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觀地看,占卜與心理諮商都有穩定人心、安撫焦慮的力量。但在心理治療師眼中,兩者雖然有時可以相輔相成,但本質上卻有著顯著差異。
ADVERTISEMENT
新山博愛輔導中心的註冊輔導員餘秋玲認為,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占卜傾向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心理治療重視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餘秋玲說,人在生活中遇上突如其來的重大打擊時,會需要外力協助,以便迅速從錯愕及創傷裡站起來,迴歸日常生活軌道。不過,心理輔導的目的在於,建立個案承受痛苦、接受未知的內在力量,這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療程。
餘秋玲分享,本身曾輔導一名失去孩子的母親。這名母親多年前帶著兩歲的女兒出門玩,但女兒卻在轉眼間就離奇失蹤了。她徹底被這場無法解釋的意外打垮,因為思念孩子而不吃不喝、無法如常工作,人際關係也一一崩塌,生活近乎癱瘓了兩年。除了不斷求神問卜,她試過服用精神科藥物,卻無濟於事。她到廟裡問米,女兒的靈魂沒有現身,因此可能還活著——這讓她更無法釋懷,想要繼續尋找、繼續問卜。最後,她在家人的引介下接受心理輔導。
藉助偽科學,為失去女兒的媽媽建立內在力量
在輔導過程中,餘秋玲發現這名母親最擔心的,是女兒失去媽媽後究竟遇上了什麼事、是否孤單地思念媽媽、是否生活艱苦。
因此,在協助個案時,餘秋玲用了一些“非科學的神秘力量”,安撫錯亂的情緒:她讓這名母親想像女兒身邊有一隻黑貓守護神,孩子的處境沒有那麼糟糕。
“我讓她有個假想,一種類似希望或解釋。那當然不是真的,我們連孩子在哪都不知道。但很神奇的是,她一下子就心安了許多。”
“半年到一年之間,她在治療過程中慢慢地建立起內在力量,去接受最壞的結果——女兒可能已不在人世。開始這麼想後,她漸漸站起來,有能力走向人生的下個階段。”
“最後幾次回診時,她的狀況越來越穩定,開始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餘秋玲強調,輔導師不常以偽科學處理個案,但一些人的創傷太過沉重,只能先借助外力,比如給予希望、解釋或想像,讓個案的情緒穩定後,才有能力啟動理智。
不同於占卜問事常以回應眼前的問題為目標;餘秋玲說,輔導師會在療程中確認個案已建立起承受痛苦、接受未知的內在力量後才會結案。“若他之後再遇上其他打擊,也不太需要再尋求另一輪輔導,因為他已建立出內在能力,承受變化的幅度擴大了。”
餘秋玲說,輔導過程中,也會拋出各種問題,引導個案往自身、內在找答案。比如,若個案因暗戀對象不理不睬而痛苦,則心理師會問:“你喜歡對方哪些特質?其他人身上是否也有?若有,為何你偏偏喜歡這個人?你如何與對方建立關係?”
“那麼如果這段關係失敗,他至少會在未來的關係中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能用什麼樣的方法維持關係。”
心理學的源頭是神話故事,求神問卜是人類掌控生命的本能
人的精神世界非常複雜,有科學能處理的,也有科學無法解釋之處。餘秋玲認為,只要人的理智仍良好運作,就無需過度排斥以占卜、宗教或民間信仰尋求慰藉,畢竟這只是在善用生活中的各種資源,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她補充,“心理學的老祖宗就是神話。從前科學不發達時,人們想要了解世事發生的原因,探討人的心理活動,就會訴諸神話和星象,從而提出一番解釋。”
“科學逐漸進步後,我們從神話進入了哲學(的時代)。哲學家如蘇格拉底和佛陀,會針對人的遭遇和反應給出哲學的看法或宗教的解釋。”
“當科學再往前發展時,心理科學出現了。我們把這些東西放入實驗室觀察。”
可見,求神問卜幾乎是種本能,就像人類基因的某個部分,必然會想預測未來、規避風險,掌控生命。
惟餘秋玲建議,若一個人全然將生活中的挑戰完全歸咎於星座、磁場等外力,則不鼓勵繼續碰這些東西。“這樣的人會把占卜、宗教等力量當成精神鴉片,陷入‘情緒一來就去處理情緒’的循環,但理智腦始終沒有建立起來。”
“這樣很容易吸引趁人之危的剝削者,在他迷茫時隨意給出一些解釋、收取高價費用。”
算命師批命“活不過35歲”,如何幫助個案走出“死亡預言”?
