十人共用一間廁所。你看現在可以嗎?現在絕對不可能。”

大扇的窗戶是本地原來的建築特色。

如此的格局,主要是因為廁所的材料如水喉等比較昂貴,只配備一間廁所,就能降低建造費。

是了,記憶裡的外婆家尚算寬敞。3間臥室大小合理,具備一個客廳、一個飯廳,一廁所和沖涼房緊挨著坐落在最尾端的廚房,即便屋外仍有大片空地,也只作他用。以至於每逢過年過節,十幾口人總要排隊上廁所。想來,這就是鄭宇能口中極為標準的“獨立時期的房屋”。

“所以隨著我們的經濟條件好轉了,也漸漸改變我們的一些生活習慣。我們也不能夠接受整個家只有一個廁所。”

來到了近代,三房兩衛是最基本的配置。主臥室必須配備一間廁所,另一個廁所則是留給另外兩間臥室的主人,或客人使用。不過,從鄭宇能提及最近接獲的房屋改造計劃,也許能一窺接下來的新趨勢。

窗戶上各種特色的八卦窗,主要是用於通風。

“我現在幫朋友改造屋子,他房子的格局本來是三房兩衛,現在另兩個房間要求有自己的廁所,無論如何也要多敲出一間。尤其是孩子長大過後,他們更要求自己的私人空間。”

由此可見,如今人們的生活習慣早已與前人大相徑庭。

“以前一間店屋三代同堂,十多口人共用一個廁所。小孩子就用尿桶解決,之後媽媽倒掉,現在不能接受這種方式了。”

延伸閱讀:
【家的變化/02】空間是王道 現代房屋設計重彈性
相關稿件:
【旅居車風行/01】旅者有其車 體健手敏玩轉旅居車
【城市鐵道路線規劃/01】下一站,展望發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