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国际拼盘

|
发布: 7:27pm 20/10/2023

南海

明代沉船

南海

明代沉船

南海發現明代沉船  見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拚盤,未籤)南海發現明商船遺址 文物局:證古絲路交流及南海開發史
圖為一號沉船遺址核心區三維影像。(新華社照片)

(北京20日綜合電)中國國家文物局通報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新考古成果,包括1500公尺深海底的兩艘,一號沉船滿載外銷的陶瓷器,二號沉船裝載從海外輸入的烏木原木材,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共579件(套),是中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

國家文物局強調,發現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ADVERTISEMENT

《人民網》報道,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宋建忠說,一號沉船遺址位於海南三亞東南約150公里海域,所處水深約1438公尺,船體長約37公尺、寬約11公尺,上部結構不存。現場可見10個分艙,貨物堆積高達3公尺,數量超10萬件。目前已提取出水陶器、青花、青釉、青白釉、白釉、紅綠彩、琺華、單色釉、素三彩共543件(套)。

一號沉船年代大致為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至1521年),船貨以景德鎮窯瓷器為主,推測是從福建或廣東出發,前往馬六甲貿易中轉站的民間商船。

二號沉船所處水深約1527公尺,與一號船相距12海里,遺址長約21公尺、寬約8公尺,船體無存。主要發現大量排列整齊、碼放有序的原木堆積,目前已提取出水原木及瓷器、陶器、蠑螺殼、鹿角遺物36件,沉船年代大致為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488至1505年),推測是從馬六甲貿易中轉站,運載烏木的貨物,返航中國的民間商船。

遺址保存相對完好

拚盤,未籤)南海發現明商船遺址 文物局:證古絲路交流及南海開發史
從沉船遺址提取出的部分文物。(新華社照片)
拚盤,未籤)南海發現明商船遺址 文物局:證古絲路交流及南海開發史
中國國家文物局通報發現兩艘明代沉船,是中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互聯網照片)

兩處遺址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宋建忠形容這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填補了中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以及展現“一帶一路”文明交流互鑑等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報業網》之前報道,明初已制定海禁政策,直到隆慶才開放部分海禁。對於隆慶之前的弘治、正德年間出現海外貿易船隻,專家認為,當時還有朝貢貿易體制的官方渠道,廣州一度獨攬全國對外貿易,而且東南沿海的走私活動也活躍。

國家文物局也通報漳州聖盃嶼元代沉船遺址、威海甲午沉艦遺址的考古成果。其中在福建漳州聖盃嶼元代沉船遺址的考古中,使用科技創新、設備改良,實現了低能見度下水下考古精細化發掘,極大提升了中國水下考古發掘技術水平,重現了元代龍泉青瓷外銷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威海灣甲午沉艦發掘出水遺物包括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物品和武器彈藥,譬如來遠艦發現鏨刻有“來遠”銀勺、寫有“來遠”水手姓名的身分木牌,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實物教材。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2014年起持續開展的甲午沉艦水下考古工作,在黃海北部甲午海戰主戰區確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2017年以來,在威海灣原北洋海軍基地附近,又陸續發現定遠、靖遠、來遠三艦。

(明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