甲洞MY Psychology心理諮詢師區慧賢就曾遇過一個相當極端的案例:一名三十來歲的個案,在18歲那年算命時被告知,他活不過35歲。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名個案可說是每天都在倒數生命,隨著預言的時間逼近,他越來越焦慮,生活作息嚴重受影響,最終在三十出頭時患上焦慮症。
“我們能做的是在陪伴中瞭解他焦慮的原因,按照他的生活方式及各種因素,向他分析‘預言’是否會成真。”
區慧賢說,心理學講究理據,她在執業時也堅守兩個底線,即不應打著科學的旗號,去做超出心理學範疇所能解釋的事,以及不能在諮詢過程中傷害個案。“我不知道算命師到底用什麼依據去推斷這個人活不過35歲,但我們不會拿這些東西開玩笑。”
“我還記得他35歲生日那天,是症狀最為嚴重的,因為那是所謂的最後一天。”
“我們就跟他說,這可能真的是你前半生的最後一天。那天過後,你就要開啟新的人生。我們也更多地去引導他規劃36歲的生活。”
所幸接受諮詢後,個案的焦慮獲得緩解,目前跨過“命定歲數”已有數年。
區慧賢指出,無論是心理師或占卜師都有不夠專業的執業者,科學也有可能誤判。因此,她鼓勵人們在尋求協助時聽取第二甚至第三方的意見,再決定是否要相信。
如若已出現嚴重影響生活作息的症狀,則強烈建議尋求諮詢師協助。
宗教、諮詢相輔相成,乩童傳教士上門尋求意見
占卜、宗教與諮詢之間,有時確實相輔相成。例如,曾有乩童忽然無法被神明附身,而在廟方的建議下找區慧賢檢測情緒狀態,以便理清神明無法上身的原因。亦有基督教傳教士因為曾“被附身”,在驅魔完成後主動來到門診,讓她檢測心理狀態,以確認自己是否還適合傳教。
“他們希望尋求與宗教無關的第三方專業人士意見。我們不會去挑戰宗教信仰,只會幫他們理清他們想要確認的部分。”
“因為我們沒有依據去挑戰任何信仰,除非我有很肯定的理據去談,否則不能亂說。諮詢師也是人,我們也會拜拜。如果個案覺得拜拜對他們有幫助,當然是可以去啊。”
牌卡占卜日益流行後,網絡上部分塔羅師會把自己定位成“塔羅心理諮詢師”,一些塔羅課程甚至打出“心理師也在學的牌卡占卜”等噱頭。
詢及這種現象,區慧賢認為,一切還是要回歸到前來求助的個案,是否十分相信玄學。“諮詢師不該打破個案的信念,而是陪伴他們在這個信念裡探討他的困擾是什麼。”
占卜演變成科學,前路還很漫長
她也分享道,心理師其實也會使用一些經過專業認可的牌卡協助個案,比如她服務的中心就有購入臺灣諮詢師研發的“人生設計卡”,處理職涯問題,協助個案探索自我價值和能力。
根據觀察,心理諮詢師使用牌卡的方式,皆是將牌面攤開,由個案自行選擇,諮詢師再從過程中探問個案為何如此選擇,或請個案描述眼前所見的牌,與觀看後的感受。
另一方面,占卜牌卡大多是先將牌面蓋上,問卜者需盲選一定數量的牌,再由占卜師開牌、解讀牌意。換言之,占卜牌卡多了一份偶然,因此占卜的結果被認為與吸引力法則及潛意識有關。
區慧賢坦承,本身相信吸引力法則,但也強調迄今仍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去證實或否定它。她提醒,雖然心理學界經常討論潛意識,但要怎麼衡量潛意識仍是個大難題。畢竟科學講求依據,若潛意識永遠都不浮出水面,就無法妄下定論。
從前,心理學起源於神話故事,經過數百年的演變才成為今天的心理科學,能夠研究人類的思考和行為模式。那麼,占卜是否也可能在漫長的未來演變成一種科學?
“的確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在研究占卜師或命理師的算命方式,探討這些方式是否真的有效或有害,只是這研究還處於非常初期而粗糙的階段。”但區慧賢開放看待這個可能,“我不排除(占卜演變成科學的)這可能,但它也需要經歷很長很長的時間,不斷被推算、認證,前路還很漫長。”
相關報道: 【指點迷津/01】占卜算命,叩問人生大小事 【指點迷津/02】占卜師招寶玉●一場疫情,踏上塔羅占卜的學習旅程 【指點迷津/03】媒體工作者郭朝河●研究人類圖,找到自己的人生設定 延伸閱讀: 【心理輔導/01】有煩心事,該向誰訴說? 【心理輔導/02】打破負面標籤,諮詢輔導不可怕 【心理輔導/03】陳峰《大城心事》:我們談心事,不是輔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