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4日訊)世華媒體集團主席張聰強調,媒體人站在時代的風尖浪口上,搖旗吶喊,為的就是堅守媒體人的良知和純真,不讓“真假虛實”不分、“流量為王”的大潮,淹沒了媒體人曾經共同擁有與追求的理想和抱負。
ADVERTISEMENT
她說,雖然華文傳統媒體,在網絡媒體、人工智能、新科技的挑戰之下,面對嚴峻的挑戰,甚至走向存亡的關頭,但我們必須謹記絕處逢生、物極必反、返璞歸真的人文思考和哲理,接受面向現代,並不必然要揚棄傳統。
“現代,也許,代表了技術、器物、大勢,但傳統卻代表了永恆不變的真理和核心價值。這就像我們華文媒體,它是知識的載體,是文化的重鎮,它追求新聞的本真、人性的善良、世界的美好。”
張聰在第11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上,以“擁抱新媒體的省思”為題總結髮言時說,世界越是紛亂、複雜和對抗,就越需要媒體的報道、分析和梳理。
她說,今天的華文媒體,雖然不能說榮景依舊,但至少在全球新秩序、新格局的當下,在中華文明崛起的當下,我們可以順勢而為,可以在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中,構建華文媒體的傳播力和話語權。
“今天瑞典教育迴歸紙本閱讀,不會是孤獨的、唯一的。因為我相信有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有識之士,正為沉迷崇信人工智能、網絡世界的新生代而苦心鑽研,如何善用合理的應用科技,提供更多學理的論述和應對良策。內省、自覺比被動、消極更有力量。面對互聯網、新技術、人工智能的競爭,是今天全人類、全行業共同面對的問題。媒體沒有例外。”
張聰強調,我們必須激活刻板的思維,也須打破持續的悶局;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做媒體是文化與人文的思考,也要有科技智能的融合,一加一大於二。我們不能把傳統媒體、新媒體擺在必然對立不可兼容的角度來看。
“從人文的關懷與思考角度出發,我們必須在別人不重視或看不到媒體在文化傳承、在知識傳播的功能和核心價值上,找到新聞媒體不可替代的存在與發展意義。而這種堅守著最重要的文化、知識工作和堅忍不拔的辦報精神,才是我們華文媒體人最赤誠的價值和信仰。順著新科技的大潮前行,是一種順應和定勢;但是人文的齊頭並進,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不可或缺的。”
她說,再者,今天西方媒體的話語壟斷與主導,還有它的公信力與影響力,隨著東西方世界重心的轉移,甚至是易位,已經是當下世界新秩序、新格局下不可阻擋的大勢。
“過去,當全世界的輿論媒體,都把西方主流媒體的一切新聞報道,視為唯一的、崇高的,且不可違逆的輿論價值判斷,但是,今天,隨著西方媒體在各種利益面前,在各種隱議程與泛政治的操控下,不斷成為‘假消息’的傳播者與生產者。曾經有歐洲議會的議員,公開指責美國媒體,憑著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意識價值判斷,到處煽風點火、煽動情緒、挑起仇恨,製造了大量的虛假信息,西方媒體操控囯際話語權,多年來大量傳播與事實不符的假新聞,意圖散播仇恨,製造分化。”
張聰認為,西方媒體公信力的每況日下,已經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這對東方媒體來說,如何爭取發出讓國際輿論場出現更多公平、公正、客觀、理性的聲音,構建東方媒體包括華文媒體更具影響力與傳播力的話語體系,已然成了今天世界華文傳媒共同的責任和挑戰。
另一方面,她說,“第11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讓海內外媒體精英代表齊聚一堂,探索研究華文傳媒共同的未來和挑戰,是一次極有意義的建設、創新與發展大會。
張聰率領旗下3大媒體高層赴會,即世華媒體(馬)集團總編輯兼《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和香港《明報》副執行總編輯高志堅。
第11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由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新聞社主辦;來自五大洲5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家華文媒體代表人士參加了這次的論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