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7:00am 22/10/2023

安焕然

边缘评论

征税

自由经济

安焕然

边缘评论

征税

自由经济

安煥然教授.西漢初年的稅收

中國曆代統治者還是用回他們統治階層老祖宗的智慧:安撫了等待明君的農民,政權就穩了。

ADVERTISEMENT

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思維下,早在中國二千年前的西漢政府就已懂得怎樣“劫富濟貧”。漢初政府(尤其是文景之治)為了“與民休息”,採取了輕徭薄賦政策,務在寬厚,刑罰大省。當時文帝和景帝身邊的紅人智囊賈誼和晁錯都認為秦漢交替,農業沒有恢復的主因在於賦稅徭役太重,而社會上更是趨向“背本趨末”,也就是捨去農業(本業)追逐商業(末業)。要“導正”此現象,國家政策上就需得施惠更多給務農之人,助益農民。

西漢的主要稅收,一是土地稅(田租),一是人頭稅。劉邦漢高祖時,土地稅十五稅一,惠帝時更曾一度高達十一稅一。但漢文帝時為展其“與民休息”的輕徭薄賦政策,竟減為三十稅一,有幾十年還免收農田租稅;終兩漢之世, 此三十稅一“低稅率”基本未變。至於人頭稅方面,文景之治,也由成人(15至56歲)每人(不管男女)從120錢減為40錢;徭役亦從每年一次減為三年一次。因文帝的低稅率,讓農民減輕了生活壓力。人口增加,家給人足,遂而出現前所未有的安定。至漢景帝時已是“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史稱文景之治。其下就是漢武帝時代,他之所以能打造“大漢天威”,就在於其先輩文景之治留下的豐厚遺產。漢武帝之“有為”,還在於他有本錢去揮霍。

問題來了,西漢初年如此的低稅率,國家的收入要從哪裡填補呢?就此,你要明白中國曆代統治者的政治思想及其核心認知。治中國史者基本都會知道,西漢初年所謂的“與民休息”的“民”,指的是農民。所謂輕徭薄賦,是相對前朝(秦)而言的。漢初稅賦低,主要只是指田租方面。但實際上還有其他賦稅,尤其針對地方豪強和商人。漢代田租是低稅率的,但他們還有人頭稅。按一家的人口數量繳交,成年人每人每年交“一算”。一算原是120錢,文帝減至40錢。漢武帝恢復120錢,宣帝降到90錢,成帝再降至80錢。但不管這“一算”的稅收定額怎樣升降,家養奴婢是要由主人繳稅的。這是漢初政府抑制地方豪強勢力的方法。而若是商人家庭,人頭稅還要加倍,亦即成人兩算240錢。此乃重農抑商政策也。

再來,漢朝還有一項更賦稅,這是可代替自己服役的免役稅(一年三百錢),可免除一個月去挖水渠或修城牆或戍邊等為國家勞作的義務。此外,漢朝還有其他的雜稅。這些雜稅還不少。其中一項是兒童人口稅,漢初規定家裡有7歲至14歲未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20錢“以食天子”,即作為皇室收入。漢武帝時為滿足其“有為”之“經略”,需要更多的錢,遂把這稅收從原本的七歲改成三歲起徵,並且從原本的20錢增加至23錢(那3錢是補其車馬騎)。至仁厚的漢元帝時才恢復為七歲起徵。由此可窺,你要“雄才大略”做大事更是需要錢的。若只是低稅,國家哪裡有本錢讓你大展宏圖?

你以為漢朝政府就這樣仁心“輕徭薄賦”嗎?他們找錢的本事可大了。這是中國傳統政治的老本領,統治者深諳其道。

簡言之,向較富有的人多徵稅,這一招早在二千年前的漢朝皇帝就會用了。然而商人就是富人嗎?幾富才叫富人?說是“劫富濟貧”,實乃“重農抑商”。你可以說這就是中國中央集權的管控,用現在的經濟學術語就是“計劃經濟”的先驅,甚受歷代儒生之書寫讚譽。但主張自由經濟的司馬遷就很有意見。《史記》裡敢敢“貶天子”批評朝政的很多也是針對漢武帝的經濟政策。認為漢武帝的鹽鐵專賣等經濟管控是在“與民爭利”。司馬遷肯定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但他也重視商人,還特地寫了百萬富翁的《貨殖列傳》。但司馬遷的認知恐怕是非主流。傳統觀念裡,商人賺多了叫奸商。無商不奸。中國曆代統治者還是用回他們統治階層老祖宗的智慧:安撫了等待明君的農民,政權就穩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