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其實是一種邀請——就好像你驅車返鄉,碰巧經過一處僻靜的鄉鎮,你把車子拐了進去,鎮上有家樸素的老厝,你好奇伸頭一探,望見厝內有塊嫻靜的天井,天井邊上種了一棵樹,樹上安安靜靜地開了滿滿一樹燦爛爛的象牙色的花,而那扇半敞開的門板,你一直記得很清楚,它畢恭畢敬地,彷彿對你提出邀請,邀你回到當年夢想還很柔軟、翅膀還沒長硬的時光——侯孝賢的電影也一樣。常常,他把手掌鬆開,讓一個長長的空鏡頭滑出去,像一個心裡熬著半鍋心事的中年男人,跳上火車,轟隆轟隆地回到他小時候長大的地方,一個人,在大大的太陽底下,摞起衣袖,放了長長一個下午的風箏,電影沒有旁白,也沒有音樂,當然也沒有情節,只有椰樹頻頻擺動腰肢,樹葉沙沙作響,而電影裡頭的風啪啪啪啪地吹,吹得你禁不住下意識地撥開額前的頭髮,彷彿你已經掀開銀幕的邊角,鑽進了電影裡頭的場景,和侯孝賢一起,戀戀年輕的風塵,再見久違的南國再見。

因此每次看侯孝賢的電影,就好像靜靜地坐在空蕩蕩的暗室裡,眼睜睜地凝視著自己——明明那故事是別人的,明明那場景是陌生的,但那惘惘然撲面而來的感觸,那被削去了一層又一層修飾技巧的美,美得那麼誠懇,美得那麼嫻靜,而電影裡的那個人,他腳步一高一低穿著校服揹著書包走過的那條鋪滿道砟的火車鐵軌,他端起又放下的那隻杯沿有一道短短的裂痕的茶杯,漸漸你才發覺,其實你都認識,其實你都熟悉。我記得朱天文說過,侯孝賢的電影最美的時候,是他用嘴巴說故事的時候,她和侯孝賢一起編了卅年的劇本,在不同的故事裡爬山涉水,侯孝賢只拍在自己腦子裡翻騰的故事,而且他永遠都是先認定一個演員,才有想頭,才搭故事,他沒有辦法憑空去編一部劇情。就好像《刺客聶隱娘》,這故事在侯孝賢的腦子裡翻騰了幾十年,每隔幾年就會蹦出來一次,直到他覺得時間對了,舒淇的眼神開始有了刺客的彪悍和蒼涼,他才動手籌劃,並且那劇本一寫,就寫了38個版本,到最後電影拍了出來,朱天文苦笑著說,已經和劇本是兩回事了。但電影劇本終究不是文學創作,很多場景很多劇情拍不到就是拍不到,而電影最後教會了朱天文的是,你必須很無奈地去世故,你必須千瘡百孔地八面玲瓏——唯一讓朱天文甘之如飴的是,侯孝賢就像個揹著一面銅鏡在武林上行走的磨鏡少年,沉默但固執,安靜但老練,她喜歡侯孝賢雙眼發亮、迫不及待地要把故事亢奮地說出來的時候,臉上有一股神采飛揚的少年氣,而那其實也是電影受孕期間,編劇和導演獨處的最美好的時光。
ADVERTISEMENT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谨记错误,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和学习不是非得要用严苛的手段。适当的惩戒,给犯错的一方一个改进和再成长的机会,是最温暖的教育,也是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是冷血铁腕,而是美好且有温度的。
“连教育部也犯了国旗插图的失误,你们(星洲)也可以去报警啦!”、“首相说一律调查,不会有双重标准,我们就等着瞧咯!”。就在教育部也闹出国旗失误的风波后,我陆续收到朋友们的一些“慰问”,也有人说这事件发生的正是时候,是教育部“救”了媒体,我没有多加置喙。
星洲日报4月14日在封面预告发生不该发生的国旗插图失误后,面对一些人的恶意指控,甚至是趁机落进下石,也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这世界虽不缺雪中送炭之人,但同样也没少了趁人之危者。即便虚心认错,也勇于承担责任,接连发生不可控的局面,包括总编辑和副编辑主任停职后还得被扣查等,还有示威、报案,甚至是怂恿应当以停刊作为惩戒的论调,才是让我感受到人心寒凉的可怕。
我得承认,我并非大爱之人,更没有舍己利他的超然情怀。当教育部也发生人们口中所说的低级错误时,我也像许多忿忿不平者一样,开始出现“吃瓜”的心态。教育部正副部长、教育总监需要被停职调查吗?警察准备去教育部搬电脑调查吗?之前到报社示威的那批人,也要到教育部拉布条抗议示威吗?哪些嚷嚷着“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做什么?”的好事者,还会同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必须严惩教育部一众官员吗?还是瞬间失忆,乾脆以噤声来掩饰此刻的尴尬吗?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当出现“小我”和“大我”的两种心态,“小我”就会用以上的说辞来自我说服,必须揪出肇事者、必须有人被调查、人头落地还不足够,还得全员都付出代价!表面上来看,这是出了一大口大怨气,但当情绪被宣泄之后,理智也渐渐战胜了情绪,我(们)仍得扪心自问,这种“我不好也见不得你好”、“我遭罪你也甭想好过”“的心态,和以暴制暴还有什么区别?
当AI已被频密,甚至可说已经是逐渐渗透到职场中,一些理论上不该犯却真实出错的情况也接二连三在发生,对付仅是一个治标的动作,真正根本的问题,我们还要继续视而不见吗?当一方犯错,除了穷追猛打,摆出对错误是零容忍的高姿态,连至圣先师孔子都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也得诚实自问是那个世间稀有,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完人吗?
也当教育部刚在4月21日大张旗鼓者全国推行中小学生佩戴国旗扣章,而教育部却闹出SPM成绩报告中有4页国旗插图出现错误,我们是要一味追究人为的疏失,却不愿去直视AI本来就不是万能,人类不能无底限地依赖它、信任它?忽视AI的局限,反而随时面对它的反扑,自食其果。
犯错了,后续道歉是应该的,也是必须做的。重点和需要被在乎的是,今后要如何确保不重犯,做好更严谨的把关,才是从错误中学习的一门宝贵功课。
学者达祖丁教授反对各界对教育部穷追猛打,一如在《星洲日报》处在风口浪尖时,他也挺身为《星洲日报》说话,不是因为达祖丁伟大和有宽怀大度,而是他的历练让他以更前瞻的寛阔的视野去看待一件事和评价它。设想一下,对付了媒体,再严办教育部,而接下来若再有人犯错,是也要一再重复扣查、没收电脑、提控等等SOP的动作吗?按程序办事并没有错,但诚如吉隆坡总警长鲁斯迪所说:“不慎犯错是人之常情,我偶尔也会失误,但谨记必须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鲁斯迪的这番话,听了是特别有感。
谨记错误,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和学习不是非得要用严苛的手段。适当的惩戒,给犯错的一方一个改进和再成长的机会,是最温暖的教育,也是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是冷血铁腕,而是美好且有温度的。








ADVERTISEMENT